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风家风不染尘,冰霜气骨玉精神。”随着时代的发展,家庭、家教、家风越来越受到国家和社会的关注。为进一步学习习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精神,以史为鉴传承文明家风,熔铸新时代德魂,安徽财经大学董婧妍、李钰欣、尹文斐、程定宇、尹培远等人组成“清心直道”社会实践团队,利用2025年寒假前往安徽合肥包公园开展实地调研活动。
(图为团队在包公园合影)
1月18日上午,“清心直道”社会实践团队全体成员到达包公园。团队同市民游客们穿过三百米肃穆幽静的神道,一同参观了包公祠和包公墓。回顾历史,包孝肃公审明执严,不徇私情,令行禁止,一生都在践行着“清心治本,直道身谋”的誓言。据工作人员介绍,墓园内立有包公晚年留下的家训:“后世子孙任官有犯赃滥者,不得放归本家,亡殁之后,不得葬于大茔之中。不从吾志,非吾子孙。仰工刊后,竖于堂屋东壁,以昭后世。”
(图为园内“包拯家规”石碑)
包公园历史悠久,最早可追溯至北宋年间庐州人民为纪念包公修建的祠堂;新中国成立后安徽省政府曾对包公墓进行过历时四个月抢救性考古发掘,并依据史料有关记载和原包公墓发掘资料为依据加以重建。如今,整合了包公祠、包公墓、清风阁、浮庄等景点的包公园已经成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安徽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全国廉政教育基地。为进一步探寻包公风采、感悟包园家风,团队着重参观了园里的考古发掘展览馆,在满园苍松翠柏的簇拥中细细品味这润泽千年的“孝肃家风”。
(图为团队认真参观考古发掘展览馆)
调研团队还对包公园里游赏的市民进行了走访调查。据了解,早在2016年12月12日会见第一届全国文明家庭代表时习近平总书记就指出:“我们要重视家庭文明建设,努力使千千万万个家庭成为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点,成为人们梦想启航的地方。”新世纪以来,包公园不断举办各类文艺活动,已经成为合肥市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名片,吸引着海内外众多游客前来参观打卡。
(图为团队成员采访前来参观的外国游客)
调研实践活动结束后,团队成员们进行了更为深入的心得交流与分享。大家一致认为,不论经济社会如何发展,不论时代如何变化,家庭、家教、家风的社会功能和文明功能都难以替代。此次调研过程中看到的许多文物和历史图片不仅承载着世代相传的文化传统,更为塑造新时代文明风尚提供了肥沃土壤。漫步包公园,湖畔杨柳依依,道旁芳草如茵,更有诸多书法名家书写的匾额、楹联装点,于古朴幽静之间增添了历史氛围和文化底蕴,与孝肃家风一同构成一幅古朴幽美的画卷。
http://www.dxsbao.com/shijian/722336.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