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文化之根,传承固本”实践团队:以食为笔,书写合肥文化传承新篇章

来源:安徽工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作者:刘俊豪

文化之根,传承固本实践团队:以食为笔,书写合肥文化传承新篇章

在历史的长河中,文化是一座城市的灵魂,而传统美食则是文化传承的鲜活载体。合肥,这座有着深厚历史底蕴的城市,其传统美食宛如一颗颗璀璨明珠,散发着独特魅力。于是赴合肥实践团队于1月18号来到了合肥一中,一场别开生面的文化宣讲活动在合肥一中高一 34 班热烈举行。此次活动以 “文化之根传承固本” 为主题,聚焦合肥传统美食,旨在通过美食这一独特载体,向同学们传递合肥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激发同学们对本土文化的热爱与传承意识。

活动伊始,宣讲人刘俊豪通过一段精彩的视频,拉开了合肥传统美食的序幕。视频中,合肥大街小巷的美食摊位、老字号店铺里,琳琅满目的美食一一呈现,勾起了同学们的好奇心和食欲。从热气腾腾的庐州烤鸭,到酥脆可口的下塘烧饼,再到软糯香甜的吴山贡鹅,每一种美食都承载着合肥独特的历史记忆和文化内涵。

在接下来的讲解中,实践团队详细介绍了每种美食的起源和发展历程。庐州烤鸭,作为合肥的招牌美食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相传,早在明清时期,合肥地区就有烤鸭的制作工艺,经过数百年的传承与创新,庐州烤鸭以其皮脆肉嫩、肥而不腻的独特风味,深受合肥市民和外地游客的喜爱。下塘烧饼则与三国时期的曹操大军有着不解之缘。当年,曹操为统一南方,在合肥地区屯兵,为解决士兵的口粮问题,当地百姓制作了这种便于携带和保存的烧饼。历经岁月变迁,下塘烧饼的制作工艺不断改进,如今已成为合肥人餐桌上不可或缺的美食。吴山贡鹅的历史同样源远流长,它起源于合肥长丰县吴山镇,因肉质鲜嫩、口感醇厚,曾被作为贡品进献给朝廷,故而得名。

除了历史渊源,宣讲人还深入讲解了这些美食的制作工艺。庐州烤鸭的制作过程十分讲究,从选鸭、腌制、烫皮、挂糖色到烤制,每一个环节都有严格的标准。选用当地优质的麻鸭,经过特殊的腌制工艺,使鸭肉充分吸收调料的香味。烫皮和挂糖色则是为了让烤鸭的外皮更加酥脆,色泽更加诱人。最后,在特制的烤炉中,用果木炭火烤制,烤出的烤鸭香气四溢,令人垂涎欲滴。下塘烧饼的制作工艺也独具特色,面粉经过反复揉搓,加入适量的酵母和温水,醒发后制成面饼。面饼中包入由猪肉、葱花、芝麻等调制而成的馅料,再经过擀制、烘烤等工序,烤出的烧饼外皮酥脆,内馅鲜美。吴山贡鹅的制作则注重卤料的调配,采用多种中药材和香料,精心熬制出独特的卤汁。将处理好的鹅肉放入卤汁中,慢火炖煮,使鹅肉充分吸收卤汁的香味,肉质鲜嫩,肥而不腻。

为了让同学们更直观地感受合肥传统美食的魅力,团队还现场展示了部分美食的制作过程。在制作庐州烤鸭时,同学们围在一旁,目不转睛地看着宣讲人熟练地操作着每一个步骤。当烤鸭出炉的那一刻,香气瞬间弥漫整个教室,同学们纷纷发出赞叹声。在品尝环节,同学们迫不及待地品尝着这些美味的传统美食,一边吃一边交流着自己的感受。“这是我第一次吃到正宗的庐州烤鸭,真的太好吃了!皮脆肉嫩,味道简直绝了!” 一位同学兴奋地说道。“下塘烧饼也非常不错,酥脆的外皮和鲜美的内馅搭配得恰到好处,让人回味无穷。” 另一位同学也对下塘烧饼赞不绝口。

在互动环节,同学们积极提问,与宣讲人展开了热烈的讨论。有的同学询问合肥传统美食在现代社会的发展现状,有的同学则对美食的创新与传承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宣讲人耐心地回答了同学们的问题,并鼓励同学们在今后的生活中,积极关注和传承合肥传统美食文化。“美食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满足了我们的味蕾,更承载着一个地区的历史和文化。希望同学们能够通过今天的活动,更加了解和热爱合肥传统美食,将这份文化传承下去。” 宣讲人语重心长地说道。

