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有效为社区卫生环境维护工作贡献力量,曲阜师范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银路铜行实践队队员于1月25日针对山东省潍坊市安丘市许营社区小学龄儿童进行了垃圾分类的宣讲,并利用闲暇时间亲身进行了垃圾分类工作。垃圾在居民生活中时刻存在,因而其处理方式关乎社区居民的生活幸福感。实行生活垃圾分类不仅关系广大人民群众生活环境,也关系资源节约使用,更是社会文明水平的一个重要体现。“垃圾”无处不在,进行垃圾分类不仅能有效节约原生资源,改善环境质量,带动绿色发展,也是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环节。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垃圾分类的贯彻落实迫在眉睫。
事先调查,才好对症下药
在进行此次志愿活动之前,队员们上网搜集相关资料,做好前期准备工作。经150余位热心群众的积极参与,在本次调查活动中,90%以上群众主动或被动了解过垃圾分类相关知识,但其中75%以上仍旧不能对日常生活垃圾进行明确分类,并在日常生活中也未能做到垃圾分类处理,分类扔掉。儿童是祖国的花朵,肩负着祖国的未来。基于此类现象,银路铜行实践队成员决定从儿童开始,对垃圾分类知识进行进一步普及,并在此基础上采用分组讨论、趣味小游戏等有丰富乐趣的活动来使小朋友们的印象更加深刻。
事先计划,不打无准备的仗
银路铜行实践队队员于实践前一晚上网查阅垃圾分类相关知识,并提前组织语言,确保在第二天的义讲中能够以简明扼要且生动形象的语言向同学们讲述垃圾分类的判断标准以及相关注意事项等。此外,对于一些活跃课堂氛围的小游戏等写明计划,组织内容等,以应对难以预料的突发情况。
图为银路铜行实践队队员在进行查阅知识等相关工作。
义讲宣传,进一步普及知识。
随后,银路铜行实践队队员在幼儿园班级内组织宣讲,讲述了垃圾的几种类别,它们的不同定义以及各自代表性的常见垃圾,为便于小朋友们理解,队员们分别将不同种的垃圾桶标志及其颜色等采用打印于纸上的方式分发给小朋友们,并采用先宣讲后问答的形式,辅以合理的奖惩措施来提高同学们的学习积极性。此外,课余设置益智小游戏,劳逸结合,帮助同学们更高效地学习和理解垃圾分类相关知识内容。
图为银路铜行实践队队员在举行义讲。
小组讨论,鼓励合作精神及思维碰撞
而后,小组讨论阶段活动迅速展开,银路铜行实践队队员采用首先分为三大组,小组内各位同学轮流发言并由一人记录,再于每组投票选出代表组成一个新的小组,各位代表在新小组内代表自己原始小组发言,集思广益进行思维碰撞,组与组之前可进行适当相互辩驳。由于参与对象年纪偏小,银路铜行实践队成员每人负责一小组,负责维护秩序,辅助记录发言等工作,以确保后续工作顺利进行。
趣味游戏,辅助记忆分类。
为确保义讲后续效果,银路铜行实践队队员一致采用就近一对一卡片对应复习的形式来检验学习成果。通过用在卡片上写出垃圾的主要类别,整齐摆放在桌面上,再通过将其余写有不同种类垃圾的卡片放置在对应类别之后的带有趣味性的形式,来巩固关于垃圾分类的相关知识。
图为银路铜行实践队队员进行卡片一对一检验。
亲身实践,避免纸上谈兵
完成义讲活动后,银路铜行实践队队员本着“拒绝纸上谈兵”原则,深入社区(或村庄)卫生区,进行垃圾分类的具体实践。实践中要求对垃圾分类处理做到既快且准,先将垃圾集体收集,再在预定地点将垃圾归类扔掉。不仅要求体会到环卫工人的不易,更要求做到运用已有知识,正确处理不同种类垃圾。实践出真知,用实践去践行所学理论,不做嘴巴上的巨人,更是行动上的巨人。
图为银路铜行实践队队员在户外进行实地垃圾分类。
http://www.dxsbao.com/shijian/722554.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