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研究黄河澄泥印,促进非遗技艺传承与发展,曲阜师范大学管理学院泥韵筑梦社会实践队于2025年1月15日来到山东省东营市利津县老街长巷非遗文化街进行实地调研。“印于纸上,钤记岁月;源于黄河,承载文明。”聚焦黄河澄泥印的社会实践之旅,是一场深入华夏文化脉络、触动心灵的奇妙旅程。
初入黄河澄泥印工作室,那一方方陈列于架上的印章宛如沉睡的历史讲述者。它们材质独特,触手生温,细腻质感仿若裹挟着黄河奔涌千年的雄浑气魄。制印艺人介绍,黄河澄泥印取材于黄河淤泥,经采泥、晾晒、筛选、捶打、制坯等数十道工序方能成坯,每一步皆为匠心独运,与黄河泥沙天然特性磨合,稍有差池,印坯便有瑕疵。队员深知,一方小小澄泥印,从混沌黄河泥化为文化结晶,是人与自然、人力与天工的精妙协作。
实践队队员亲自体验了澄泥印的制作,刚一上手困难便接踵而至。揉泥时,看似温顺的泥团却总倔强地反抗塑形,反复捶打,手臂酸痛,泥却依旧难以达到理想的韧性。刻制环节更是挑战,刻刀在泥坯上稍一用力便深陷,力度稍轻又留不下清晰痕迹,线条歪扭,与心中精巧印纹相差甚远。多次失败后,沮丧涌上心头,可环顾四周看到工匠们专注的面庞,他们手中的刻刀似有生命,游走如龙蛇,传承千年技艺。这不仅是手工试炼,更是精神磨砺,非遗传承之路从不平坦,先辈们在简陋条件下坚守,当代青年又何惧当下挫折。随着技艺渐熟,对黄河澄泥印文化内涵领悟更深。其印文内容丰富,从古朴甲骨文字到典雅篆书,诗词歌赋、吉祥纹样皆可入印,宛如微型文化宝库。每印下一方印,红印与黄纸相映,墨香与泥香交融,是历史与当下对话。且它与黄河流域民俗紧密相连,逢年过节、婚丧嫁娶,印章用于装点民俗物件,为平凡生活添仪式感,是黄河儿女精神寄托,承载乡愁记忆。
走出黄河澄泥印实践地,令人思索、感慨万千。黄河澄泥印作为非遗,在现代社会洪流中生存不易,机械复制廉价工艺品冲击市场,传统手工制印受众渐窄、传承后继乏力。但此行让实践队队员们更加坚信,其蕴含的文化价值无可替代。黄河澄泥印价值非凡,它是黄河文化的鲜活载体,印文、工艺凝聚历史,诉说千年故事,尽显文化价值;独特材质、精美的造型与雕刻展现高超技艺,带来视觉震撼,蕴含极高艺术价值;承载民众情感、联结家乡记忆,于民俗间凝聚民族向心力,且为传统技艺传承搭台,让古老手艺延续生机,凸显重要社会价值。社会应搭建多元平台,助非遗走进校园、社区、展会;学校可设特色课程,培养青少年兴趣;企业挖掘商业潜能,开发文创产品同时保传统工艺精髓。相信在未来,在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黄河澄泥印将在一代代人的传承中生生不息。
于每一位队员而言,这次社会实践是成长的礼物。实践队队员收获了手工技艺,更从黄河澄泥印中读懂华夏文明的坚韧、领悟传承使命担当。它像火种,点燃青年守护传统文化的热情。作为一名大学生,同时也是非遗文化的传承者,泥韵筑梦实践队愿贡献青春力量,为非遗传承添砖加瓦,让古老文化在新时代绽放光芒。愿化为桥梁,引更多人探秘非遗世界,让黄河澄泥印在时代浪潮中熠熠生辉,让古老黄河文化奔腾不息、润泽华夏。大家共同期待黄河澄泥印的美好明天,期待它在传承与创新中续写更加辉煌的篇章。
http://www.dxsbao.com/shijian/722519.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