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安徽工业大学传承与创新:家乡文化的现代演绎 南陵目连戏

来源:安徽工业大学 作者:伍兹一

非遗剧种的活态传承与创新:南陵目连戏

南陵目连戏是中国安徽省芜湖市南陵县的一种传统戏曲形式,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至今已600余年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以剧本宏大、声腔独特著称,融合了“清槌慢板”“阳腔广调”等艺术形式,并保留了方言语音和双声部演唱的传统特色。

它起源于唐代,兴盛于明清时期,是一种以佛教故事《目连救母》为核心的传统戏剧形式。

一、起源与形成

1.佛教文化的传播

南陵目连戏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唐代。当时,佛教文化在中国广泛传播,《目连救母》的故事因其弘扬孝道和因果报应的思想而广受欢迎。这一故事讲述了目连尊者为救母亲脱离地狱之苦而历经磨难的过程,深刻反映了佛教的轮回观念和孝道精神。

2. 民间艺术的融合

南陵目连戏并非单纯的宗教表演,而是融合了当地丰富的民间艺术元素。它结合了戏曲、舞蹈、杂技等多种艺术形式,逐渐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表演风格。这种融合使得南陵目连戏不仅具有宗教色彩,还充满了世俗生活的情趣。

3. 地方特色的形成

南陵目连戏在形成过程中,深受当地方言、民俗和自然环境的影响。例如,其唱腔吸收了江南地区的音乐元素,表演动作也融入了当地民众的生活习惯和审美情趣。这种地方化的特征使得南陵目连戏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

二、艺术特色

1.表演形式的多样性

南陵目连戏以其丰富的表演形式著称。它不仅包括传统的戏曲表演,还融入了舞蹈、杂技等元素。例如,在表现地狱场景时,演员会通过夸张的动作和表情来展现鬼怪的狰狞面目;而在表现天上场景时,则会通过轻盈的舞蹈动作来展现仙界的宁静与美好。

2. 独特的唱腔与音乐

南陵目连戏的唱腔优美动听,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其音乐以江南丝竹为基础,融合了佛教 chants 的元素,形成了独特的旋律风格。伴奏乐器包括二胡、笛子、锣鼓等传统乐器,有时也会加入现代乐器以丰富音乐层次。

3. 精美的服饰与道具

南陵目连戏的服饰和道具制作精良,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角色的服装根据其身份和地位的不同而有所区别,例如,目连尊者通常穿着华丽的金色长袍,鬼王则身披黑色披风。道具方面,从法器到兵器,再到各种场景所需的装饰品,都经过精心设计和制作。

三、传承

1. 明清时期的兴盛

南陵目连戏在明清时期达到了鼎盛阶段。这一时期,随着佛教文化的进一步普及和民间艺术的繁荣,南陵目连戏的演出规模不断扩大,剧目内容也更加丰富。许多地方成立了专门的戏曲班社,定期进行演出。

2. 近代的衰落与保护

近代以来,随着社会变迁和外来文化的冲击,南陵目连戏的观众逐渐减少,演出活动也趋于萎缩。然而,在政府和文化部门的努力下,南陵目连戏被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并得到了有效的保护和传承。许多老艺人积极传授技艺,年轻一代也开始学习和表演这一传统艺术形式。

、现代的创新与发展

南陵目连戏作为一种传统戏曲形式,在现代社会中面临着观众老龄化、传播受限等问题。为了适应时代变化并焕发新的生命力,近年来南陵目连戏在内容、形式、传播和教育等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和创新。

一、内容创新:传统与现代的结合

1.新编现代题材剧目

- 南陵目连戏艺术团创作了《新目连救母》,将传统故事与现代生活相结合。例如,剧中加入了现代社会中“空巢老人”“子女赡养”等现实问题,使观众更容易产生共鸣。

- 在《白蛇传》等经典剧目中融入现代情感元素,例如突出白素贞与许仙的爱情故事,弱化宗教色彩,增强戏剧的世俗性和观赏性。

2.跨界融合:戏曲与多媒体结合

- 在《目连救母》的演出中,引入了多媒体技术,通过投影和动画展现地狱、天堂等场景,增强了视觉冲击力和观众的沉浸感。

- 例如,在表现“目连尊者下地狱”时,舞台背景通过动态投影呈现出火焰、刀山剑树等画面,使观众仿佛置身于地狱之中。

3. 儿童剧改编

- 针对年轻观众群体,南陵目连戏艺术团将部分剧目改编为儿童剧。例如,《小目连历险记》通过轻松幽默的方式讲述孝道故事,吸引了众多亲子家庭的关注。

二、表演形式的现代化

1. 舞台技术升级

- 在大型演出中,南陵目连戏采用了旋转舞台、升降装置和全息投影等现代舞台技术。例如,在芜湖大剧院上演的《目连救母》中,舞台背景通过动态画面展现地狱、人间、天堂的转换,极大地提升了观演体验。

