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时代的宏大叙事里,乡村振兴是浓墨重彩的篇章。在数字经济浪潮奔涌的当下,越来越多的乡村正在踏上探索数字化转型、寻求新发展契机的征程。2025年1月19日,郑州大学践行者实践团队深入河南省登封市石道乡赵庄村,一场关于乡村振兴的实地调研之旅由此开启,也为实践队员们揭开了赵庄村借助数字力量、融合特色产业发展的神秘面纱。
农产品展销中心:电商驱动乡村经济新增长
当日上午,实践团队抵达赵庄村农产品展销中心,恰逢石道乡举办热闹的年货大集。村民与游客往来穿梭,洋溢着浓厚的节日氛围。近年来,赵庄村依托“牛乡品牌”和“颍水药谷”,大力发展特色农业与乡村旅游业,展销中心通过“基地+电商”“电商扶贫+农产品+农户”等模式,成功拓宽了农产品的销售渠道。
图1 农产品展销中心现场的热闹景象
在展销中心内,实践队员们看到希道牛肉、嵩山黄精、手工蚕丝被等特色农产品摆满货架。这些产品不仅品质优良,还在包装设计上融入了当地的文化元素,极具地域特色。队员们了解得知,展销中心正通过“基地 + 电商”“电商扶贫 + 农产品 + 农户”的创新模式,拓宽农产品的销售渠道。
图2 石道乡年货大集牛肉宴
展销中心外的民俗表演和牛肉盛宴吸引了大量游客驻足。团队成员们注意到石道乡主播们正通过网络平台,向外地的观众展示赵庄村的特色产品,详细介绍产品的特点、制作工艺和营养价值。据现场工作人员介绍,电商带货突破了地域限制,为赵庄村农产品打开了更广阔的市场,提升了产品销量,为村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收益。
图3 团队成员进行问卷采访
鸵鸟园:特色养殖探索融合发展新路径
在展销中心调研的过程中,实践队员们注意到展览区内部设有鸵鸟肉、鸵鸟蛋等产品展台,在与相关负责人取得联系后,队员们被邀请前往了赵庄村鸵鸟园。园区分为种鸟区和幼鸟区,与园内种植的大片桃树形成了多元化的生态布局。
实践队员们在与鸵鸟园负责人秦大叔交流的过程中了解到,园区借助网络平台学习先进的养殖技术,不断优化鸵鸟养殖方法。例如,通过观看线上养殖教学视频,他们学会了更科学的饲料配比和疾病预防措施。在探索“互联网 + 农业”模式方面,鸵鸟园也做出了诸多尝试,如利用网络平台宣传推广鸵鸟产品,吸引了不少潜在客户。
图4 鸵鸟园负责人秦大叔为团队成员介绍鸵鸟园的养殖模式
然而,鸵鸟园的桃园产品面临着保鲜期短、运输要求高的难题,这使得通过直播带货销售桃园产品存在一定困难,限制了市场范围。针对这一问题,团队成员与鸵鸟园负责人进行了深入探讨,建议鸵鸟园探索“线下体验 + 线上推广”模式,通过举办现场采摘活动、农事体验等吸引游客,同时利用网络平台扩大品牌影响力,提高产品知名度。
赵庄村:农业与互联网融合的现状与挑战
行程最后,团队成员前往赵庄村党群服务中心,与赵庄村张支书及相关工作人员进行了进一步交流,深入了解了村里农业与互联网结合的现状。目前,赵庄村的收入主要来源于固定资产出租和农产品销售,其中芥丝和石道牛肉等特色农产品在当地小有名气。但是,由于村民文化程度和技术水平参差不齐,农业与互联网的融合面临诸多挑战。例如,部分村民对电商销售模式了解有限,缺乏开设网店、直播带货的技能;村里也缺乏大规模、系统性的线上推广模式,导致农产品的线上销售规模难以扩大。实践队员们针对这些问题与张支书展开了进一步的讨论,成员们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和建议。
图5 团队成员与赵庄村张支书交流
郑州大学践行者实践团队此次实践,清晰呈现了赵庄村在数字经济与乡村产业融合发展进程中的探索轨迹。当前,数字经济已广泛渗透乡村发展领域,赵庄村的实践极具代表性。在融合发展进程中,以电商为代表的数字技术在农产品销售、乡村旅游推广等方面成果显著,成功拓宽了市场渠道,增加了村民收入。但也面临着技术应用水平有限、专业人才短缺等问题。随着5G、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持续迭代升级,乡村产业有望实现更高效的生产、更精准的市场对接和更广泛的品牌传播。政策扶持力度的加大和社会资本的投入,将助力乡村突破发展瓶颈,构建起数字化、现代化的产业体系,为乡村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http://www.dxsbao.com/shijian/722576.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