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自动化学院开展“公益在我心,环保靠大家”寒假返乡社会实践公益活动

来源:江苏科技大学自动化学院 作者:陈海龙

中国青年网信阳2月9日电(通讯员 陈海龙) 2025年1月15日至1月21日前后,江苏科技大学深蓝学院开展的大学生返乡实践月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

寒假期间,大学生组成的公益先锋队积极投身环保事业,开展为期一周的鸟类保护公益活动。此次活动的主要目标是通过参与环境勘察、鸟类栖息地保护和生态教育宣传等多项工作,进一步提升公众的环保意识,特别是对鸟类保护的关注。

团队成员们深入自然保护区,了解鸟类的栖息环境及其面临的威胁,亲身参与环境改善与保护任务,为保护鸟类和维持生态平衡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这次公益活动,不仅提升了大学生们的社会责任感和环保意识,更让大家深刻认识到保护自然生态系统的重要性,为家乡乃至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贡献了力量。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自然环境的不断变化,许多珍稀鸟类的栖息地面临着日益严峻的威胁。鹭鸶,作为一种优美且在生态系统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的鸟类,正面临栖息地破坏、非法捕捉等一系列问题。为了保护这一珍贵物种,越来越多的环保组织和公益团队加入了鹭鸶保护的行列。

河南省董寨国家自然保护区是一个位于河南省周口市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主要致力于湿地生态环境的保护以及野生动植物的栖息和繁衍。该保护区以湿地为基础,拥有丰富的生态资源,尤其在鸟类保护方面具有重要意义,特别是对鹭鸶等水鸟的栖息和繁殖提供了重要的生存空间。董寨自然保护区地处黄河下游湿地,面积约为17万亩,保护区内有广阔的沼泽、湿地、水域以及稻田等多种生态系统。这里水草丰美,湿地条件适合水鸟栖息和繁殖,因此成为了众多珍稀水鸟的重要栖息地,其中鹭鸶是常见的代表性鸟类之一。

董寨的湿地生态系统还为多种鸟类提供了丰富的食物来源,水生植物、昆虫、鱼类等构成了丰富的食物链,这使得鹭鸶能够在这里安稳栖息和繁殖。

为了确保活动的顺利进行,团队成员们提前进行了充分的准备。首先,成员们在活动前参与了鸟类保护专家的培训课程,学习了鹭鸶的基本知识、保护法律法规以及环境保护的基础理论。培训内容包括鹭鸶的栖息习性、繁殖行为以及它们所面临的主要威胁等。通过理论学习,队员们不仅掌握了相关知识,还增强了参与保护活动的信心和能力。

董寨的湿地生态系统还为多种鸟类提供了丰富的食物来源,水生植物、昆虫、鱼类等构成了丰富的食物链,这使得鹭鸶能够在这里安稳栖息和繁殖。

为了确保活动的顺利进行,团队成员们提前进行了充分的准备。首先,成员们在活动前参与了鸟类保护专家的培训课程,学习了鹭鸶的基本知识、保护法律法规以及环境保护的基础理论。培训内容包括鹭鸶的栖息习性、繁殖行为以及它们所面临的主要威胁等。通过理论学习,队员们不仅掌握了相关知识,还增强了参与保护活动的信心和能力。

团队成员们与鹭鸶保护基地的工作人员进行了对接,了解了基地的工作现状与需求。在了解了鹭鸶栖息地的生态环境后,团队决定结合自己的优势,围绕环境勘察、数据收集、宣传教育等多个方面开展公益活动。

在鹭鸶保护基地的支持下,团队成员们开始了为期一周的生态环境勘察与监测工作。活动的首要任务是巡查鹭鸶栖息地的环境状况,了解栖息地是否遭到破坏或污染。通过与保护基地工作人员的合作,团队成员们一起对鹭鸶栖息的湿地和水域进行了详细的勘察。队员们不仅观察并记录了鹭鸶的数量、种类和分布,还注意到湿地环境的一些潜在问题,如水质污染和垃圾堆积等。

通过这些工作,团队成员们积累了大量关于鹭鸶栖息地的第一手数据,为今后的保护措施提供了科学依据。

除了环境勘察,团队还参与了栖息地的清理工作。队员们带着工具,清理了栖息地周围的垃圾和杂草,并且对污染水源进行了简单的处理。通过这种“从我做起”的环保行动,大家不仅改善了鹭鸶的生存环境,也提升了自己对环保工作的责任感。

为了让更多的家庭参与到鸟类保护中,团队还特别组织了亲子互动活动。活动中,家长和孩子们一起前往鹭鸶栖息地,参与观察、拍摄和记录鹭鸶的活动。通过亲身参与,家长们不仅加深了对鸟类保护的认识,还与孩子一起感受了大自然的魅力。这种寓教于乐的方式让参与者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培养了环保意识,并为今后的生态保护事业注入了新鲜的力量。

经过一周的努力,团队在鹭鸶保护基地的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果。首先,通过勘察和数据收集,团队成员们为鹭鸶栖息地的环境改善提供了宝贵的信息。其次,在环保宣传方面,活动成功吸引了大量居民的参与,提高了大家的环保意识。通过与当地居民的互动交流,团队发现大部分居民对鹭鸶的保护有了更深的理解,许多人表示愿意参与到未来的环保行动中来。

