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工业大学电气学子社会实践:文化传承砥砺踽踽独行
为了走近中华文化,追溯民族记忆。1.16-2.3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文化传承队在安徽省宿州市、陕西省汉中市、河南省郑州市开展了“走进中华文化,追溯民族记忆”为主题的社会实践活动。
近年来“文博热”火爆,“文创风”劲吹,当代大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热情日益高涨,文化自信的根基进一步夯实。疏源浚流,与古为新。为培育文明之风,倡导崇德向善的好风气。安徽工业大学电气学院文化传承队员走近河南博物馆、陕西汉中博物馆、宿州博物馆进行实地参观记录,找寻历史人物的文明遗迹,提升自我情怀和文化表达。
在这段社会实践期间,安工大学子开启了自己的文化之旅。通过展示馆内解说员的介绍,实践队员感受到了中国从古至今源远流长的文化传承。
推开宿州历史纪念馆的大门,就像穿越时空,回到宿州漫长岁月。馆内丰富藏品与场景复原,带我们见证这片土地的兴衰。
从早期文明遗迹中,能看到先民们的开拓痕迹。楚汉相争的风云岁月,借兵器、文物与文字记载,重现往昔金戈铁马。隋唐大运河的繁盛,于出土遗物中尽显。近代宿州的觉醒与抗争,通过老照片和文献资料,让人热血沸腾。穿梭在展厅,宿州历史脉络清晰铺展,让我们更懂这片土地的厚重,领悟传承历史文化的责任,收获满满感动与力量 。
图为实践队员参观宿州历史纪念馆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武纯羽 供图
在陕西省汉中博物馆中,实践队员看到了从夏朝开始,至今的出土文物,伴随着古汉台的历史故事,我们看到的不仅是一个陕西文化的缩影,更是中国历史上千年文化的古迹,在这些历史文物中,我们切实体会到了中国古人的智慧和面对困难的坚决抵抗。
图为实践队员参观汉中博物馆曹操“滚雪”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苏玥妍 供图
图为实践队员参观汉中市出图浮雕砖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苏玥妍 供图
河南历史博物馆,坐落于河南省郑州市,是一座承载着厚重历史与璀璨文化的宝库。馆内珍藏着从远古时期至近现代的丰富文物,其中包括青铜器、陶器、玉器、书画等,每一件展品都诉说着河南乃至中华文明的悠久故事。
图为实践队员参观河南省博物馆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侯玉娇 供图
图中文物是象牙白菜摆件。这类摆件常以象牙为材质,雕刻成白菜的形状,并在其上雕刻昆虫、花朵等元素。白菜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丰富寓意,“白菜”谐音“百财”,有招财、聚财之意;同时白菜的纯洁、清白形象也象征着人品的高洁。象牙雕刻是中国传统民间工艺,历史悠久,展现了匠人的高超技艺。
图为实践队员参观河南省博物馆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侯玉娇 供图
图中文物是青釉龙柄鸡首壶。
青釉龙柄鸡首壶的制作体现了当时制瓷工艺的较高水平,反映了当时的社会文化、审美观念和生活习俗等。早期鸡首壶的鸡首可能只是象征性装饰,并不具备实际的出水功能,后来随着发展,鸡首演变为真正的流,实用性增强。它不仅是实用的生活器皿,也是精美的艺术品 ,见证了中国古代陶瓷艺术从萌芽到发展的重要历程。
优秀的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脉络,通过这次实践活动,实践队员们对古代历史的文化知识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不仅丰富了作为一名大学生的暑假生活,更让我们感受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和源远流长,我们将致力在今后的生活中传播优秀传统文化,铭记历史事迹。用脚步丈量中华文明的深厚底蕴,用心灵感悟自然与人文的和谐共生。本次实践活动式大家深刻感悟到作为一名新时代青年,要时刻将个人的理想与国家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将个人的成长与社会的进步紧密结合在一起,用心去感受每一份历史的厚重,用情去体验每一次文化的碰撞,用智去思考每一个时代的课题。
http://www.dxsbao.com/shijian/722302.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