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溯红色根脉 汲取奋进力量
为了弘扬中国红色文化,增强大学生对红色文化的了解,更为进一步了解家乡的历史底蕴,增强对家乡民风民俗、人文历史的了解。2025年1月7日至30日 安徽工业大学电气学院学生四人赶赴各自家乡安徽安庆、合肥、重庆等地开展了以“追溯红色根脉 汲取奋进力量”为主题的寒假实践活动。
一、知青文化博物馆
莆田市知青文化博物馆位于莆田古城古街(莆田人戏称为莆田三坊七巷)内,并与莆田兴化非遗市集、莆田市非遗艺术中心、莆田市非遗文化研学中心、非遗里的中国·记忆馆、莆田市非物质文化遺产展示馆、工艺美术馆等等在文献名邦的兴化府历史文化街区成了一条龙的邻居。知青博物馆是由莆田衙后邮局改建而成的,虽然房子面积不大,可内部格局却安排的很紧凑有序。设有“知青事迹记忆”“知青礼堂”“文创小铺”“知青照片墙”等展区。来参访的团队及游客们身临其境,都被当年知青上山下乡的奋斗经历深深的感怀。2022 年 11 月,莆田市政府为了完善和提升古城古街的风貌,记录不同时期不同寻常的历史,决定在兴化府历史文化街区添加建造了知青文化博物馆,展示当年知青上山下乡的奋斗史。在莆田市委宣传部和兴化府历史文化街区邻导的关心支持下,知青博物馆于2023年 1 月 9 日试着开馆迎客,2023年4月25日正式开馆。莆田知青包括去黑龙江、新疆、福建闽西连城知青和莆田将乐、大洋、萩芦水办、盐场等知青。
参观完莆田知青文化博物馆,内心久久不能平静。那些质朴的展品,让我真切触摸到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知青们在艰苦环境中仍满怀理想、积极奉献,他们的精神深深激励着我,让我更懂得珍惜当下,勇于在时代浪潮中担当作为。
——实践队员:林智豪
二、红岩革命纪念馆
红岩革命纪念馆位于重庆市嘉陵江畔,与红岩村13 号、曾家岩50 号、桂园、《新华日报》旧址毗邻,它们都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共中央南方局的活动基地,是我党在国民党统治区巩固和发展抗日民族统一战线、领导人民群众进行革命斗争的中心。因业绩卓著,故设馆加以纪念。红岩革命纪念馆于1999年3月动工修建,占地1780平方米,建筑面积5300平方米,展厅面积4900平方米。馆名“红岩革命纪念馆”几个大字是1959年由董必武同志亲笔题写的。纪念馆的整个外墙体采用10000余块优质红色花岗石干挂而成,整幢建筑由下向上倾斜,宛如一块卧倒的巨大的红色岩石,象征和隐喻着以周恩来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人在这里培育的红岩精神如磐石,永放光芒。
该馆共四层楼,展出《千秋红岩——中共中央南方局历史暨文物陈列》展览,全面准确生动地反映了以周恩来为代表的中共中央南方局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抗日战争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在中国南部地区所进行的伟大革命斗争。
参观红岩革命纪念馆,我被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深深吸引。纪念馆里,一件件珍贵的文物,一幅幅生动的照片,仿佛在诉说着那段峥嵘岁月。我深刻感受到了革命先辈们坚定的信仰和不屈的斗志,他们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依然为了民族的解放和人民的幸福而不懈奋斗。红岩精神让我深受触动,也让我更加珍惜今天的和平与繁荣。这次参观不仅增长了知识,更是一次深刻的精神洗礼。
——实践队员:黄孝川
三、宿松县烈士陵园
宿松县烈士陵园位于安徽省安庆市宿松县孚玉镇人民路 78 号,始建于1969年,占地面积40367.25平方米,由革命历史纪念广场、纪念馆、纪念塔、纪念亭和烈士墓园等部分组成,承载着深厚的历史文化价值与革命精神内涵。安葬有在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宿松党组织的开拓者徐文藻、工人纠察队的群众领袖钟国汉、红十军游击司令员杨学源、大中华抗日救国军司令员朱育祺等269名烈士。纪念馆建筑面积1609平方米,展出烈士画像、照片共 105 幅,英烈墙上烈士411人。每年有近8万人次前来瞻仰缅怀革命先烈、开展红色教育和党性教育。被列为“安庆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安庆市国防教育基地”。
在寒假,我怀着崇敬之心走进烈士陵园。园内松柏挺拔,似烈士们坚毅的身姿。墓碑整齐排列,静静诉说着往昔的壮烈。我们缓缓前行,献上鲜花,寄托无尽哀思。站在纪念碑前,我仿佛看到先烈们在枪林弹雨中冲锋,为了国家和人民,不惜抛头颅、洒热血。他们用生命换来今日的和平,这盛世,如他们所愿。 此次祭拜,是缅怀,更是激励。我们定当铭记历史,传承遗志,努力奋进,让祖国的明天更加繁荣昌盛 。
——实践队员:胡新欣
四、安徽省博物院
安徽博物院现为一院两馆运行模式。庐阳馆(老馆)位于合肥市安庆路268号,展陈大楼为仿苏式建筑,2013年入选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常设展览有“安徽革命史陈列”“安徽古生物陈列”“安徽好人馆”等。蜀山馆(新馆)位于合肥市怀宁路87号,建筑造型体现了五方相连、四水归堂的徽派建筑风格,2011年9月29日建成并对外开放,常设展览有“安徽文明史陈列”以及“徽州古建筑”“安徽文房四宝” “江淮撷珍”等专题。蜀山馆(新馆)基本陈列展厅面积8500平方米,临展厅面积2040平方米,庐阳馆(老馆)基本陈列展厅面积2520平方米,临展厅面积4500平方米,共计17560平方米(备注:好人馆展厅1200平方米未计入)。两馆每年还引进、举办多场展现境内外代表性历史文化风貌的精品临展,以满足观众多样化的文化需求。
安徽博物院现藏文物31万余件,特色藏品包括商周青铜器、汉代画像石、古代陶瓷器、宋元金银器、文房四宝、明清书画、徽州雕刻、古籍善本、契约文书、近现代文物及潘玉良美术作品等。古旧字画装裱修复、青铜器保护修复、碑刻保护拓片等技术力量雄厚,在漆木器保护、油画保护修复、文物预防性保护方面具备一定实力。
参观安徽省博物院后,我深感震撼。那里丰富的文物诉说着安徽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从古老的陶器到精美的玉器,从庄重的青铜器到绚丽的书画,每一件展品都是历史的见证。它们让我对先辈们的智慧和创造力钦佩不已,更加充满文化自信。这次参观不仅是一次视觉盛宴,更是一场心灵的洗礼,让我深刻体会到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性。
——实践队员:解士冲
http://www.dxsbao.com/shijian/723241.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