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假期间,医院里总是人来人往,忙碌而又紧张。在这熙熙攘攘的场景中,有一个身影格外引人注目,他就是安徽工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的学生杜涵。这个寒假,响应学校返家乡活动,他选择在马钢医院当志愿者,用自己的热情和行动,为患者和医护人员送去温暖与帮助。
每天来到医院会站在大厅前等待帮助别人杜涵供图
杜涵报名成为医院志愿者的初衷十分纯粹。他表示:“一直想在假期做些有意义的事,医院是一个充满故事的地方,能在这里帮忙,我觉得很有价值。”作为一名大学生,他希望走出校园,接触社会,在实践中锻炼自己,同时也为社会贡献一份力量。
每天,杜涵早早来到医院,换上志愿者服装,便开启了忙碌的一天。他的工作区域主要集中在门诊大厅和各个科室的候诊区。在门诊大厅,他热情地为前来就诊的患者提供引导服务。面对患者们的各种疑问,他总是耐心解答,无论是指引挂号窗口、科室位置,还是介绍医院的就诊流程,他都应对自如。“请问眼科在几楼?”“您顺着这个指示牌往前走,坐电梯到三楼,出电梯右手边就是眼科。”这样的对话,杜涵每天不知道要重复多少遍,但他始终保持着微笑和耐心。
老人询问如何挂号杜涵供图
在候诊区,杜涵的工作同样重要。他协助医护人员维持秩序,引导患者有序就诊。遇到一些年纪较大、行动不便的患者,他会主动上前搀扶,帮助他们找到座位,并提醒他们注意叫号。有一次,一位老奶奶独自前来就诊,眼神中充满了迷茫和焦虑。杜涵发现后,立刻走上前去,询问老奶奶的情况。原来老奶奶听力不太好,又不熟悉医院的环境,不知道该去哪里就诊。杜涵便一直陪伴在老奶奶身边,帮她挂号、缴费,陪她做检查,直到老奶奶顺利看完病。老奶奶感激不已,拉着杜涵的手说:“小伙子,多亏了你,不然我真不知道该怎么办了。”那一刻,杜涵深刻体会到了帮助他人带来的快乐和满足。
除了这些常规工作,杜涵还积极参与医院组织的健康宣传活动。他和其他志愿者一起,向患者和家属发放健康宣传资料,普及疾病预防、健康生活方式等知识。在这个过程中,他充分发挥自己的沟通能力,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为大家讲解医学知识,让更多的人了解到健康的重要性。
这段志愿者经历,让杜涵收获颇丰。在沟通能力方面,他学会了如何与不同年龄段、不同背景的人有效交流。“在医院里,面对患者的焦虑和担忧,我需要用更温和、更耐心的语气和他们沟通,让他们感受到关心和安慰。”杜涵说道。同时,他也更加懂得了团队协作的重要性。在医院这个大集体中,志愿者、医护人员、患者之间需要相互配合,才能让整个就医流程更加顺畅。“大家都在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努力,那就是帮助患者恢复健康。”杜涵感慨地说。
杜涵的付出也得到了医院工作人员和患者的一致好评。一位护士称赞道:“杜涵这孩子特别积极主动,总是能在第一时间发现患者的需求并提供帮助。他的热情和耐心感染了身边的每一个人,为我们的工作减轻了不少负担。”患者们也纷纷对他竖起大拇指,感谢他在就医过程中给予的帮助。
对于未来,杜涵表示,这次医院志愿者经历让他对生命有了更深的敬畏之心,也让他更加明确了自己的社会责任。虽然他所学的专业是机械工程,但他希望在今后的生活中,能够继续参与各种志愿服务活动,将这份温暖传递下去。他还计划将在医院的所见所闻分享给身边的同学,鼓励更多的人加入到志愿者的队伍中来。
通讯员:杜涵
http://www.dxsbao.com/shijian/722284.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