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0日,青轨新象调研团成员马镜茹有幸采访了一位资深老铁路人。张建华,这位在铁路行业耕耘近20年的普通工作者,正是这万千铁路人中的一员。从最初的线路维修到如今的技术革新,他的职业生涯不仅见证了铁路技术的跨越式发展,也折射出中国铁路精神的传承与创新。今天,让我们走近张建华,聆听他的故事,感受铁路时光的回响与新章。
带着父辈的铁路情结与时代机遇的双重牵引,23岁的张建华踏入了铁路行业。初为线路工的他,每日在蜿蜒的钢轨间丈量青春,手持道镐调整线路高低成为他每天的日常工作。北方的严冬给这份工作刻下深刻印记——冻僵的手指要准确校准轨距误差,保障线路稳定安全运行。
时代的车轮在钢轨上加速转动。2017年参与第六次铁路大提速试验的场景,仍深深印刻在张建华的记忆里。他负责的250公里时速试验段,成为技术攻坚的前沿阵地。试验现场彻夜灯火通明,精密仪器在轨道旁列阵,全站仪的红外射线在夜幕中交错编织。为捕捉动态轮轨关系数据,团队连续多日保持高工作强度,最终取得关键性突破。
近年来,智能调度系统、新型轨道材料等新技术的应用,让张建华感受到铁路行业的快速发展。无缝线路的铺设使列车行驶更加平稳,车速更是大幅提升;机械化维修设备的引入,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也减轻了铁路人的劳动强度,更使铁路工作的团队协作模式从劳工出的单纯体力劳动向智能化劳动转变。“过去,完成项目主要靠全班人一起出体力;现在,大家需要经常参加各种培训提升技术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在工作中相互交流新技术的应用心得,共同解决遇到的问题。”张建华表示。
面对新兴交通方式的竞争,张建华指出,铁路的优势在于安全、平稳和快捷,但货运流程仍有优化空间。对于有志于加入铁路行业的年轻人,他建议要培养吃苦耐劳的精神,并注重实践经验的积累。展望未来,张建华期待铁路速度能进一步提升,同时始终将安全放在首位。他强调,人才培养应更加注重责任心,让更多优秀人才在基层发挥作用,为铁路事业的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张建华的故事,不仅是个人的职业历程,更是中国铁路发展历程的缩影。他的经历和见解,为我们理解铁路行业的过去、现在和未来提供了宝贵的视角。在中国铁路的飞速发展过程中,无数铁路人用坚守与奉献铺就了一条条通向未来的轨道。他们或许默默无闻,但他们的故事却承载着时代的重量。
2025.2.10
作者:马镜茹 杜亭仪
http://www.dxsbao.com/shijian/722929.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