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7日,曲阜师范大学“新卷旧情,智绘故园”实践队社会实践团队在山东省泰安市开展了社区服务,实践队员利用寒假时间向社区的老年居民们开展公益课堂,教授一些基础的手机使用知识。旨在让老年人在信息化时代生活更加方便快捷,切实解决社区老年人“用机难”问题,增强手机操作能力。
社区智慧助老:智能手机班搭建银发生活新桥梁
在山东省泰安市某社区活动室里,一场别开生面的老年人手机班活动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在这里,智能手机不再是年轻人专属的专属,而是成为了连接老年人与现代社会的一座桥梁。活动一开始,实践队员深入浅出地向老人们讲解智能手机的基础操作。从最基础的如何连接无线网络,到如何添加好友、扫描支付码、在线交电费等实用功能,每一个环节都讲解得细致入微。他每讲一个步骤,都会耐心地停下来,询问老人们是否有不懂的地方,并鼓励他们亲手操作。72岁的张奶奶是这次手机班的一员。她之前对智能手机总是敬而远之,觉得太复杂、太难学。但在实践队员们的耐心指导下,张奶奶逐渐找到了操作智能手机的窍门。当她第一次成功通过扫描支付码购买了一件心仪的商品时,脸上露出了高兴的笑容。“原来智能手机这么方便!” 而对于实操中有困难的老人,实践队员们更是倾注了大量的心血。队员们一对一地进行指导,手把手教他们操作,直到每一位老人都能切实学会为止。这种细致入微的服务,让老人们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温暖和关怀。课后,小李还特意为老人们普及了关于电信诈骗的预防和规避知识。他结合真实的案例,向老人们揭示了网络诈骗的种种手段,并教会了他们如何识别并防范这些诈骗行为。这让老人们在享受科技进步带来的便利的同时,也能有效地规避网络诈骗带来的风险。
图为实践队员调查老年居民的手机使用情况。
筑牢网络安全防线,安心享数字生活
实践队员们不仅在智能手机学习班上悉心指导老年人掌握手机的基本操作,还特别增设了防骗教育环节,以确保老年人在享受数字生活便利的同时,能够增强自我保护能力,远离上当受骗的风险。在这一环节,实践队员们首先通过生动的案例分析,向老年人们揭示了常见的网络诈骗手段,如假冒公检法人员、冒充亲友求助、虚假中奖信息等,帮助他们识别这些诈骗行为的特征,提高警惕性。为了让教育内容更加贴近实际,队员们还准备了模拟诈骗电话的情景剧,让老年人在角色扮演中亲身体验如何冷静应对,学会挂断可疑电话并及时与家人或社区工作人员沟通确认。此外,针对老年人容易轻信网络谣言的问题,实践队员们专门设计了一系列辨识网络信息的技巧讲解。他们教导老年人如何辨别信息来源的可靠性,强调不轻信未经证实的信息,尤其是涉及健康、财务等敏感话题时,更应保持理性思考,通过官方渠道核实信息真伪。为了进一步巩固防骗知识,实践队员们还发放了防骗手册和宣传资料,上面详细列出了常见的诈骗类型、防范措施以及紧急求助联系方式,方便老年人在日常生活中随时查阅,自我提醒。通过这些具体而细致的活动安排,为老年人筑起了一道坚实的网络安全防线,让他们在享受数字时代便利的同时,能够更加安心、自信地融入这个快速变化的世界。
图为实践队员教老年人使用手机。
图为实践队员在街上采访调查。
跨越数字鸿沟,助力老年人拥抱智慧生活
在快速发展的科技时代,智能手机已成为连接世界的重要工具。对于那些习惯了传统生活方式的老年人来说,智能手机的操作无疑是一个全新的挑战。而在这场智慧助老的活动中,体现了科技与人性的温暖交融。这场活动不仅让老年人们掌握了智能手机的使用技巧,更让他们感受到了科技带来的便利与乐趣;不仅解决了老年人“不会用、不敢用、不想用、不能用”智能手机的问题,更为他们提供了一个人际沟通交流的渠道。智能手机不再是他们的“数字鸿沟”,而是成为了他们享受智慧生活、拥抱美好未来的得力助手。通过智能手机,老年人们可以更加便捷地与家人朋友保持联系,获取各种信息,丰富自己的晚年生活。此次智慧助老活动的成功举办,不仅彰显了社会对老年人的关爱与尊重,更为推动促进老年人融入现代社会做出了努力。
http://www.dxsbao.com/shijian/722878.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