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文化之根,绘制发展蓝图——广东海洋大学社会实践团队奔赴雷州市四海村调研
2025年1月9日,广东海洋大学旅创佳“浸”寒假社会实践团队前往雷州市四海村开展乡村文化调研活动。通过实地体验、调研访谈等多种活动形式,深入探索四海村的历史文化内涵,发掘其潜在的发展动能,并为乡村振兴战略带来新颖理念与实施策略。
为积极响应习近平总书记 “加强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的重要指示精神,广东海洋大学旅创佳 “浸”“百千万工程” 突击队在共青团雷州市委员会以及雷州市唐家镇四海村政府的全力支持下,深入雷州市四海村,开展了一场意义非凡的社会实践调研活动。秉持着宣传与保护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崇高使命,突击队成员们深入四海村,实地考察当地特色文化,挨家挨户走访调研村民。活动旨在深度挖掘四海村深厚的文化底蕴,探寻其发展潜力,为乡村振兴战略注入创新思路与实践方案,充分发挥高校的智力优势,为广东省 “百千万工程” 建设贡献青春力量。此次实践不仅是对传统文化的一次深度探寻,更是一次助力乡村发展的生动实践。
图为旅创佳“浸”团队在四海村门口和村副书记合照
走进四海,探寻瑰宝
万顷红土富且饶,作物丰盈满田畴,雷州市立足自身资源禀赋,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为推动“三农”工作的强大引擎,锚定“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建设,全力构建现代乡村产业体系,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浪潮滚滚向前,四海村面貌焕然一新,农民生活日益富足,一幅“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乡村振兴画卷徐徐展开。
四海村,一个水库移民村,分为南北中三个小村,村居鳞次栉比,绿树红花环绕,孕育了丰富的农耕文化、雷剧文化、祭祖祭祀文化和红色文化。团队在这里深切感受到了雷州半岛文化的独特魅力。雷州市是我国粤西粮仓之一,也是全国最大的海水稻种植地之一。四海村拥有众多海水稻实验区,团队在实地考察中,深入了解了四海村在垦造过程中突出文化融合,了解到当地将要打造“稻海桑田,石狗守护”的农耕文化项目,积极弘扬雷州石狗文化,塑造具有岭南风貌的农耕文化景观,传承发展提升农耕文化。
图为四海村的农耕文化公园
感受雷剧魅力,探索传承新路
在村委罗副书记的带领下,团队近距离领略了雷剧的独特魅力。戏台上,演员们热情四溢,每个眼神、动作都活力满满,高亢激昂的唱腔直破云霄,他们对艺术的热爱与执着深深触动着团队成员。罗副书记在观看过程中介绍,雷剧故事多源自民间传说和日常生活,乡土气息浓郁。环顾四周,其舞台布景十分简单,仅用几块厚实木板搭成房屋,虽不及大剧种舞台那般华丽,却有着质朴美感,充满亲切与真实,格外 “接地气”。通过采访当地村民,一句 “只要听了雷剧,干活都有劲”,让团队成员了解到四海村的雷剧不仅是当地文化的象征,更是村民的精神寄托。然而,智能时代的到来,使大众娱乐方式发生巨变,年轻一代更倾向于电子产品,雷剧传承之路布满荆棘。为发扬这一文化瑰宝,团队成员在座谈交流中提出要将雷剧文化和数字媒体平台融合发展的创新方案,得到了村干部的赞同和认可。
图为旅创佳“浸”团队调研雷剧表演场所
深入调研,建言献策
为了更好地规划四海村的未来发展路径,本团队并未止步于村内,而是将视野拓展至整个雷州地区,先后前往了雷州市博物馆、雷州市茂德公古城等多个成功实现乡村振兴的示范村进行实地考察。在实践中,团队了解了雷州半岛的独特文化,包括雷剧、雷祖祭祀、海水稻农耕文化等。这些考察不仅为四海村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参考,也激发了团队成员对四海村未来发展的新思考。团队与当地村干部开展了长时间的座谈会,为当地的文化发展和文旅融合发展建言献策。同时,团队还为当地的农产品进行了竞品分析和市场分析,针对市场营销策略提供了解决策略。本团队学以致用,力求助力四海村乡村振兴。
图为团队成员和村干部罗副书记开展座谈交流会
以文化振兴赋能乡村振兴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推动乡村文化振兴。团队深刻认识到乡村文化振兴作为乡村振兴铸魂工程所发挥的基础性、引领性作用。在这次调研中,团队秉持着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一理念,用双脚丈量祖国土地,以实际行动助力乡村振兴,以青春之力投身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积极探索以乡村文化建设赋能新时代乡村振兴的路径,为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和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贡献力量。团队还将持续探索以乡村文化振兴为基础赋能新时代乡村振兴的具体路径,并研究可复制模式,力求实现乡村文化振兴与乡村振兴协同共进,助力乡村振兴。
通讯员:黄诗晴
供图:王家新 梁冠熙 刘立伟 梁顺荣 卢隆涛
时间:2月8日
http://www.dxsbao.com/shijian/722525.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