此次活动的成功举办,得到了学校领导和老师们的高度评价。合肥一中相关负责人表示,学校一直致力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注重传统文化的传承与教育。通过举办这样的活动,不仅让同学们了解了合肥传统美食文化,更激发了同学们对本土文化的热爱和自豪感。同时,也为同学们提供了一个学习和交流的平台,丰富了同学们的课余生活。

对于参与活动的高一 34 班同学们来说,这次活动无疑是一次难忘的文化之旅。他们纷纷表示,通过这次活动,对合肥传统美食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深刻认识到了文化传承的重要性。“以前只知道这些美食好吃,却不知道它们背后还有这么多的历史和文化故事。以后我一定会更加珍惜和传承这些传统美食文化,让更多的人了解合肥的美食和文化。” 一位同学在活动结束后坚定地说道。

合肥传统美食作为合肥文化的重要符号,承载着这座城市的历史记忆和人文情怀。通过此次走进合肥一中高一 34 班的宣讲活动,将合肥传统美食文化的种子播撒在了同学们的心中。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这些种子将会生根发芽,茁壮成长,让合肥传统美食文化在新时代焕发出更加耀眼的光芒。

在文化多元化的今天,传承和弘扬本土文化显得尤为重要。合肥一中此次举办的合肥传统美食宣讲活动,为文化传承提供了一个生动的范例。它不仅让同学们在品尝美食的过程中,领略到了本土文化的魅力,更激发了同学们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传承意识。希望未来能有更多这样的活动,让更多的人了解和热爱合肥的传统美食文化,让文化之根在传承中不断固本,让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绽放出更加绚烂的光彩。

(通信人刘俊豪)

http://www.dxsbao.com/shijian/722569.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趣味运动展风采,残健共融谱新篇

2025年4月18日,重庆工商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分团委第五届“爱心桥”青年志愿者服务队在重庆市江北区铁山坪街道渝康馨家园举办了以“身心融彩绘生活,残健并蒂绽芳华”为主题的第十一次长期陪…… 王丽霞 重庆工商大学查看全文 >>

凝聚青春力量,赓续红色血脉 ——工商管理学院开展“星火燎原·红色征程”

2025年4月18日,重庆工商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小红船”党员服务站联合“爱心桥”青年志愿者服务队于重庆工商大学南操篮球场举办了“星火燎原·红色征程”红色记忆互动之旅。此次活动聚焦红色…… 朱荣梅 重庆工商大学查看全文 >>

情牵助残护幼苗,爱洒青春志愿行

2025年4月11日,重庆工商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分团委第五届“爱心桥”青年志愿者服务队在重庆市渝中区两路口融智特教中心儿童举办了以“美德弦歌不缀,童心悠悠未泯”为主题的第十次长期陪伴活…… 李鸣浩 重庆工商大学查看全文 >>

青春赛场展朝气,趣味运动育绿思

2025年4月12日,重庆工商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分团委第五届“爱心桥”青年志愿者服务队联合重庆市九龙坡区华岩镇民安华福社区团委于重庆市九龙坡区民安华福社区共同举办了主题为“青春启航,新…… 田一帆 重庆工商大学查看全文 >>

非遗文化架心桥,残健携手绘芳华

2025年3月28日,重庆工商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分团委第五届“爱心桥”青年志愿者服务队在重庆市江北区复盛镇社区举行了主题为“身心融彩绘生活,残健并蒂绽芳华”的第九次长期陪伴活动。本次活…… 石梦钰 重庆工商大学查看全文 >>

携手点星光,共筑多彩梦

2025年3月21日,重庆工商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分团委第五届“爱心桥”青年志愿者服务队在重庆市渝中区两路口融智特教中心举办了以“美德弦歌不缀,童心悠悠未泯”为主题的第八次长期陪伴活动。…… 李婵妤 重庆工商大学查看全文 >>

习节水理念,筑绿色长江

2025年3月22日,重庆工商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分团委第五届“爱心桥”青年志愿者服务队在重庆市巴南区李家沱街道林荫社区举办了“习节水之道筑未来,护碧水清流惠万家”之世界水日活动暨第八次…… 朱佳瑶 重庆工商大学查看全文 >>

