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安徽学子返家乡: 聚焦古城魅力,聆听文化之音(襄阳)

来源:安徽工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 作者:习俊贤

安徽学子返家乡: 聚焦古城魅力,聆听文化之音 导语:文化犹如一颗流光溢彩的明珠,无论何时何地都不由分说地散发着璀璨的光芒,即便吉光片羽也叫人趋之若鹜,引人不住深究,令人为它着迷。它是一个地区精神的灯塔,是几辈人智慧的结晶,亦是所有缔造者、见证者的骄傲。2025年1月26日,安徽工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文韵续力团通讯员习俊贤返回家乡湖北襄阳,聆听属于家乡的文化脉搏。 襄阳,这座位于湖北省西北部的城市,宛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华夏大地之上。它不仅有着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更是一座拥有着深厚历史文化底蕴的古城。历经千年的岁月洗礼,襄阳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文化体系,涵盖了历史遗迹、美食文化、民俗风情等多个方面,散发着独特的魅力。 一、历史遗迹:岁月沉淀的文化瑰宝 襄阳有着悠久的历史,是楚文化、汉文化、三国文化的主要发源地。众多的历史遗迹见证了这座城市的辉煌过往,成为襄阳文化的重要载体。 襄阳古城墙,作为中国现存最完整的古城墙之一,犹如一条巨龙蜿蜒盘旋在汉水之畔。它始建于西汉高帝六年,历经多次修缮和扩建,现存城墙多为明代建筑。古城墙周长约 7.6 公里,平均高度为 8.5 米,上宽 5 至 15 米,下宽 15 至 25 米。城墙上设有城楼、角楼、箭楼等建筑,巍峨壮观。漫步在古城墙上,抚摸着古老的砖石,仿佛能感受到历史的沧桑与厚重。每一块砖石都诉说着往昔的故事,从三国时期的金戈铁马,到唐宋时期的繁华昌盛,再到明清时期的安稳祥和,古城墙见证了襄阳的兴衰荣辱。 古隆中,是三国时期杰出政治家、军事家诸葛亮青年时代(17 - 27 岁)隐居的地方,也是 “三顾茅庐”“隆中对” 等故事的发生地。这里山清水秀,景色宜人,有着丰富的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走进古隆中,仿佛穿越时空,回到了那个英雄辈出的三国时代。武侯祠内,供奉着诸葛亮的塑像,香烟缭绕,人们前来瞻仰这位智慧的化身。三顾堂则再现了刘备、关羽、张飞三次拜访诸葛亮的场景,让人不禁对那段求贤若渴的历史感慨万千。此外,古隆中还有草庐亭、抱膝亭、六角井等众多历史遗迹,每一处都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 二、美食文化:舌尖上的襄阳记忆 襄阳的美食文化丰富多彩,独具特色,是襄阳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里的美食不仅满足了人们的味蕾,更承载着襄阳人的情感和记忆。襄阳牛肉面,是襄阳最具代表性的美食之一,以其独特的风味闻名遐迩。它的面条劲道有嚼劲,牛肉鲜嫩多汁,汤汁浓郁香辣。清晨,走进一家牛肉面馆,来一碗热气腾腾的牛肉面,再配上一杯黄酒,开启活力满满的一天,是许多襄阳人的生活日常。襄阳牛肉面的制作工艺十分讲究,面条要手工拉制,粗细均匀;牛肉要选用上等的牛腩或牛腱子肉,经过长时间的炖煮,使其入味;汤汁则是用牛骨、香料等熬制而成,香气扑鼻。每一口面,每一口肉,每一口汤,都让人回味无穷。 三、民俗风情:传承千年的文化基因 襄阳的民俗风情丰富多彩,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 ,是襄阳文化的生动体现。这些民俗风情不仅反映了襄阳人民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也传承着千年的文化基因。襄阳花鼓戏,是湖北地方戏曲剧种之一,起源于清朝中期,流行于襄阳、随州、荆门等地。它以其独特的唱腔、表演形式和丰富的剧目,深受当地群众的喜爱。襄阳花鼓戏的唱腔优美动听,富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分为主腔、小调、彩腔三大类。表演形式则以唱、念、做、打为主,注重身段和表情的运用。其剧目内容丰富多样,既有反映民间生活的小戏,如《五女拜寿》《卖棉纱》等,也有历史题材的大戏,如《秦雪梅吊孝》《吴汉杀妻》等。襄阳花鼓戏不仅是一种艺术表演形式,更是襄阳人民表达情感、传承文化的重要方式。 襄阳,这座充满魅力的城市,以其悠久的历史、丰富的文化和独特的风情,吸引着无数人的目光。它的历史遗迹、美食文化、民俗风情等,共同构成了襄阳独特的文化特色。在新时代的发展浪潮中,襄阳正不断传承和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让这座千年古城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襄阳的文化将会更加璀璨夺目,走向更广阔的世界。

http://www.dxsbao.com/shijian/723017.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西南石油大学三下乡:追寻红色基因,争做有为青年

