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阜师范大学“新卷旧情,智绘故园”社会实践团队在开展了“保护母亲河,共绘生态梦”主题社会实践,实践团队走访黄河岸边及周围村庄的情况,旨在通过实践调查,明确黄河下游生态现状,呼吁人们保护母亲河生态环境。
黄河岸边:生态与人文的交汇
清晨,实践队的队员们早早出发前往黄河岸边。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但近年来随着人类活动的增加,黄河的生态环境面临着严峻的挑战。许多河道垃圾不仅破坏了黄河的自然景观,还对河流生态系统造成了潜在的威胁。实践队员们沿着河岸一路前行,用相机和笔记本仔细记录下所见所闻。他们详细记录了垃圾的种类、数量以及分布情况,同时观察了黄河水质和沿岸植被的生长状况。在实地考察中,他们发现当地政府已经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保护黄河生态,如设置醒目的警示牌提醒游客和村民不要随意丢弃垃圾,定期组织志愿者进行垃圾清理等。然而,这些措施似乎并未完全遏制住垃圾污染现象。一些村民和游客仍然缺乏环保意识,随意丢弃垃圾的现象时有发生。为了以实际行动保护黄河生态,实践队员们戴上手套,拿起垃圾袋,沿着河岸仔细清理垃圾。尽管天气寒冷,但队员们热情高涨,他们分工合作,有的负责捡拾垃圾,有的负责分类整理,还有的负责将垃圾运送到指定的回收点。
图为实践队员们打扫河道垃圾。常文慧 供图
图为实践队员们清扫岸边垃圾。常文慧 供图
村庄走访:倾听民声,了解实情
为了更全面地了解黄河生态现状,实践队还走访了黄河岸边的几个村庄。在附近的一个小村庄里,队员们与村民们进行了深入的交流。通过交流实践队了解到,黄河生态问题的根源不仅在于自然因素,更在于人类活动的影响。工业废水、农业面源污染、生活垃圾等问题,都在不同程度上加剧了黄河生态的恶化。“现在村里有了专门的环保志愿者队伍,定期清理河岸垃圾。”一位村干部告诉实践队。他还提到,村里正在推广生态农业,减少化肥和农药的使用,以降低农业面源污染对黄河的影响。实践队的队员们还向当地村民和游客发放了环保宣传手册,普及环保知识。他们通过生动的图片和简洁的文字,向人们介绍了黄河生态的重要性,以及如何通过日常生活中的小行动来保护母亲河。“保护黄河不仅是政府的责任,也是每个人的责任。”实践队员在宣传活动中说道。
图为实践队员记录黄河生态情况。常文慧 供图
共绘生态梦:从意识到行动
实践队员们深入黄河岸边及周边村庄,通过实地走访、问卷调查、访谈交流等方式,深入了解黄河下游的生态现状,并呼吁社会共同关注和保护母亲河的生态环境。黄河岸边的这次实践活动,不仅让实践队的队员们深刻认识到黄河生态问题的严峻性,也让他们用实际行动为保护母亲河贡献了一份力量。
http://www.dxsbao.com/shijian/722897.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