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曲阜师范大学:探寻郑州沿黄红色文化,共筑传承发展之路

来源: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作者:吕忆南

中国青年网郑州1月19日电(通讯员吕忆南)黄河,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孕育了璀璨的华夏文明,也见证了无数波澜壮阔的革命斗争。沿黄地区的红色文化,是一部部生动的历史教科书,承载着先辈们的热血与信仰。为深入了解黄河流域红色文化保护现状,探索传承与发展的新路径,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豫河红传”实践队于1月22日深入河南省郑州市,展开了一场意义非凡的实地调研。

精心筹备,开启调研征程

实践活动伊始,队员们便投入到紧张而有序的准备工作中。在图书馆和档案馆里,队员们查阅了大量关于郑州红色文化的历史文献、研究著作以及新闻报道,力求梳理出郑州红色文化的发展脉络,掌握重要历史事件的来龙去脉,明晰相关遗址的分布情况。同时,借助网络的力量,广泛搜集各地红色文化保护的成功案例与先进经验,为后续的实地调研提供坚实的理论支撑。经过充分的资料研究,实践队结合实际情况,制定了详细的实践计划。二七纪念塔作为具有代表性的红色地标成为重点调研对象,合理规划实地考察路线,确保高效、全面地获取信息。针对不同群体,如文物保护部门工作人员、红色文化研究专家、当地居民和游客等,精心设计访谈提纲,旨在从多元视角了解红色文化保护的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各方的建议。

实地走访,洞察保护现状

成果初显:传承红色基因的积极探索

实践队首先来到了二七纪念堂。这座位于郑州市二七区钱塘路中段82号的建筑,是为纪念1923年京汉铁路工人运动而修建,承载着厚重的历史记忆。踏入二七纪念堂,现代多媒体技术的应用让人眼前一亮。通过声光电结合的场景复原,大罢工现场紧张激烈的氛围扑面而来,工人游行示威、与反动势力抗争的画面栩栩如生,让参观者仿佛穿越时空,亲身感受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据二七纪念堂的工作人员介绍,近年来,郑州市政府及相关部门高度重视红色文化资源的保护,二七纪念堂得到了妥善的维护和管理。不仅如此,还通过丰富多样的展览和专业细致的讲解,向公众传播红色文化,成为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接受爱国主义教育、缅怀革命先烈的重要场所。在调研过程中,实践队还发现,郑州市在沿黄红色文化保护方面推出了一系列创新举措。多条红色旅游线路应运而生,像“伟人在郑州的日子”“豫西抗战精神之旅”等,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追寻伟人足迹,感受伟大的抗战精神。“红色旅游+”融合之旅的开展,更是将红色教育与历史文化、地质奇观、生态休闲等有机结合,丰富了红色文化的内涵和表现形式。

图为实践团队参观二七纪念堂。中国青年网通讯员孙瑞博/供图。

挑战重重:红色文化传承的现实困境

然而,深入调研后,实践队也发现郑州市沿黄红色文化保护面临着诸多挑战。资金短缺是一个突出问题。许多红色文化遗址由于缺乏足够的资金进行修缮和维护,出现老化、破损的现象。一些规模较小的红色遗迹,更是因资金匮乏而无法得到有效保护,面临消失的危险。在走访一处早期地下党组织活动旧址时,队员们看到墙体斑驳,部分结构已经摇摇欲坠。当地文物保护部门的工作人员无奈地表示:“我们也想好好修缮这些遗址,但资金有限,只能优先保障一些重点项目,很多小遗址就只能暂时搁置了。” 公众意识淡薄也是亟待解决的问题。实践队通过问卷调查发现,60%的居民没有意识到红色文化保护的重要性。在一些红色遗址周边,随意破坏环境、乱涂乱画等不文明行为时有发生。队员们在采访一位当地居民时,他坦言:“以前确实没太在意这些,觉得这些老建筑、老遗址就那样了,也不知道保护它们有啥意义。” 红色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也存在问题。部分地方在开发过程中过度追求经济利益,对红色文化进行过度包装,导致其原有的历史内涵和教育意义被削弱。而另一些地方则开发方式单一,仅仅局限于简单的陈列展览,难以吸引公众尤其是年轻一代的关注。此外,专业人才短缺也是制约红色文化保护工作深入开展的关键因素。红色文化保护涉及历史研究、文物保护、文化传播等多个领域,需要具备专业知识的人才。但目前郑州在这方面的人才相对不足,影响了保护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图为实践团队成员采访当地工作人员。中国青年网通讯员袁泉/供图。

