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丰富青少年的寒假生活,营造欢乐祥和的节日氛围,同时激发青少年对科学和传统文化的兴趣,1月26日,曲阜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鲁韵传薪社会实践队实践成员们来到山东省淄博市高青县,与县科技馆及乐博机器人编程联合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亲子活动——“带福回家,迎新年”。旨在通过寓教于乐的方式,让孩子们体验传统文化的魅力、学习科学知识、增进亲子之间的感情,感受浓浓的节日氛围。
查阅资料详规划, 策划活动精设计
为确保活动顺利进行,实践成员们提前进行准备。他们查阅了大量的书籍和网络资料,了解福字和糖葫芦的历史渊源、文化内涵和制作方法,并整理了相关的知识问答内容,希望孩子们能够在玩的同时学到知识。
在查阅资料的基础上,队员们设计了详细的活动流程,包括活动时间安排、环节设置、人员分工等,制定了活动方案,并根据方案进行了多次模拟演练,确保每个环节都能顺利进行。
队员们还准备了活动所需的材料,包括宣纸、毛笔、墨汁、福字模板、山楂、竹签、糖浆等。他们对材料进行了仔细的检查,确保材料的质量和数量符合活动需求,让每个孩子都有真切的体验。
亲子拓福字,巧制糖葫芦
活动当天,科技馆内热闹非凡,共有20余组家庭参与了本次活动。
在亲子拓印福字环节,队员们首先向孩子们介绍了福字的起源、演变和寓意,并讲解了拓印的基本方法。孩子们和家长们在队员们的指导下,将宣纸铺在福字模板上,用毛笔蘸取墨汁,小心翼翼地进行拓印。孩子们专注的神情,家长们耐心的指导,共同构成了一幅温馨的画面。拓印完成后,孩子们将手中的福字作品带回家,为新年增添一份喜庆和祝福。为了让孩子们更深入地了解福字的含义,活动还设置了“福字知识问答”环节。队员们提出关于“福”字的问题,孩子们踊跃举手抢答,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传统文化知识。
在亲子制作糖葫芦环节,队员们向孩子们介绍了糖葫芦的历史和文化内涵,并讲解了制作糖葫芦的步骤。孩子们和家长们在队员们的指导下,将山楂串在竹签上,再蘸上熬制好的糖浆,最后冷却成型。看着自己亲手制作的糖葫芦,孩子们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此外,实践队员们还设置了“糖葫芦拼图”环节。孩子们将不同形状的糖葫芦拼成一幅完整的图案,锻炼了他们的动手能力和空间想象力。
寓教于乐中,科技馆欢乐浓
活动结束后,孩子们和家长们都表示,这次活动让他们度过了一个愉快而有意义的下午。孩子们不仅学习了传统文化知识,锻炼了动手能力,也增进了与家长的亲子关系。
参与活动的的队员们表示,通过这次活动,他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科普工作的重要性。他们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让更多青少年接触到科学知识,激发他们对科学的兴趣,为他们未来的成长奠定基础。
此次“带福回家,迎新年”亲子活动不仅丰富了孩子们的寒假生活,也让他们在寓教于乐中学习了科学知识和传统文化,更重要的是,活动传递了浓浓的节日氛围和亲情,为孩子们新的一年注入了新的希望和活力。它也引发了我们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以及如何将科技与传统文化相结合的思考。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我们更应该重视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让科技为传统文化插上腾飞的翅膀,让它们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光彩。
http://www.dxsbao.com/shijian/722365.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