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看济南鼓子秧歌,传千年不息精神

来源:曲阜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 作者:张欣凌

在文化传承与发展的宏大命题下,民间艺术始终占据着独特而关键的位置。它们是民族记忆的鲜活载体,是历史长河中民众智慧与情感的结晶。2025年新春,我有幸参与济南鼓子秧歌的观赏实践,这次经历让我深刻领略到这一古老民间艺术的独特魅力,更让我对其背后传承千年的精神力量有了全新且深入的理解。

济南鼓子秧歌作为山东三大秧歌之一,荣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称号,拥有着源远流长的历史。追溯其起源,与古代祭祀活动紧密相连。在远古时期,人们通过舞蹈向天地神灵祈福,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人畜兴旺。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祭祀舞蹈逐渐融入了当地民众的日常生活,不断吸收和融合不同时期的文化元素,历经岁月的打磨与沉淀,最终演变成如今我们所看到的鼓子秧歌。它不仅是一种艺术形式,更是一部生动的历史文化教科书,承载着济南地区数千年的风土人情、民间信仰和社会变迁。

鼓子秧歌的舞蹈动作丰富多样,刚劲有力又不失灵动飘逸。男性舞者多以大幅度的跳跃、转身、跺脚等动作展现阳刚之美,他们手中的鼓槌挥舞有力,每一次击鼓都伴随着低沉而震撼的鼓声,仿佛在诉说着历史的沧桑与厚重。女性舞者则以轻盈的步伐、柔美的姿态和灵动的花伞舞动,为整个表演增添了一抹温婉与秀丽。她们的笑容灿烂如花,眼神中流露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传统文化的自豪。在舞蹈过程中,舞者们还通过各种复杂的队形变换,如“二龙吐须”“八卦阵”“四门斗”等,展现出高度的默契和团队协作精神。这些队形不仅具有美学价值,更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寓意,体现了中华民族对天地自然、阴阳五行等哲学观念的独特理解。

图为鼓子秧歌表演

在整个观赏过程中,我被鼓子秧歌所蕴含的深厚文化内涵和强大精神力量深深打动。这种精神力量首先体现在团结协作上。鼓子秧歌的表演需要众多舞者密切配合,每一个动作、每一次节奏变化、每一次队形转换,都要求舞者们心领神会、协调一致。在这个过程中,个人的力量微不足道,只有全体舞者齐心协力,才能呈现出一场精彩绝伦的表演。这种团结协作的精神,是鼓子秧歌得以传承千年的重要保障,也是中华民族在漫长历史发展过程中战胜各种困难和挑战的力量源泉。无论是在古代抵御外敌入侵、建设家园,还是在现代社会应对各种自然灾害和全球性问题,中华民族始终凭借着团结协作的精神,凝聚起强大的力量,不断攻坚克难,砥砺前行。

传承与创新精神同样贯穿于鼓子秧歌的发展历程。数千年来,鼓子秧歌之所以能够历久弥新,正是因为历代传承者们在坚守传统的基础上,不断吸收新的文化元素,对其进行创新和发展。他们将时代的变迁、社会的进步以及民众的生活情感融入到舞蹈之中,使其始终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在当今时代,面对全球化和现代化的冲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面临着严峻的挑战。鼓子秧歌的传承与创新实践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启示。我们既要尊重和保护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和独特魅力,又要积极适应时代发展的需求,勇于创新,将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现代生活相结合,让古老的文化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坚韧不拔的精神也是鼓子秧歌所传递的重要价值观念。在历史的长河中,鼓子秧歌经历了无数次的兴衰起伏,无论是战争、自然灾害还是社会变革,都未能使其消亡。相反,它在逆境中顽强生长,不断传承和发展。这种坚韧不拔的精神,是中华民族面对困难不屈不挠、勇往直前的精神写照。在当今社会,我们同样会面临各种困难和挫折,从个人生活中的困境到社会发展中的难题,都需要我们具备坚韧不拔的精神,坚定信念,永不放弃,努力克服困难,实现个人价值和社会进步。

这次观赏济南鼓子秧歌的实践活动,对我来说是一次深刻的文化洗礼和精神升华。它让我更加深入地了解了民间艺术的独特魅力和文化价值,也让我对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有了更强烈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同时,我也深刻认识到,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肩负着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使命。

图为鼓子秧歌雕塑

在今后的生活中,我将积极投身于鼓子秧歌等民间艺术的传播与推广工作。我会通过各种渠道,如社交媒体、文化讲座、艺术展览等,向更多的人介绍鼓子秧歌的历史渊源、艺术特色和文化内涵,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喜爱这一古老的民间艺术。我还将积极参与鼓子秧歌的传承实践活动,学习和掌握鼓子秧歌的基本技巧和表演形式,与其他爱好者一起,为鼓子秧歌的传承和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济南鼓子秧歌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它所蕴含的千年不息的精神力量,将激励着我们在新时代不断奋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拼搏。让我们携手共进,共同传承和弘扬这一优秀的民间艺术,让鼓子秧歌的旋律在中华大地永远奏响,让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在历史的长河中代代相传,绽放出更加绚丽多彩的光芒。

http://www.dxsbao.com/shijian/722852.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行知故里四城联动,红色研学赓续育人华章

