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归巢践初心,反哺家乡绽芳华——记淮北师范大学大学生返家乡实践活动 “时代呼唤担当,民族振兴是青年的责任。”在这个骄阳似火的暑期,一群满怀热忱淮北师范大学的学子背上行囊,告别校园的青葱岁月,踏上了返乡之路。他们带着知识与梦想,投身家乡的热土,参与了一场意义非凡的返家乡实践活动,用青春的笔触书写着与家乡共奋进的动人篇章。在这里,他们协助组织老年人活动,为桑榆晚景添彩;倾力投入家乡文化宣传,让乡土文化重焕生机。他们的身影穿梭于街巷闾里,成为家乡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奏响了一曲动人的青春之歌。 情暖桑榆,绘就最美“夕阳红” 初到家乡的社区服务中心,实践团队成员们便被委以重任——协助组织老年人活动。面对这项充满温情却也颇具挑战的任务,同学们迅速调整状态,开启了一场与爷爷奶奶们的暖心互动之旅。 为筹备一场趣味运动会,团队成员们可谓煞费苦心。从项目设计到场地布置,每一个环节都凝聚着他们的心血。考虑到老年人的身体状况,他们摒弃了过于激烈的竞技项目,精心挑选了如“简易保龄球”“套圈夺宝”“慢步接力赛”等既有趣味又相对温和的运动。同学发挥自己的体育特长,耐心地向老人们讲解每个项目的规则,还亲自示范动作。在示范“简易保龄球”时,他轻轻推动手中的皮球,幽默地说:“爷爷奶奶们,咱就像这样,慢悠悠地把球滚出去,撞倒那些瓶子就行,就当是给它们‘挠痒痒’啦!”逗得老人们哈哈大笑,原本对新事物的些许拘谨瞬间消散。 运动会当天,现场气氛热烈非凡。老人们个个精神抖擞,踊跃参与。在“套圈夺宝”区域,一位同学扶着一位视力不太好的老奶奶,轻声说道:“奶奶,您别着急,看准了再扔,咱不图快,就图个开心。”只见老奶奶手微微颤抖着抛出手中的圈,在套中一个小摆件后,脸上绽放出孩子般纯真的笑容,激动地拉着他的手说:“乖孩子,多亏了你,我好久没这么高兴过了!”而在另一边的“慢步接力赛”中,队员们两两一组,陪着老人稳步前行,嘴里喊着:“爷爷奶奶,加油,慢慢来!”加油声、欢笑声交织在一起,奏响了一曲和谐的乐章。这场运动会不仅锻炼了老人们的身体,更让他们感受到了久违的活力与关爱。 通过这一系列活动,同学们与老人们建立了深厚的情谊。每次活动结束,老人们总是拉着同学们的手,不舍得他们离开,嘴里念叨着:“你们这些孩子真好,就像我们的亲孙子、亲孙女一样,盼着你们下次再来。”而同学们也在与老人们的相处中,收获了成长与感动,更加懂得了关爱与责任的重量。 文化寻根,点亮家乡记忆之光 家乡,那片生养自己的土地,承载着数不尽的历史与文化宝藏。实践团队深知,文化是家乡的灵魂,传承与宣传家乡文化,是他们义不容辞的责任。于是,他们深入挖掘家乡的民俗风情、历史遗迹,开启了一场精彩纷呈的文化宣传之旅。 为了编撰一本详尽的家乡文化宣传手册,同学们组成多个调研小组,奔赴家乡的各个角落。他们走访了村里的老艺人、民俗专家,听他们讲述那些口口相传的古老故事。在偏远的山村里,有同学找到了一位年逾古稀的民间剪纸艺人,老人虽双手布满老茧,却能在纸上剪出灵动的花鸟鱼虫。这位同学虚心求教,一坐就是一整天,从剪纸的基本纹样到构图技巧,都一一记录下来。他感慨地说:“这些剪纸里藏着先辈们的生活智慧和美好祈愿,我们决不能让它失传。”另一组同学则聚焦于家乡的传统戏曲——黄梅戏,他们跟着戏班子下乡演出,帮忙搬道具、化妆,在后台与演员们深入交流。 经过数周的调研与整理,一本涵盖家乡历史沿革、民俗技艺、传统美食等丰富内容的宣传手册诞生了。手册里,精美的剪纸图片、戏曲唱段介绍、特色美食制作方法一应俱全,配以同学们饱含深情的文字描述,生动地展现了家乡文化的魅力。为了让手册走进更多人的视野,同学们走上街头、走进校园、深入社区,开展宣传活动。 