深入思考,探索传承新途

面对这些挑战,实践队成员们陷入了深入思考,并积极探索红色文化保护的新路径。

加大宣传力度是当务之急。可以充分利用新媒体平台,制作生动有趣的短视频、开发线上红色文化课程等,以更具吸引力的方式传播红色文化,扩大其影响力。社区和学校也应加强红色文化教育,通过举办主题活动、开展讲座等形式,让红色文化深入人心。创新开发利用模式至关重要。结合郑州的地域特色和文化资源,打造“红色文化+乡村振兴”“红色文化+文创产业”等模式,推动红色文化与其他产业的深度融合。例如,开发具有郑州特色的红色文创产品,既能增加经济效益,又能传播红色文化。加强专业人才培养刻不容缓。高校和相关部门应加强合作,开设红色文化研究相关专业课程,培养一批高素质的专业人才。同时,还可以通过培训、交流等方式,提升现有从业人员的专业水平。

砥砺前行,传承红色血脉

此次实践活动,让“豫河红传”实践队的队员们深刻认识到红色文化保护的重要性和紧迫性。郑州沿黄红色文化是宝贵的精神财富,保护和传承红色文化,对于弘扬民族精神、推动文化繁荣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尽管红色文化保护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但实践队坚信,只要政府、社会各界和广大市民共同努力,加大资金投入、强化宣传教育、创新开发利用模式、加强专业人才培养,郑州沿黄红色文化一定能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

未来,“豫河红传”实践队将持续关注郑州沿黄红色文化的保护与发展,积极推动调研成果的转化与应用,以实际行动为红色文化传承贡献青春力量。(通讯员 吕忆南)

http://www.dxsbao.com/shijian/723115.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家族文化:传统与现代的碰撞

家族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承载着家族的历史、价值观、传统习俗和社会关系等方面的丰富内涵。山东作为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拥有众多源远流长的家族文化。为了…… 吴长迪 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查看全文 >>

孔庙之行:探寻儒家文化之旅

为亲身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增强文化自信与民族自豪感。,深入探寻儒家文化的深厚底蕴,在历史与现实的交融中汲取智慧与力量。2025年2月6日曲阜师范大学“科技慧聚,社创未来”实践队…… 杨淑晴 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查看全文 >>

反诈宣传在行动,共筑社会安全网

在城市的喧嚣与乡村的宁静之外,还有一块我们不容忽视的领域——网络安全。随着科技的发展,电信网络诈骗案件频发,严重威胁着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为了提升公众的防骗意识,近日,…… 余俊杰 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查看全文 >>

村庄扫雪行动暖人心 志愿服务彰显邻里情

2月3日,一场大雪给济宁市梁山县周庄村披上银装,带来美景的同时,也给村民的出行和生活带来不便。为确保村民安全出行,“科技慧聚,社创未来”实践队队员在村委会的组织下,一场热火朝天…… 邓祥超 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查看全文 >>

车站多措并举 ,全力助力春运

为了确保旅客能够安全、便捷、温馨地踏上归乡之路,各地车站积极行动,采取多种措施助力春运,为这场一年一度的人口大迁徙保驾护航,2025年1月26日,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科技慧聚,社…… 赵明芳 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查看全文 >>

消费映变迁,服务筑新篇

为探究社会变迁对消费趋势的影响,以及商场服务如何适应并引领这一变化,2025年1月24日,“科技慧聚,社创未来”社会实践队在某商场通过实地考察、深入采访与数据分析,对社会变迁与商场服…… 孙子越 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查看全文 >>

青春助力书香地,实践点亮图书馆

为了协助图书馆优化服务,同时让实践队队员们在实践中提升自我,传承知识与文化。1月23日,“科技慧聚,社创未来”实践队来到梁山县图书馆进行实践活动。活动当日,队员们在图书馆工作人…… 邓祥超 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查看全文 >>

探索科技魅力,点燃青春梦想

为了拓宽学生视野,激发学生对科学技术的浓厚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2025年1月23日,“科技慧聚,社创未来”社会实践队组织学生前往科技馆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社会实践活动…… 史芸浩 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家族文化:传统与现代的碰撞

