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2月7日,曲阜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青史践履,睦邻同行”社会实践队来到廊坊市,深入基层一线、与人民群众面对面开展互动式、有特色、接地气的社会实践活动,尽己所能助力乡村振兴。
深入实际,强化调查研究
为探明廊坊市大城县的乡村振兴计划的实施情况,找寻绿色发展、快速振兴的前景方向,“青史践履,睦邻同行”社会实践队深入街巷,针对中老年和青年群体分别开展社会调研。为提高调研的准确性和实用性。调查问卷采用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发放。实践队队员们不仅将调查问卷公布到网络上,以获取大量有效信息,而且实践队员们走街串巷,将问卷分发到各类群体中,深入了解大城县的乡村振兴计划实施情况。实践队队员们还及时汇总调研成果,作为后续工作的数据基础,以便针对调研结果采取更加有效的行动以助力乡村振兴。调研数据显示,乡村振兴计划卓有成效,但大多数乡镇仍努力探求更加科学、有效的发展路径。为加强调研结果的准确性,实践队队员们还深入社区,进行实地调研和面对面的访谈,深入了解乡村振兴计划的的实施状况,得出结论与问卷调研结果相符。
队员们根据这一调研结果深入剖析,决定在之后的实践活动中结合自身专业优势,积极为乡镇寻找更加科学的发展路径,助力乡村振兴。
加强宣传,推动乡村振兴
在经过实地调研后,实践队成员们耐心地向每一位驻足咨询的村民讲解乡村振兴政策,特别是关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业现代化、生态环境保护以及乡村治理等方面的内容。他们强调,乡村振兴不仅关乎国家整体发展战略,更与每个村民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鼓励大家积极参与到家乡的建设中来。实践队成员们携带精心准备的宣传资料和实物展示品,按照事先规划好的路线,逐一走访。每到一处,他们都以热情洋溢的态度,详细介绍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意义、政策导向以及给村民带来的实惠。队员们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结合生动的案例,让村民们对乡村振兴有了更加直观和深刻的理解,实践队成员们还深入了解了村民们的实际需求和生活状况,认真听取了他们对乡村振兴工作的意见和建议。此次上门宣传活动得到了孝乡村村民们的热烈欢迎和高度评价。一位村民感慨地说:“以前我们对乡村振兴了解不多,总觉得那是政府的事。今天实践队的同志们到家里来,一对一给我们讲解政策、传授技术,让我们看到了乡村振兴的希望,也增强了我们的信心。”
保护环境,建设宜居家园
在经过深入调研后,实践队队员们额外关注乡村环境的改善情况,包括垃圾处理、污水治理以及绿色能源的利用等。他们还通过实地走访了解当地的生态保护措施和成效,为构建美丽宜居的乡村环境提出建设性意见。
垃圾分类是改善乡村环境、提升居民生活质量的关键一步。因此,实践队员们带着满腔的热情与责任感,深入乡村,与村民们面对面交流,普及垃圾分类的重要性与具体方法。从可回收物到有害垃圾,从厨余垃圾到其他垃圾,实践队员们耐心讲解,细致分类,力求让每一位村民都能掌握垃圾分类的技巧,养成良好的环保习惯。实践队员们不仅是知识的传播者,更是行动的引领者。他们与村民们一起动手,清理乡村角落的垃圾,设置分类垃圾桶,绘制生动的垃圾分类宣传画让垃圾分类的理念深入人心。通过此次垃圾分类行动,他们不仅改善了乡村的环境面貌,更激发了村民们对环保事业的热情与参与度。实践队员们表示只要全社会共同努力,垃圾分类将成为乡村生活的新常态,为乡村振兴注入新的活力与动力。他们将继续前行,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留下坚实的足迹,为构建美丽、和谐、宜居的乡村环境贡献青春与智慧。
经过本次社会实践,实践队员们表示将进一步认真学习、深刻领悟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时代人才工作的重要思想和“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精准把握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总体要求,紧扣人才引流、能力培育、团结凝聚等关键环节,发挥大学生的智力优势和专业特长,做到理论实践相结合,助力乡村振兴。
图为实践队员分发调研问卷。刘熹蓁供图
图为实践队员为村民讲解乡村振兴政策。刘熹蓁供图
图为实践队员帮助村民打扫卫生。刘熹蓁供图
http://www.dxsbao.com/shijian/723189.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