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烟台1月15日电(通讯员 孙琳梦)为了近距离学习与探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曲阜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文韵聚心承自信,华脉赓续耀古今”实践队于7月16日来到了中国地质博物馆烟台馆暨烟台自然博物馆开展社会实践。中国地质博物馆烟台馆暨烟台自然博物馆是建设“文化烟台”的重要载体之一,它也成为了烟台科普教育的重要基地、地质科学的研究中心以及展示烟台形象的重要文化标志之一。实践队来到此地旨在于探索学习中感悟深厚文化底蕴,传承文化精神,增强文化自信,进一步传播弘扬优秀文化,唤起人们学习文化的热情。
图为“文韵聚心承自信,华脉赓续耀古今”实践队队员抵达中国地质博物馆烟台分馆暨烟台自然博物馆门口。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孙琳梦 供图
“文韵聚心承自信,华脉赓续耀古今”实践队抵达中国地质博物馆烟台分馆暨烟台自然博物馆。该馆建筑设计以海浪——岩石为景观元素演绎这座山海名城。在这里,饱经沧桑的岩石讲述着历史、生生不息的海浪见证了历史。古老的硅木化石,记录了远古自然环境的变迁;神秘的甲骨文记载了过去人类历史发展的痕迹。建筑中也蕴含着“海浪拍石”的造型构思,同时海浪、波纹、水珠、岩石等景观符号始终贯穿在设计中,散发出浓厚的文化气息。怀着期待的心情,我们实践队一行人走入展馆内,开启一次与文化深度交流的旅程。在这一刻,一场精彩绝伦、别开生面的文化实践之旅,如同一幅徐徐展开的绚丽画卷,正式呈现在众人眼前。
图为“文韵聚心承自信,华脉赓续耀古今”实践队队员在地球厅学习相关文化知识。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孙琳梦 供图
实践队队员们首先进入地球厅进行实践学习。在漫天星河之下,一幅地球地质的画卷徐徐展开。这里宛如一部立体的地球史书,通过丰富多样、珍贵无比的化石标本,栩栩如生、生动形象的图文资料,以及高度逼真、让人仿佛身临其境的场景复原,全方位、多角度地展示了烟台地区从一片汪洋大海逐渐演变成如今广袤陆地的漫长而又波澜壮阔的地质变迁过程。
图为“文韵聚心承自信,华脉赓续耀古今”实践队队员在生物厅参观。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孙琳梦 供图
参观完地球厅后,实践队队员移步生物厅,继续学习自然文化。一进入展厅,所有人的目光瞬间被正中央那具气势恢宏的巨大恐龙模型牢牢吸引。它高耸的骨架,每一根骨骼都仿佛在诉说着岁月的沧桑;它威严的姿态,宛如一位穿越时空的远古王者,静静伫立,向世人展示着曾经在地球上称霸一时的辉煌。在专业讲解员绘声绘色、详细入微的解说下,大家仿佛穿越了时空隧道,来到了亿万年前的恐龙时代。从身形庞大、性情凶猛的霸王龙,到小巧灵活、善于奔跑的迅猛龙;从以植物为食、温顺憨厚的梁龙,到身披尖刺、防御能力超强的剑龙,每一种恐龙的独特种类、奇特生活习性,以及它们在地球上由盛转衰、最终走向灭绝的兴衰历程,都被讲解员生动地讲述出来。讲解员的话语在人群中引发了阵阵惊叹,尤其是我们周围的孩子们,他们那一张张充满稚气的小脸上,写满了兴奋与好奇,眼睛里闪烁着如同繁星般璀璨的光芒,小嘴不停地向讲解员提出各种各样稀奇古怪却又充满童真的问题。我们实践队一行人也受益匪浅,感悟学习到了自然文化的魅力。
此次实践活动让“文韵聚心承自信,华脉赓续耀古今”实践队队员切身感悟到了文化的魅力,也为大家打开了一扇通往地质科学世界的大门。这次实践之旅不仅让我们增长了丰富的知识,开阔了广阔的视野,更在每个人的心中种下了一颗对大自然敬畏之心和探索精神的种子。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这颗种子将会在知识的滋养下,生根发芽,茁壮成长。同时,我们也相信会有越来越多的人受到这次活动的启发,走进博物馆,去感受地质文化那独特而迷人的魅力,开启属于自己的精彩知识探索之旅,去追寻大自然那无尽的奥秘与神奇,进一步传承优秀文化,加强文化自信,为建设文化强国贡献力量。
http://www.dxsbao.com/shijian/722918.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