- 使用LED屏幕和灯光效果营造出丰富的视觉效果,使传统戏曲更具观赏性。

2. 服装与化妆的创新

- 在保留传统服饰特色的基础上,融入现代设计理念。例如,鬼王的服装增加了金属质感的装饰,阎罗王的冕旒采用了发光材质,增强了舞台效果。

- 化妆方面,通过使用新型化妆品和特效化妆技术,使角色形象更加生动逼真。

3. 表演方式多样化

- 将传统戏曲的程式化表演与现代舞蹈、肢体语言结合,创造出更具张力的舞台表现形式。

- 增加互动环节,例如让观众参与简单的表演动作或剧情选择,增强观众的参与感。

三、传播方式的现代化

1. 数字化传播

- 南陵目连戏艺术团与当地电视台合作,拍摄了《目连救母》的高清纪录片,并在 YouTube 和 B站等平台上线,吸引了大量年轻观众。

- 制作短视频片段,发布在抖音、快手等平台上。例如,“目连尊者下地狱”“鬼王舞剑”等精彩片段获得了数万点赞。

2.线上演出与直播

- 在新冠疫情期间,南陵目连戏艺术团通过直播平台(如抖音直播)进行线上演出,突破了地域限制,吸引了全国甚至海外观众的关注。

- 开展“云剧场”项目,观众可以通过手机或电脑在线观看高清戏曲演出。

三、教育与传承的创新

1. 戏曲进校园

- 南陵县教育局与目连戏艺术团合作,在当地中小学开展“戏曲进校园”活动。学生们不仅学习戏曲知识,还能参与简单的表演和化妆体验。

- 例如,在南陵县第一中学,学生们排练并表演了《小目连历险记》,获得了师生的一致好评。

2. 培养跨界人才

- 南陵目连戏艺术团与安徽师范大学艺术学院合作,开设了“戏曲表演与现代舞台技术”课程。学生学习传统戏曲表演的同时,也掌握灯光、音响等现代舞台技术。

- 吸引年轻导演、编剧加入创作团队,推动南陵目连戏的创新发展。

3. 国际交流与合作

- 南陵目连戏艺术团受邀参加新加坡“华族文化节”,并在当地上演《目连救母》片段。演出获得了国际观众的高度评价。

- 与日本能剧、韩国梨花洞北村的传统戏剧进行交流,吸收国际先进的艺术理念。

四、商业化运作的成功案例

1. 文创产品开发

- 南陵目连戏艺术团推出了系列文创产品,包括戏曲服饰、手办、明信片等。这些产品不仅受到本地游客的喜爱,还通过电商平台销往全国。

2. 主题演出与旅游结合

- 在南陵县的文化旅游景点中设置了南陵目连戏的常态化演出。例如,在“南陵古戏台”景区每天定时上演《目连救母》片段,吸引了大量游客。

- 推出“戏曲文化体验游”,游客可以参与戏曲化妆、表演等环节,深入了解南陵目连戏的文化内涵。

3. 企业赞助与合作

- 南陵目连戏艺术团与当地知名企业合作,开展“企业文化年会”等活动。例如,在某银行的年会上,南陵目连戏演员表演了《白蛇传》片段,获得了员工的一致好评。

- 通过企业赞助支持南陵目连戏的演出和推广活动。

六、社会影响力的提升

1. 文化品牌建设

- 南陵县政府将南陵目连戏作为地方文化品牌进行推广。例如,在“芜湖国际文化旅游节”中设立南陵目连戏专题展区,展示其历史、艺术特色和创新发展成果。

- 通过举办“南陵目连戏文化节”,吸引国内外游客和学者前来参观交流。

2. 非遗保护与传承

- 南陵目连戏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后,得到了更多的政策支持和资金投入。例如,当地政府拨款用于修复传统戏台和培养年轻演员。

- 建立“南陵目连戏传承基地”,为年轻演员提供系统化的培训和实践机会。

3. 社会公益活动

- 南陵目连戏艺术团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例如,在敬老院演出《目连救母》片段,弘扬孝道文化;在社区举办免费戏曲讲座,普及传统艺术知识。

南陵目连戏在现代发展中通过内容创新、表演形式升级、数字化传播、教育传承和商业化运作等多方面的努力,成功地将这一古老的艺术形式与现代社会的需求相结合。这些创新不仅提升了南陵目连戏的艺术价值和社会影响力,也为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未来,随着更多资源的投入和社会的关注,南陵目连戏有望在新时代继续绽放光彩。

、文化价值

1. 弘扬传统价值观

南陵目连戏通过生动的表演和感人的故事,传递了孝道、因果报应等传统价值观。这些价值观在现代社会依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有助于促进家庭和谐与社会稳定。

2. **丰富地方文化**

南陵目连戏作为地方特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丰富了当地的文化生活。它不仅为民众提供了娱乐享受,也为地方旅游业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3. **促进文化交流**

南陵目连戏在国内外的演出活动中,展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它促进了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与理解,增进了国际间的友好关系。

### 五、结语

南陵目连戏的历史渊源可以追溯到唐代佛教文化的传播时期。经过数百年的演变和发展,它不仅成为了一种独特的地方戏曲形式,更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精神价值。在未来的发展中,我们期待南陵目连戏能够在保持传统特色的同时,不断吸收现代元素,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

http://www.dxsbao.com/shijian/722649.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科技铸就期许,期许成就未来