未来,团队将继续与鹭鸶保护基地保持紧密合作,组织更多的公益活动,扩大环保宣传的范围,让更多人了解和关注鹭鸶及其他珍稀鸟类的保护工作。团队还计划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系列公益活动,借助互联网平台,号召更多大学生和社会各界人士共同参与到生态保护事业中来。

http://www.dxsbao.com/shijian/722708.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安徽工大学生测控文化实践调研活动

中国青年网寿县2月7日电(通讯员申广乐)为了深入了解楚文化,增强历史文化认知,并探索其在现代社会中的传承与发展,电气学院电亮青春实践队队员于2月7日参观了位于安徽省淮南市寿县的安…… 申广乐 安徽工业大学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学子践行“寻古城文脉,筑青春梦想”寿县文化社会实践之旅

在这个充满活力的夏季,安徽工业大学的一名学生踏上了探寻寿县文化之旅,旨在通过实地考察与实践,为寿县文化的保护与传承贡献青春力量。为期十天的社会实践活动,不仅是一次对寿县深厚…… 申广乐 安徽工业大学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曲园学子深入乡村,共话振兴

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2月7日,曲阜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安徽工大学生测控文化实践调研活动

中国青年网寿县2月7日电(通讯员申广乐)为了深入了解楚文化,增强历史文化认知,并探索其在现代社会中的传承与发展,电气学…

曲园学子进社区:共治社区环境,共建文明家园

为进一步做好社区环境卫生工作,创造干净、整洁的居住环境。2025年1月25日,曲阜师范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银路铜行”实践队前…

曲园学子入社区:关爱零距离,温暖老人心

为进一步弘扬中华民族尊老、爱老、助老的传统美德,积极倡导“爱老、敬老、助老”的良好风气,让社区内独居、孤寡老人感受到…

法润乡村沃土,开出和谐之花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的法治教育的重要性,要求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时代浪潮下,法治建设成为国家…

最新发布

小小河流,尽汇大海 ——“河山映海阔,福路涌新潮”返母校宣讲实践团线上宣讲河海大学
小小河流,尽汇大海——“河山映海阔,福路涌新潮”返母校宣讲实践团线上宣讲河海大学继会议和调查问卷后,线上宣讲的到来将返校实践团建进一步推向成功。2025年2月11日下午6点,“河山映海阔,福路涌新潮”返…
【管理学院寒假社会实践】凤舞珐琅间,幻彩映流年
(通讯员:董春成)在人类文明的长河中,珐琅工艺宛如一颗璀璨的明珠,散发着独特的魅力。它历史悠久,跨越千年的时光,从古老的岁月中走来,以其细腻的色彩、精美的质感和精湛绝伦的技艺,承载着深厚的文化…
爱心暖夕阳,城东医院行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怀揣着对长辈的敬重与关爱,曲阜师范大学青春助力文明行志愿服务队来到了城东医院,开启了一场意义非凡的社会实践之旅。刚踏入医院,安静的走廊弥漫着淡淡的消毒水味。我们先来到活动…
千古名胶:传承千年智慧,守护生命之美
在中华文明的璀璨星河中,阿胶制作技艺犹如一颗明珠,闪耀着智慧的光芒。这项传承千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是一项技艺的传承,更是中华民族对生命智慧的深刻理解与完美诠释。从《神农本草经》到《本草纲目…
青春护梦,爱溢山区——“12355”公益活动温暖启航
“12355青春自护平安青春”暨“益起圆梦关爱山区困境青少年”的公益活动中来。此次活动旨在通过大学生的参与,为山区困境青少年送去温暖与希望,同时增强青少年的自我保护意识,共筑平安青春。活动由江西省宜…
文学院育澜实践队第四次会议顺利召开
为了更有效地提升队员发放问卷时的规范性、及时地公布后续工作安排,文学院2025寒调育澜实践队第四次会议于2025年1月6日7点,在科技大楼9102教室召开。本次会议由育澜实践队的负责人魏意华主持,全体队员共同参与…
盐城非遗探寻之旅:传承文化,担当使命
2025年1月,我作为曲阜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非遗探查实践队的一员,参与了盐城市非遗文化考察活动。这次实践,让我对盐城非遗文化有了深刻认知,也收获了诸多感悟。踏入中国海盐博物馆,我仿佛穿越时空,见…
东阿阿胶实践深度总结:传统智慧与现代视角
东阿阿胶作为中国传统中医药文化的瑰宝,拥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随着现代社会对健康养生的需求日益增长,东阿阿胶不仅在国内市场占据重要地位,也逐渐走向国际市场。为了更好地了解东阿阿胶的生产…
非遗赋能:乡村振兴的复兴密码
在国家大力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政策背景下,文化振兴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一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展被赋予了新的使命。为进一步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于乡村振兴的重要作用,曲阜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
曲园学子寒假社会实践:助力社区治理,大学生点亮基层服务新篇章
近日,为更好地促进社会发展,提升社区服务质量,团省委启动了“百万大学生进社区”社会实践活动,旨在通过大学生的积极参与,推动社区治理、法治普及、文体活动等多方面的提升。活动不仅鼓励大学生在实践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