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月25日,安徽工业大学“初心燃梦,实干兴邦”队在“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在其家乡安徽省阜阳市临泉县花兰村开展食物安全宣传的活动,目的在于提高村民的生活安全意识,促进村民健康饮食习惯的养成,推动农村食品市场的规范化,增强乡村社区的凝聚力,助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为建设美丽、宜居的乡村作出积极贡献,对农村食品安全保障工作起到推动作用 。
春节临近,人们采购年货、准备年夜饭的热情高涨,食品安全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在长官镇花兰村,志愿者以独特的方式为家乡的食品安全宣传工作贡献力量,他的行动不仅为乡亲们带来了食品安全知识,也在春节前夕营造出浓厚的安全饮食氛围。 志愿者日常工作中,他就十分关注食品安全相关的新闻报道。此次春节返乡,他了解到农村地区食品安全宣传相对薄弱,村民们在辨别食品质量、关注食品保质期等方面存在一些认知不足。于是,志愿者决定利用自己的专业优势,发起一场食品安全宣传的志愿服务活动。
活动开始前,志愿者做了充分的准备。他收集整理了大量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食品安全知识,包括如何识别过期食品、如何查看食品的生产许可证编号、常见食品添加剂的作用与危害等。同时,他还结合当地农村常见的食品消费场景,如集市采购、农村聚餐等,制作了图文并茂的宣传资料。考虑到农村老年人居多,部分人识字困难,志愿者特意制作了一些简单易懂的短视频,用通俗易懂的方言讲解食品安全要点。 在宣传过程中,志愿者选择了农村集市这一人员密集的场所作为主要阵地。春节前夕的集市热闹非凡,摊位琳琅满目,前来采购年货的村民络绎不绝。志愿者在集市入口处设立了宣传咨询点,悬挂起醒目的食品安全宣传横幅,吸引了众多村民的目光。他热情地向过往村民发放宣传资料,耐心讲解食品安全知识。遇到对食品添加剂心存疑虑的村民,志愿者详细解释了合法食品添加剂在食品生产中的必要作用,并教导大家如何通过查看食品配料表来辨别食品是否安全。
(图为志愿者们与村民宣传交流。李单池供图)
除了集市宣传,志愿者还深入到各个村庄,利用村里的广播系统,定期播报食品安全知识。每天傍晚时分,村里的广播准时响起志愿者亲切的声音,从食品安全的政策法规到日常饮食的注意事项,村民们在自家院子里就能轻松学习。对于一些行动不便的老人,志愿者主动上门服务。他带上宣传资料和小礼品,走进老人家中,坐在板凳,用拉家常的方式为老人讲解食品安全知识。老人王奶奶听力不太好,志愿者就凑近她,大声且缓慢地讲解如何避免购买到变质的食品,王奶奶听得认真,不住点头,还拉着志愿者的手连声道谢。
(图为志愿者为王奶奶耐心讲解日常饮食注意事项。李单池供图)
志愿者的食品安全宣传活动得到了家乡群众的广泛认可和好评。村民们纷纷表示,通过志愿者的宣传,他们对食品安全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以后购买食品时会更加注意查看相关信息。当地村委会干部也对志愿者的志愿服务活动给予高度评价:“志愿者的到来,给我们村带来了新的活力和知识。他的宣传活动让大家意识到食品安全的重要性,对我们农村的食品安全保障工作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在谈到此次返乡实践的感受时,志愿者感慨地说:“家乡是我成长的地方,能利用自己的所学为家乡做一些实事,我感到无比自豪。食品安全关乎每一个人的身体健康,尤其是在春节这个阖家团圆的时刻,更不能让食品安全问题影响大家的幸福。希望通过我的努力,能让乡亲们吃得放心、吃得健康。”
志愿者的食品安全宣传活动不仅在春节前夕为家乡带来了知识和温暖,也为其他返乡青年树立了榜样。他用实际行动诠释了新时代青年的责任与担当,展现了返乡青年助力家乡发展的积极力量。随着春节的脚步越来越近,志愿者的宣传活动仍在继续,他的努力让家乡的年味里多了一份对食品安全的守护,让乡亲们的春节更加安心、祥和。
通讯员:李单池
http://www.dxsbao.com/shijian/722438.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