静谧与喧嚣,古老与现代,传统与创新,在时间的长河里纵横交错。而科技,犹如一把神奇的钥匙,悄无声息地插入社会这把复杂大锁的锁孔,开启了一场前所未有的大变革。它像一阵强劲的风,…… 孙昊阳 安徽工业大学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安工大学子赴毛泽东故居:踏上长征路

为深入了解中国革命历史,增强爱国主义情怀,身为安工大学子的笔者进行了一次以“追寻红色足迹,传承革命精神”为主题的社会…

安徽工业大学学子回访高中母校,传递高校魅力

电头:大学生网报亳州1月20号电(通讯员王浩)导语:在教育的长河中,高校与高中之间的互动交流犹如一座桥梁,不仅能让高中生…

安徽工业大学宣讲团在哈多河镇中学点燃人工智能科普之火

下是一篇关于2月3日安徽工业大学宣讲团在哈多河镇中学科普人工智能的新闻稿:《安徽工业大学宣讲团在哈多河镇中学点燃人工智…

服务社区,践行担当

为积极响应学校号召,深入基层服务社会,曲阜师范大学物理工程学院“雅韵启善,仁风拂社”社会实践队于2025年寒假期间开展了…

探铜艺新境,铸时代华章

探铜艺新境,铸时代华章在文化传承与创新交织的时代洪流中,青年学子肩负着守护传统、开拓新局的双重使命。2025年2月9日,曲阜…

最新发布

大学生寒假返家乡活动
新春登山展活力,共赴蛇年新征程2025年,大年初一,阳光明媚,风和日丽,一场别开生面的新春登山活动在将军山火热举行。此次活动吸引了来自各行各业的登山爱好者踊跃参与,大家齐聚一堂,以登山的方式开启活…
以爱之名,为春运旅途增添温度
2025年1月25日,曲阜师范大学物理工程学院“情暖社区,科普启航”实践队前往济宁交运车站,积极参与“志愿暖冬情满旅途”春运志愿服务活动。实践队员们以实际行动助力春运,展现了当代大学生的责任与担当。在…
大学生寒假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
新春登山展活力,共赴蛇年新征程2025年,大年初一,阳光明媚,风和日丽,一场别开生面的新春登山活动在将军山火热举行。此次活动吸引了来自各行各业的登山爱好者踊跃参与,大家齐聚一堂,以登山的方式开启活…
传承文化遗珠,点亮青春之光
在时代浪潮中,传统文化是我们民族的根脉与灵魂,而新时代青年是传承的主力军。曲阜师范大学物理工程学院“乡村振兴走基层,砥砺奋进谱新篇”实践队于2月6日在山东省济宁市曲阜市鲁城街道参与了重拾散落在岁…
在全椒中学对安徽工业大学的宣传
全椒中学里的安工大之声:谢黄节的宣传之旅在教育交流与高校生源拓展的重要进程中,近期,安徽工业大学的谢黄节同学以出色的表现,在全椒中学完成了一场极具影响力的招生宣传活动。此次活动不仅为全椒中学的…
安徽工业大学开展活动助力宿松传统文化在大学生中绽放光彩
1月18日,安徽工业大学组织了一场别开生面的传统文化宣传活动,旨在向广大在校大学生推广宿松地区丰富多样的传统文化,让更多年轻学子了解并爱上这一独特文化宝藏。此次活动于1月18日在宿松举行,吸引了众多学…
安徽工业大学走进安徽省来安中学开展招生宣传活动
安徽工业大学走进安徽省来安中学开展招生宣传活动近日,安徽工业大学的“我把工大带回家”活动在安徽省来安中学开展。此次活动旨在通过返校学子的宣讲,加强母校与大学之间的交流,激发高中学子的学习动力与…
安徽工业大学红色文化队:缅怀先烈,传承红色精神 ——濮塘革命烈士陵园寒假社会实践纪实
安徽工业大学红色文化队:缅怀先烈,传承红色精神——濮塘革命烈士陵园寒假社会实践纪实在中华民族波澜壮阔的革命历史长河中,无数革命先烈为了国家的独立、民族的尊严和人民的幸福,抛头颅、洒热血,用生命…
弘扬水浒文化,走进水浒好汉城
水浒文化作为中国古典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忠义精神、侠义风骨和市井文化的独特魅力。为了深入了解水浒文化的历史价值与现实意义,我作为一名社会实践队员,随队前往水浒好汉城,开展了一次别开生面的…
濮塘缅怀先烈,传承红色精神 ——安徽工业大学红色文化队濮塘革命烈士陵园寒假社会实践
濮塘缅怀先烈,传承红色精神——安徽工业大学红色文化队濮塘革命烈士陵园寒假社会实践在2025年寒假的暖阳中,安徽工业大学的校园里涌动着一股追寻红色记忆、传承革命精神的热潮。1月8日,安徽工业大学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