寒假期间,商学院农智创行团队深入山东省临沂市多地开展葡萄产业实地调研,为沂蒙地区葡萄产业的科技赋能与融合发展探索新路径。
1月 18 日,团队成员郑舒心来到费县同乐庄。这里葡萄产业已引入先进设备,拱形金属骨架大棚、智能卷帘机、滴灌系统等一应俱全,为葡萄生长提供优越条件,实现了优质、高产、高效生产。但面对市场机制的盲目性与滞后性,农户虽通过宣传吸引游客,初步探索与旅游产业融合,仍需进一步引导。此外,当地葡萄产业以个体经营为主,农户期望统一组织销售,提升经济效益。
1月 23 日,张筱晗前往河东区小张五胡村。与费县不同,这里的葡萄种植仍以传统模式为主,技术设备投入不足,恒温大棚数量有限,抵御极端天气能力弱。农户因资金短缺,缺乏专业指导,病虫害问题突出。在销售上,虽有农家乐采摘等活动,但因硬件设施匮乏,成效有限,急需政策支持。农户们期望农村集体经营模式与企业长期收购,打通销售渠道。
2月 6 日,刘雨琪来到兰山区望湖亭生态种植家庭农场。该农场虽有温带季风气候优势,但夏季光照不足、春秋季低温冻害等问题依然存在,主要靠大棚抵御。销售上,价格波动频繁,销售渠道有限,仍依赖传统灌溉和温控方式。产业负责人表示,若智能化设施操作便捷、性能稳定且成本合理,将积极引入。
通过此次调研,团队发现沂蒙地区葡萄产业虽有发展,但仍面临诸多挑战。未来,团队将结合调研成果,探索科技助力产业振兴、种植业与旅游业融合发展的新路径,推动沂蒙地区葡萄产业朝着科技化、多元化方向发展,为乡村振兴增添新动能,为农业可持续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贡献智慧与力量。
http://www.dxsbao.com/shijian/722163.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