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挖掘日照市独特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促进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的活态传承与创新发展,2025年2月9日,曲阜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非遗探查实践队走进了日照市东港区后村镇这个被誉为“非遗文化之乡”的地方,通过实地考察、访谈记录与亲身体验,深入探索非遗文化的独特魅力及其在现代社会的传承与发展路径。
非遗之光,闪耀后村古镇
实践队的第一站是后村镇的非遗文化展示中心,这里汇聚了后村镇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一进入展示大厅,队员们就被一幅幅精美的渔民画所吸引。这些画作以独特的艺术手法,展现了后村镇渔民们的生活场景和海洋文化,从捕鱼的艰辛到收获的喜悦,每一幅作品都蕴含着渔民对大海的敬畏与热爱。队员们在与渔民画传承人李老师的交流中了解到,渔民画的创作灵感来源于渔民们的日常生活,它不仅是艺术的表达,更是渔民文化的重要载体。
图为后村镇非遗文化展示中心的纪念品。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张硕 供图
在展示中心的另一侧,贝雕、面塑、茶艺等非遗项目逐一呈现,它们各具特色,无一不展现着后村镇非遗文化的多样性和独特性。实践队员们在贝雕传承人王老师的指导下,亲手尝试制作贝雕作品。王老师一边演示一边讲解,她巧妙地利用贝壳的形状和颜色,通过雕刻和拼贴,创作出一幅幅精美的贝雕艺术品。队员们在动手实践中,深刻感受到了贝雕艺术的魅力与匠人的智慧。
亲身体验,共绘非遗新篇
为了让实践队员们更深入地了解非遗文化,后村镇特地为实践队安排了非遗技艺体验活动。在茶艺体验馆,队员们跟随茶艺传承人张师傅学习茶道礼仪和泡茶技巧。张师傅详细介绍了茶叶的种类、泡茶的步骤以及茶道文化的内涵。队员们在张师傅的指导下,亲手泡制了一壶壶清香四溢的茶汤,他们细细品味着茶汤的韵味,感受着茶道文化的博大精深。
此外,队员们还体验了面塑和剪纸等非遗技艺。在面塑工坊,他们跟随面塑传承人赵老师学习制作各种面塑作品。从揉面、塑形到上色,每一步都需要细心和耐心。队员们通过自己的努力,创作出了一个个生动可爱的面塑作品。在剪纸工坊,他们则在剪纸传承人刘老师的指导下,学习剪纸的基本技法和创意构思,创作出了一幅幅寓意吉祥的剪纸作品。
图为游客在非遗文化展示中心的体验活动。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张硕 供图
文化寻根,共话非遗未来
在调研的尾声,实践队员们与多位非遗传承人进行了深入的座谈交流。座谈会上,传承人们纷纷表达了自己对非遗文化传承的热爱与执着,也分享了在传承过程中遇到的挑战与困惑。他们希望政府和社会各界能给予更多的关注和支持,共同推动非遗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实践队员们也积极发言,他们表示通过此次实践活动,深刻认识到了非遗文化的重要性和独特价值。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他们愿意承担起保护和传承非遗文化的责任,为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此次社会实践活动不仅让实践队员们深刻领略了后村镇非遗文化的魅力与底蕴,也为非遗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未来,曲阜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非遗探寻实践队将继续关注非遗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工作,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贡献青春力量。同时,他们也希望通过此次活动能够唤起更多人关注非遗文化,共同守护这份珍贵的民族瑰宝。
图为曲阜师范大学非遗探查实践队合照。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巩芯如 供图
http://www.dxsbao.com/shijian/722848.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