西南石油大学三下乡:追寻红色基因,争做有为青年电信院不怕困难赴建川博物馆暑期社会实践队于20220614-20220616赴建川博物馆参观,三位同学现场参观,另外两位同学于线上参观。一进博物馆,历…… 梁广川 西南石油大学电气信息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普法的温度与深度

“十四五”规划明确指出,要全面推进法治社会建设,加强全民法治意识。这是时代的召唤,也是法治进程中的重要一环。2025年1月…

探寻古韵,传承匠心:福建江夏学院“兴化烽火”队莆田兴化府历史文化街区

近日,一场别开生面的社会实践活动在莆田兴化府历史文化街区圆满收官。此次活动由[主办方名称]组织,吸引了众多高校学生和…

安徽工业大学学子返家乡:探寻颍上非遗,领略园林建筑瑰宝

为贯彻和落实党的二十大“加大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力度”的重要指标,发掘和传承家乡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1月14日,安徽工…

寻访红色印记,赓续百年伟业:郑州大学学生志愿者走进河南四大革命纪念馆

郑州大学的11名大学生志愿者,在指导老师龚德明指导下,队长杨子豪的带领下,以“寻访红色印记,赓续百年伟业”为主题,开展…

普法引领法治未来,点亮和谐社区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全面推进法治社会建设,增强全民法治意识。”这一战略目标深刻体现了“十四五”规划中对基层法治…

最新发布

德州扒鸡:薪火永相传,创新向未来
近年来,德州扒鸡不仅在传统市场占有一席之地,更在时代的推动下不断创新发展,实现了传统与现代的融合。2025年2月3日,“护遗之手”社会实践队亲身实践,对德州扒鸡的美食传承与创新进行深度分析。一、德州扒…
鲁豫美食文化的交流与传承
近日,曲阜师范大学“护遗之手”社会实践队奔赴河南探寻鲁豫美食文化的交融。团队成员们深入街头巷尾,探寻两地特色美食,品味美食背后的文化故事,深入探索两地美食文化的独特魅力,感受鲁豫美食文化的交融…
新乡工程学院文法学院2025年寒假“向基层报道”社会实践风采展示(四)
基层是一个国家的根基,它直接服务于广大人民群众,是连接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的重要桥梁和纽带,我们只有深入基层才能体会到人间冷暖。下面跟随我们的步伐一起去体验基层工作。中文239吕海涵吕海涵同学,在郑…
新乡工程学院文法学院2025年寒假“向基层报道”社会实践风采展示(三)
基层,是社会的基石,是连接党和人民群众的纽带。在这里,每天都上演着无数温暖人心、激励前行的画面,在基层的广阔天地中,有这样一群默默奉献的人,用自己的汗水书写着平凡而伟大的故事,现在就跟随同学们…
新乡工程学院文法学院2025年寒假“向基层报道”社会实践风采展示(二)
脚踏实地,服务社会,文法学院学生在寒假期间积极参与“向基层报道”社会实践,在为社会服务中展现青春风貌,彰显青春风采。让我们一起来看一下文法学院学子在基层实践中的感悟和收获。中文2311陈嘉璐寒假期…
安徽工业大学电气学子返家乡:探秘灵璧奇石,助力非遗传承
寒假期间,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积极弘扬家乡非遗文化,增强对家乡文化的理解和认同感,2月8日,安徽工业大学电气学院社会实践队在宿州市灵璧县奇石文化馆开展了奇石文化传承,聚焦家乡特…
桃李无言,下自成蹊
桃李无言,下自成蹊近日,河海大学源泉工程拜访恩师系列活动开展。在与恩师取得联系并确定拜访的时间地点后,2024年1月17日下午,“河山映海阔,福路涌新潮”返母校宣讲团来到福清一中,拜访曾为她们打开物理…
安工大电气学子于任丘博物馆开启“文化寻根之旅”
安工大电气学子于任丘博物馆开启“文化寻根之旅”近日,任丘博物馆迎来了一批特殊的访客——来自安徽工业大学电气专业的三名学生,他们以“文化寻根”为主题,展开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历史研学活动。这场跨越时…
安徽工业大学电气学子返家乡:文化脉络的延续与新生
任丘博物馆迎来大学生探索团,共鉴历史文化近日,三名来自安徽工业大学的大学生组成探索团,走进任丘博物馆,开启了一场深度的历史文化探索之旅。此次活动不仅丰富了大学生的课余生活,也为传承和弘扬地方文…
湖南农业大学牛犇犇青年志愿服务团开展“编程安全与隐私保护”主题宣讲活动
2025年1月,湖南农业大学牛犇犇青年志愿服务团借助线上会议平台,为河北峰峰第一中学的师生们带来了一场主题为“编程安全与隐私保护”的志愿宣讲活动,打破地域限制,让知识与关爱跨越空间传递。宣讲活动伊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