在热闹的集市上,他们设立宣传摊位,向过往行人发放手册,还现场展示剪纸技艺。同学手法娴熟地剪出一幅幅喜庆的“福”字,吸引了众多赶集的乡亲们驻足观看。他一边剪,一边讲解:“这剪纸啊,是咱老祖宗留下来的宝贝,过年过节贴上,喜庆又吉祥,大家都可以学学。”在校园里,他们举办文化讲座,播放家乡戏曲视频片段,让年轻一代对家乡文化产生浓厚兴趣。一位中学生在听完讲座后兴奋地说:“原来我们家乡有这么多厉害的东西,我以后也要好好学习,把它们传承下去。”社区里,同学们组织文化分享会,邀请老人们一同回忆往昔岁月,分享家乡传统习俗背后的故事,让社区居民对家乡文化有了更深的认同感。 此外,实践团队还借助新媒体平台,为家乡文化插上腾飞的翅膀。他们创建了家乡文化公众号、抖音账号,拍摄制作短视频,记录家乡的传统节庆活动、非遗传承人的匠心技艺等。一则关于家乡庆典的视频在抖音上迅速走红,舞龙舞狮、花灯巡游等热闹场景吸引了数十万网友点赞,评论区里满是对家乡文化的赞美与向往。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宣传方式,家乡文化的知名度与影响力不断扩大,越来越多在外的游子通过这些平台了解到家乡的新变化,唤起了他们浓浓的思乡情;而家乡的年轻人也对本土文化重拾自信,纷纷加入传承与保护的行列。 与此同时,同学们也时刻注意家乡的环境,同学们发现家乡道路边地上存在很多垃圾,同学们于是决定花费一天时间来清理家乡垃圾,为家乡创造一个更美好的环境,当天,我们在家乡的各个地方清理了很多垃圾。用实际行动证明了青年对家乡的奉献。青春回响,共赴未来新征程 在这个充实而难忘的寒期实践中,大学生们收获的不仅仅是组织活动的经验、对家乡文化更深的认知,更是一场心灵的洗礼与成长的蜕变。他们从校园里理论知识的学习者,转变为家乡建设一线的实干者,用实际行动诠释了青年的担当与力量。 回首这段实践历程,同学们感慨万千。有同学说道:“以前觉得家乡就是个熟悉又普通的地方,通过这次实践,我看到了它背后深厚的文化底蕴,那些古老的技艺、动人的故事,就像一颗颗明珠,等着我们去擦拭、去传承。我找到了自己的根,也明确了未来努力的方向。”而在协助组织老年人活动中,另一位同学也深受触动:“看到爷爷奶奶们脸上的笑容,我第一次真切地感受到自己小小的付出能带来这么大的快乐。关爱老人不是一句空话,我们每一个举动都可能成为他们生活中的一抹亮色。” 家乡的这片土地,同样因这群青年学子的归来而焕发出新的活力。社区工作人员对他们的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这些大学生带来了新观念、新方法,让我们社区的老年活动丰富多彩起来,文化宣传也有声有色。他们就像一阵春风,吹进了大家的心里,希望以后能常看到他们的身影。”老人们更是对同学们念念不忘,时常向社区打听他们什么时候再来。 展望未来,实践团队的同学们纷纷表示,这次返家乡实践只是一个起点。他们将带着这份对家乡的热爱与责任,回到校园后更加刻苦学习专业知识,提升自己的能力素养。无论是在未来的学术研究中挖掘家乡文化的更深内涵,还是在职业选择上倾向于为家乡发展助力,他们都已在心底种下了一颗种子。他们期待着毕业后再次归来,以更成熟的姿态投身家乡建设,在乡村振兴的大舞台上继续发光发热,让家乡的明天更加美好,用青春续写与家乡的不解之缘,向着充满希望的未来大步迈进。 随着新学期的钟声敲响,这群怀揣梦想的青年踏上了归校之路,但他们在家乡留下的足迹将永远熠熠生辉,激励着更多学子投身家乡建设的伟大事业,成为家乡发展源源不断的青春动力。
http://www.dxsbao.com/shijian/722882.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