敬老于心,“锋”与同行

2025年3月16日,重庆工商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分团委第五届“爱心桥”青年志愿者服务队在重庆市江北区北滨路侨发老年公寓举办了主题为“情系桑榆慰晚晴,科学养老暖人心”的第三次长期敬老活动…… 王丽霞 重庆工商大学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趣味运动展风采,残健共融谱新篇

2025年4月18日,重庆工商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分团委第五届“爱心桥”青年志愿者服务队在重庆市江北区铁山坪街道渝康馨家园举办了…

凝聚青春力量,赓续红色血脉 ——工商管理学院开展“星火燎原·红色征程”

2025年4月18日,重庆工商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小红船”党员服务站联合“爱心桥”青年志愿者服务队于重庆工商大学南操篮球场举办…

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精神血脉 ——遵义会议精神拾遗文化宣讲团系列活动纪实

一、导语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

商学院团委开展“用爱铺就无碍之路,携手残障共赴暖阳”志愿活动

(通讯员陈泳君)4月19日,商学院团委在长沙西湖公园开展为期一天的“用爱铺就无碍之路,携手残障共赴暖阳”志愿活动。活动前…

筑牢反诈防线,守护校园净土

近日,24090441班宣传委员与组织委员携手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校园反诈指南宣讲会,为同学们带来了一堂生动且实用的反诈知识课…

最新发布

绿野治理谱华章,乡村发展韵悠长
农业,自古以来便是天下之大本,是民众赖以生存的根本之道,承载着民族生存与发展的基石。“农,天下之大本也,民所恃以生也”这一古训,至今仍闪耀着智慧的光芒。乡村,作为国家发展的稳固基石,其繁荣与否…
郑大学子乡村行:以数字之力,绘就振兴新画卷
在科技日新月异、数字浪潮汹涌澎湃的当下,数字经济宛如一股强劲且充满活力的新兴力量,正重塑着全球经济格局,成为驱动社会飞速变革与发展的核心引擎。在乡村振兴战略全面推进、深入实施的宏大时代背景下,…
寒假社会实践活动||青春志愿行,关怀暖夕阳
寒假社会实践活动||青春志愿行,关怀暖夕阳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关于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政策机制,弘扬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爱老的传统美德,让养老院的老人们感受到社会的关爱与温暖,1月20日至1月…
情系乡土,倾听民声:青年助力基层治理
在新时代乡村振兴的浪潮中,青年学子肩负着重要使命。曲阜师范大学“青心逐梦,倾力乡见”社会实践队,积极响应时代号召,以实际行动投身家乡建设,深入了解民生发展,助力基层治理。为了全面且深入地探究基…
家乡文化的传承与现代演绎
家乡文化的传承与现代演绎安徽省蚌埠市五河县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在文化传承与演绎方面有着丰富的内涵和多样的形式: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丰富的非遗项目:五河县拥有众多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涵盖了…
文明交通,绿色出行
在2025年新春佳节即将来临之际,为进一步弘扬道德风尚,提升公民思想道德素质,营造文明和谐的社会氛围,2月3日,曲阜师范大学“青心逐梦,倾力乡见”社会实践队奔赴河北省廊坊市文安县大柳河村,开展了一场意…
声系民族,语通未来——“民族之声”调研团云南线下调
在祖国的壮丽山河中,云南以其独特的民族文化和多元的民族分布,成为国家通用语言推广的重要阵地。普通话不仅是沟通的桥梁,更是民族团结与文化传承的重要纽带。怀着对云南少数民族地区普通话推广现状的关切…
幼园萌语启乡音,方志馆中溯方言
为了让更多人了解方言的重要性,1月14日,曲阜师范大学“韵语织乡”实践团组织了街头采访和入户访问。在与当地居民的交流中,实践团成员感受到了方言对于他们生活的意义,也发现了方言在现代社会中所面临的挑…
幼儿园里萌娃学乡语,社区巷中长辈话方言
方言的形成和流变具有浓厚的地域特色,是地理环境、政治经济、历史人文等多因素长期共同作用的结果。方言是地域文化的直接载体,更是地域性格的外在表现。从这个意义上讲,本就接地气的方言,在渲染气氛、强…
童心不“留守”
爱心相伴:实践队员教幼儿识天气活动室内,摆放着整齐的小椅子,小朋友们像一群可爱的小鸟,乖乖地坐在上面,眼神中满是好奇与期待。实践队队员们身穿统一的红色志愿者服装,鲜艳的色彩如同跳动的火焰,给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