在追寻陶行知先生教育思想的漫漫征途中,我有幸与安徽财经大学行真知爱队的队员们携手,踏上了这场跨越多地的深度实践之旅。从虎踞龙盘的南京,到钟灵毓秀的歙县,从山环水绕的重庆,再…… 行真知爱队 安徽财经大学金融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电气学子返家乡:志愿报考宣讲

为进一步了解母校学子们对未来大学的认知,并借此机会宣传安徽工业大学的相关内容。2025年1月21日,安徽工业大学赴黄冈志愿服…

行知故里四城联动,红色研学赓续育人华章

在追寻陶行知先生教育思想的漫漫征途中,我有幸与安徽财经大学行真知爱队的队员们携手,踏上了这场跨越多地的深度实践之旅。…

福建农林大学学子“遗路生花”行动:体悟闽人智慧,传承非遗民俗文化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025年2月,福建农林大学“遗路生花”社会实践队以“体悟闽人…

电气学子返家乡:传承革命文化,共筑精神家园

传承革命文化,共筑精神家园革命文化,作为中华民族在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斗争中的伟大创造,是中华文化不可或缺的璀璨篇…

安徽大学生赴六安,传承霍山文化

近日,安徽工业大学电气学院学生赴六安市霍山县开展“传承霍山文化,助力乡村振兴”社会实践活动。大学生们深入基层,通过实…

最新发布

微豪藏韵 内画风华·寒假社会实践 传承文化瑰宝 谱内画发展新篇——河北工业大学画梦成真队探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和国家发展要求,河北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画梦成真队积极响应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号召,聚焦衡水内画的传承与发展,深入河北省衡水市桃城区衡水内画艺术博物馆,开展“微豪藏艺韵——文化…
非遗商河鼓子秧歌:奏响乡村振兴新乐章
在乡村振兴战略全面推进的时代浪潮下,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推动乡村发展的独特力量。商河鼓子秧歌作为山东商河地区极具代表性的非遗项目,承载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为乡村振兴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活力。通过参…
“胶”连古今,意气“葑”发
青岛农大巴瑟斯“胶”连古今,意气“葑”发农业作为中华民族的“根”,而且民以食为天,发展农业,致富老百姓我们一直行走在路上。2025年2月5日青岛农业大学巴瑟斯学院探寻大白菜实践团走近青岛九龙山农产品专…
观商河鼓子秧歌,探乡村文化振兴路
“社火喧天映碧穹,秧歌曼舞韵无穷。”在文化探寻与社会实践的旅程中,商河鼓子秧歌以其独特魅力,成为乡村文化振兴的生动注脚。此次社会实践,我们深入商河,围绕鼓子秧歌展开调研,试图探寻民俗文化在新时…
青岛农业大学巴瑟斯学院“玉白菜,裕乡财”赴青岛胶州实践服务团:“青春先锋”投身乡村,
青岛农业大学巴瑟斯学院“玉白菜,裕乡财”赴青岛胶州实践服务团:“青春先锋”投身乡村,产业振兴赋能乡村振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产业兴旺,是解决农村一切问题的前提”,只有产业兴旺了,农民才能有好的…
胶东非遗馆实践:触摸历史温度,守护文化火种
在历史的长河中,非物质文化遗产宛如熠熠生辉的明珠,承载着一个地区、一个民族的灵魂与记忆。怀着对传统文化的敬仰与好奇,我踏入了胶东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开启了一场跨越时空的文化之旅,这次实践经历…
胶东非遗文化博物馆之旅:唤醒文化自信的力量
在胶东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的实践过程中,我深刻感受到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和独特魅力。这座博物馆不仅是一个展示非遗文化的场所,更是一个传承与创新的文化空间。通过这次实践,我对胶东非遗文化有了更深刻…
探寻非遗之魂,共续文化血脉
为进一步挖掘日照市独特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促进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的活态传承与创新发展,2025年2月9日,曲阜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非遗探查实践队走进了日照市东港区后村镇这个被誉为“非遗文化之乡”的地方,…
山西师大绿色先锋队衡水实践:爱绿护绿,共筑生态未来
近日,山西师范大学绿色先锋队趁着寒假的契机,深入河北省衡水市桃城区,开展了一场意义非凡的爱绿护绿科普实践活动。绿色植物作为生态系统的关键一环,对维持生态平衡、改善环境质量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本…
坚持安全为先,共建健康中国——基于“健康中国背景下食品安全理念融入健康教育的新路径探
坚持安全为先,共建健康中国——基于健康中国背景下食品安全理念融入健康教育的新路径探究□龚佳燚(文学院2306班)在当今社会,随着国家发展速度越来越快,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和健康意识的不断增强,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