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学子助力乡村振兴,科技赋能土地管理 大学生寒假社会实践为耕地“量体裁衣”

来源:东南大学网络空间安全学院 作者:周端阳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农业现代化进程不断推进,精准农业成为未来农业发展的重要方向。在这一背景下,耕地的精确测量对于土地规划、农业生产管理以及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电子证照确权等工作具有重要意义。春节假期,网安学院“码上有地 筑梦乡途”实践团队前往淮南市大通区孔店乡,利用RTK(实时运动测量技术)和无人机技术,为当地农户提供耕地测量服务,旨在推动科技下乡,为农户提供精准的耕地测量数据,推广电子证照应用,帮助他们更好地进行土地规划和农业生产管理。

充分准备,了解村情民意

团队成员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良好的团队协作能力,为本次实践活动提供了有力保障。出发前,团队携带了两台RTK设备和一架专业测绘无人机,同时准备了备用电池、存储卡等耗材,确保设备在实践过程中能够正常运行。团队得到了当地团组织的协调帮助,提前与村委会和农户取得联系,了解他们的需求,确定了测量范围和工作计划。

实践目的地安塘村位于淮南市大通区孔店乡,距离孔店乡政府4公里,北与舜南村接壤,南与松林村紧靠,西与吴大郢村相连,东与胡拐村紧挨,交通极为便利。全村总人口1612人,耕地2473亩,水面500亩。农业种植以传统水稻和小麦为主,粮食产量达2400吨。同时也在积极发展智慧农业,打造“安心大米”品牌,利用农业产品可溯源体系,对大米生产进行全流程电子化监管。为了促进小农户、小田块的流转整合,安塘村在乡党委、政府的大力指导下,着力推广应用土地电子证照,800多亩农田实施了高标准农田建设,改造后“小碎地”变身为大农田,平均每块田面积扩大约10%,大规模机械化作业降低了经营成本。

精准测量,助力土地管理

在本次实践中,网安学院团队携带专业设备,深入田间地头,为农户测量耕地面积和边界。通过RTK技术的高精度定位和无人机的高效航拍,团队仅用1天时间就完成了58户农户、209亩耕地的测量工作,测量精度达到厘米级,远高于传统测量方法,为土地确权、流转和规划提供了可靠依据。“以前测量土地要生产队安排五六个人,扯着皮尺花好几天时间,现在几个小时就搞定了,而且数据还特别准确。”当地农户郑智章大爷兴奋地说,“这些大学生用的科技设备,真是帮了我们大忙!”此次实践测量服务,不仅获取了第一手的电子证照制证基础数据,还为农户节省了大量的时间。,为村委会节约了数千元的费用。“这些大学生不仅技术好,而且服务态度特别好,帮我们节省了工作经费,还让我们对土地管理和电子证照有了新的认识。”村委会主任连声夸赞。

科技下乡,提升农户认知

来自计算机学院的成员魏鑫锬同学负责设备架设,在测量区域选择合适的基准点,进行设备调试,确保信号稳定。李井源同学负责数据采集,携带RTK流动站,沿着耕地边界进行数据采集。每到一个测量点,记录坐标数据,并标注点位信息,如地物类型、边界特征等。网安学院的王宇智同学在测量过程中,对已采集的数据进行校核,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对于发现的误差,及时进行修正。无人机测量大地块过程中,团队根据测区地形和面积,科学规划飞行路线和拍摄高度,确保能够覆盖整个耕地范围,并获取清晰的影像数据。在飞行过程中,实时监控设备状态和数据传输情况,确保数据采集的顺利进行。外业作业完成后,再将采集到的影像数据导入专业软件,进行影像拼接、几何校正和三维建模,生成耕地的正射影像图,进行每户电子证照的矢量数据处理。

实践过程中,团队成员不仅完成了测量任务,还向村干部和农户展示了RTK和无人机技术的高效性和准确性。通过现场演示和讲解,农户对这些新技术产生了浓厚兴趣,纷纷表示希望学习相关知识,以便在日常土地管理中应用。“我们希望通过这次实践活动,让更多的农户了解和接受先进的技术,加深对电子证照应用的认知,为推动数字乡村、数字政府的建设进程贡献出一份微薄力量。”实践团队队长周端阳表示。

未来展望,科技赋能乡村

通过本次实践活动,向当地农户展示了RTK和无人机技术在耕地测量中的高效性和准确性,提高了他们对现代农业技术的认知和接受度,为推动科技下乡奠定了良好基础。团队成员在乡村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提升了专业技能和团队协作能力。同时,通过与农户的交流,增强了对农村土地管理现状的了解,拓宽了视野。展望未来,团队将在学校老师、学长的指导下,进一步优化RTK和无人机的测量技术,提高设备在复杂环境下的适应性和数据处理的自动化程度,降低测量成本和时间。多向村干部和种粮大户学习请教,结合当地实际需求,提供多样化的土地测量和管理服务,如土地确权、农田规划、农作物种植布局等。努力将服务范围扩大到更多农村地区,加强与农村基层组织的合作,开展技术培训活动,培养当地农民掌握基本的科学技术,提高农村土地管理的自主能力。

