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郑州1月19日电(通讯员吕忆南)黄河,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孕育了璀璨的华夏文明,也见证了无数波澜壮阔的革命斗争。沿黄地区的红色文化,是一部部生动的历史教科书,承载着先辈们的热血与信仰。为深入了解黄河流域红色文化保护现状,探索传承与发展的新路径,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豫河红传”实践队于1月22日深入河南省郑州市,展开了一场意义非凡的实地调研。
精心筹备,开启调研征程
实践活动伊始,队员们便投入到紧张而有序的准备工作中。在图书馆和档案馆里,队员们查阅了大量关于郑州红色文化的历史文献、研究著作以及新闻报道,力求梳理出郑州红色文化的发展脉络,掌握重要历史事件的来龙去脉,明晰相关遗址的分布情况。同时,借助网络的力量,广泛搜集各地红色文化保护的成功案例与先进经验,为后续的实地调研提供坚实的理论支撑。经过充分的资料研究,实践队结合实际情况,制定了详细的实践计划。二七纪念塔作为具有代表性的红色地标成为重点调研对象,合理规划实地考察路线,确保高效、全面地获取信息。针对不同群体,如文物保护部门工作人员、红色文化研究专家、当地居民和游客等,精心设计访谈提纲,旨在从多元视角了解红色文化保护的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各方的建议。
实地走访,洞察保护现状
成果初显:传承红色基因的积极探索
实践队首先来到了二七纪念堂。这座位于郑州市二七区钱塘路中段82号的建筑,是为纪念1923年京汉铁路工人运动而修建,承载着厚重的历史记忆。踏入二七纪念堂,现代多媒体技术的应用让人眼前一亮。通过声光电结合的场景复原,大罢工现场紧张激烈的氛围扑面而来,工人游行示威、与反动势力抗争的画面栩栩如生,让参观者仿佛穿越时空,亲身感受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据二七纪念堂的工作人员介绍,近年来,郑州市政府及相关部门高度重视红色文化资源的保护,二七纪念堂得到了妥善的维护和管理。不仅如此,还通过丰富多样的展览和专业细致的讲解,向公众传播红色文化,成为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接受爱国主义教育、缅怀革命先烈的重要场所。在调研过程中,实践队还发现,郑州市在沿黄红色文化保护方面推出了一系列创新举措。多条红色旅游线路应运而生,像“伟人在郑州的日子”“豫西抗战精神之旅”等,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追寻伟人足迹,感受伟大的抗战精神。“红色旅游+”融合之旅的开展,更是将红色教育与历史文化、地质奇观、生态休闲等有机结合,丰富了红色文化的内涵和表现形式。
图为实践团队参观二七纪念堂。中国青年网通讯员孙瑞博/供图。
挑战重重:红色文化传承的现实困境
然而,深入调研后,实践队也发现郑州市沿黄红色文化保护面临着诸多挑战。资金短缺是一个突出问题。许多红色文化遗址由于缺乏足够的资金进行修缮和维护,出现老化、破损的现象。一些规模较小的红色遗迹,更是因资金匮乏而无法得到有效保护,面临消失的危险。在走访一处早期地下党组织活动旧址时,队员们看到墙体斑驳,部分结构已经摇摇欲坠。当地文物保护部门的工作人员无奈地表示:“我们也想好好修缮这些遗址,但资金有限,只能优先保障一些重点项目,很多小遗址就只能暂时搁置了。” 公众意识淡薄也是亟待解决的问题。实践队通过问卷调查发现,60%的居民没有意识到红色文化保护的重要性。在一些红色遗址周边,随意破坏环境、乱涂乱画等不文明行为时有发生。队员们在采访一位当地居民时,他坦言:“以前确实没太在意这些,觉得这些老建筑、老遗址就那样了,也不知道保护它们有啥意义。” 红色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也存在问题。部分地方在开发过程中过度追求经济利益,对红色文化进行过度包装,导致其原有的历史内涵和教育意义被削弱。而另一些地方则开发方式单一,仅仅局限于简单的陈列展览,难以吸引公众尤其是年轻一代的关注。此外,专业人才短缺也是制约红色文化保护工作深入开展的关键因素。红色文化保护涉及历史研究、文物保护、文化传播等多个领域,需要具备专业知识的人才。但目前郑州在这方面的人才相对不足,影响了保护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图为实践团队成员采访当地工作人员。中国青年网通讯员袁泉/供图。
深入思考,探索传承新途
面对这些挑战,实践队成员们陷入了深入思考,并积极探索红色文化保护的新路径。
加大宣传力度是当务之急。可以充分利用新媒体平台,制作生动有趣的短视频、开发线上红色文化课程等,以更具吸引力的方式传播红色文化,扩大其影响力。社区和学校也应加强红色文化教育,通过举办主题活动、开展讲座等形式,让红色文化深入人心。创新开发利用模式至关重要。结合郑州的地域特色和文化资源,打造“红色文化+乡村振兴”“红色文化+文创产业”等模式,推动红色文化与其他产业的深度融合。例如,开发具有郑州特色的红色文创产品,既能增加经济效益,又能传播红色文化。加强专业人才培养刻不容缓。高校和相关部门应加强合作,开设红色文化研究相关专业课程,培养一批高素质的专业人才。同时,还可以通过培训、交流等方式,提升现有从业人员的专业水平。
砥砺前行,传承红色血脉
此次实践活动,让“豫河红传”实践队的队员们深刻认识到红色文化保护的重要性和紧迫性。郑州沿黄红色文化是宝贵的精神财富,保护和传承红色文化,对于弘扬民族精神、推动文化繁荣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尽管红色文化保护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但实践队坚信,只要政府、社会各界和广大市民共同努力,加大资金投入、强化宣传教育、创新开发利用模式、加强专业人才培养,郑州沿黄红色文化一定能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
未来,“豫河红传”实践队将持续关注郑州沿黄红色文化的保护与发展,积极推动调研成果的转化与应用,以实际行动为红色文化传承贡献青春力量。(通讯员 吕忆南)
http://www.dxsbao.com/shijian/723115.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