家族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承载着家族的历史、价值观、传统习俗和社会关系等方面的丰富内涵。山东作为华…

孔庙之行:探寻儒家文化之旅

为亲身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增强文化自信与民族自豪感。,深入探寻儒家文化的深厚底蕴,在历史与现实的交融中汲取智慧与…

反诈宣传在行动,共筑社会安全网

在城市的喧嚣与乡村的宁静之外,还有一块我们不容忽视的领域——网络安全。随着科技的发展,电信网络诈骗案件频发,严重威胁…

电气学子返家乡:守红色初心,续革命薪火;

电气学子返家乡:守红色初心,续革命薪火为传承先辈热血,学先辈精神,铸造时代担当。1月17日至1月20日,安徽工业大学电气学院…

村庄扫雪行动暖人心 志愿服务彰显邻里情

2月3日,一场大雪给济宁市梁山县周庄村披上银装,带来美景的同时,也给村民的出行和生活带来不便。为确保村民安全出行,“科…

最新发布

乡村振兴新引擎:山东农民夜校的转型升级之路
乡村振兴新引擎:山东农民夜校的转型升级之路(通讯员李璟秀)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明确指出,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完善乡村振兴投入机制。实现乡村全面振兴,核心在于充分激发人的潜能与活力。农民夜校,…
电气学子返家乡:传承红色基因
为传承红色基因,增强对家乡的归属感,作为电气专业的大学生,我利用假期返回家乡,开展了以“八一精神与电气实践”为主题的实践活动。在实践中,我首先参观了家乡的革命纪念馆,馆内陈列的珍贵历史文物和详…
返家乡:回访母校,展望未来
为加强与高中母校的联系,传递正能量,并为即将迎来人生转折点的学弟学妹提供指导和帮助,电气学院返母校宣讲实践队在高中母校开展了“返母校宣讲”为主题的社会实践活动。在实践中,队员们在相关班主任的带…
山东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孤单星球”实践团队赴云南省临沧市开展罕见病科普宣讲活动
2月6日,山东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孤单星球”罕见病公益科普宣讲团成员杨薰走进云南省临沧市儿童福利院,为在院小朋友带来了一场别样的科普之旅。活动以“让罕见被看见”为主题,用生动有趣的星际探索方式,帮…
安工大电气学院返家乡:传承红色基因,铭记革命精神
安工大电气学院返家乡:传承红色基因,铭记革命精神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明确提出要“弘扬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用好红色资源”。为传承革命精神,缅怀革命烈士为国家和人民做出的巨大牺…
安徽工业大学学子返家乡:传承奇石文化,散发非遗活力
安徽工业大学学子返家乡:传承奇石文化,散发非遗活力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积极弘扬家乡非遗文化,增强对家乡文化的理解和认同感,2月8日,安徽工业大学社会实践队在宿州市灵璧县奇石文化…
槐荫下的年轮新生:一个鲁南村庄的文化自觉之路
槐荫下的年轮新生:一个鲁南村庄的文化自觉之路当城市霓虹渐次取代乡村烟火,当电子红包冲淡了红纸墨香,在齐鲁大地的褶皱深处,山东省枣庄市单楼村正以独特的文化韧性演绎着传统节庆的当代叙事。山东大学(…
电气学子返家乡:传承红色基因,弘扬革命精神——赴南昌社会实践活动
电气学子返家乡:传承红色基因,弘扬革命精神——赴南昌社会实践活动近日,一群来自安徽工业大学电气学院的热血学子,带着对革命精神的敬仰,踏上了赴南昌的社会实践征程。他们以青春之姿,深入英雄之城南昌…
学法律以明心,守法规而正行
学法律以明心,守法规而正行法律作为社会秩序的基石和公民行为的准绳,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法律文化则是法治社会的精神支柱,它不仅包含法律条文的制定与执行,更涵盖了全民对法律的认知、信仰与践行。在当今…
安徽工业大学寒假社会实践:介绍家乡美食
安徽工业大学寒假社会实践:介绍家乡美食陵阳锅子:皖南古镇的团圆味道与文化传承在安徽池州青阳县陵阳镇,每逢佳节,一口热气腾腾的“陵阳锅子”总能唤起人们对团圆的向往。这道被誉为“八鲜一品锅”的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