通过本次实践活动,我们深刻认识到科技在农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未来,我们将继续努力,将更多的先进技术应用到农村土地管理、农业产业发展、数字乡村治理中,为推动乡村振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撰稿:东南大学网络空间安全学院 周端阳

http://www.dxsbao.com/shijian/722180.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传方言,兴方言

实践团来到山东济南,选取人流量较大的餐馆找取孩童进行方言教育。找到有意愿配合的孩童后,实践团成员向他们解释自己活动的初心与目的。随后,根据前期掌握的方言进行一对一教育,实践…… 韵语织乡实践团 曲阜师范大学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管理学院寒假社会实践】文化瑰宝方言韵,记忆纽带方言情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贺知章的这句诗,道出了乡音在游子心中永恒的地位。方言,作为乡音的载体,是我们与故乡之间最直接的联系。它不仅仅是一种交流的工具,更是一种文化…… 韵语织乡实践团 曲阜师范大学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传方言,兴方言

实践团来到山东济南,选取人流量较大的餐馆找取孩童进行方言教育。找到有意愿配合的孩童后,实践团成员向他们解释自己活动的…

【管理学院寒假社会实践】文化瑰宝方言韵,记忆纽带方言情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贺知章的这句诗,道出了乡音在游子心中永恒的地位。方言,作为乡音的载体,是我们与故乡…

学梦归濉

学梦归濉,展工大风中国大学生在线网2月1日电(黄祥标)2025年1月17日安徽工业大学学子响应学校“返家乡”活动号召返回高中母校…

安工大学子三下乡——深入感受基层服务,贯彻理解村庄坦途

为了感受基层服务,深入群众生活,1月16日至24日安徽工业大学探寻基层服务实践队在安徽省安庆市进行了以“深入感受基层服务,…

传非遗文化,迎幸福春节

过春节、贴窗花,在我们中国已有上千年的历史。作为中国人最大的传统节日——春节,少不了窗花的点缀。剪纸作为古老的民间艺…

最新发布

青春力量温暖夕阳红:青年志愿者春节回乡关爱老年人
电头中国青年网铜陵2月5日电导语随着春节的脚步渐近,铜陵市周边乡村迎来了一群特殊的访客——返乡的青年志愿者。他们利用这个传统佳节,发起了“关爱老年人,传递温情”的公益活动,旨在为家乡的老年人提供…
安徽工业大学电气学子返家乡:移动科普,传统文化复兴之路
安徽工业大学电气学子返家乡:移动科普,传统文化复兴之路新春佳节已至,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在此期间得以集中展示。借此机会,1月25日社会实践小组的成员带着心中的文化自豪感和传承责任感,开启了科普传统文…
创新耕地数字要素,赋能乡村产业发展 东南大学寒假实践团参观大数据企业
为深度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对新时代青年的殷切期望,积极响应党中央关于青年投身乡村振兴的号召,东南大学网络空间安全学院、计软智学院5位本科生组成“码上有地筑梦乡途”寒假实践调研团,围绕“青春先行乡村…
探秘生命之液:“血浆的奥秘与重要性”科普类活动
探秘生命之液:“血浆的奥秘与重要性”科普类活动2025年2月7l日,安徽省六安市叶集区血浆站里满是青春活力与求知热情。安徽工业大学大学生汪志伟,作为科普工作的志愿者,和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积极响应号召…
“自信”社区开展“志愿服务暖人心,青春担当绽光彩”寒假社会实践活动
大学生网报2月7日电2025年2月7日,江苏科技大学自动化学院“自信”一站式学生社区“爱心志愿队”和“阳光志愿团”的同学们分别前往镇江图书馆和上河书房开展了志愿服务活动。他们用行动向社会传递了无私奉献的…
传承文化根脉 服务社区群众
为响应团省委“百万大学生进社区”社会实践“六个一”工作安排,“以服务为桨筑温暖之梦”实践队积极向社区报到,投身于寒假社会实践的浪潮中,以实际行动践行青春使命,为社区治理贡献绵薄之力。该实践队所…
以服务为桨,筑温暖之梦
为响应团省委“百万大学生进社区”社会实践“六个一”工作安排,“以服务为桨筑温暖之梦”实践队积极向社区报到,投身于寒假社会实践的浪潮中,以实际行动践行青春使命,为社区治理贡献绵薄之力。该实践队所…
山西师大学子三下乡:青春播撒分类火种,科普点亮环保之路
在2025年2月7日,山西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绿色先锋队的成员们,走进了山西省临汾市一个小乡村中,开展垃圾分类科普宣传活动。队员们走进小乡村的各个角落。大爷大妈们围坐在队员身旁,好奇又专注。队员们拿着…
追溯史踪寻浩气,钻研革韵觅丹心
怀揣着对历史的敬畏与对文化的热忱,西安交通大学“成群结队”社会实践团队的成员们,于2024年寒假毅然踏上征程,奔赴吉林省大安市,开启了一场意义非凡的红色文化与历史记忆调研之行。大安市,地处吉林省西…
清洁环境助文明,志愿服务我先行
2025年2月6日,为进一步营造整洁、优美、宜居的社区环境,提升志愿者助力社区治理水平,提高居民生活质量,曲阜师范大学"青心逐梦,倾力乡见”实践队队员前往云南省昆明市官渡区开展了“清洁环境助文明,志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