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旬邑2025年2月9日电(通讯员郑博涛)
导语:为了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助力乡村振兴与文化传承,安徽工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机器人工程“文化底蕴,你我相传”团队郑博涛于寒假参加“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于咸阳旬邑,这座承载着千年文化底蕴的古城,通过文物调研,非遗体验等方式探寻旬邑文化的深厚底蕴。
图一:标志性建筑:泰塔。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郑博涛 供图
泰塔,位于旬邑县城东南25公里处的泰塔村,是旬邑的标志性建筑。这座塔始建于北宋嘉祐四年(公元1059年),距今已有近千年的历史。泰塔为八角七层楼阁式砖石结构,塔高53米,底层周长31.6米,每层檐角悬挂风铃,微风吹过,铃声清脆悦耳。泰塔曾因地震而倾斜,但至今依然屹立不倒,被誉为中国的“比萨斜塔”。塔内供奉着释迦牟尼佛等佛像,吸引着众多信徒前来朝拜。泰塔不仅是旬邑的文化象征,更是研究古代建筑艺术和宗教信仰的重要实物资料。
图二:大象博物馆。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郑博涛 供图
旬邑大象博物馆位于旬邑县城内,是一座以展示古生物化石为主的博物馆。馆内珍藏着距今300多万年的黄河剑齿象化石,这具化石以其巨大的体魄和象牙,被誉为“世界第一象”。此外,博物馆还收藏了其他多种古生物化石,如犀牛、三趾马等,展示了地球生命演化的历程。通过参观博物馆,游客可以深入了解古生物学的知识,感受大自然的神奇魅力。
图三:剪纸工艺雕塑。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郑博涛 供图
旬邑的剪纸艺术源远流长,以其独特的风格和精湛的技艺而闻名遐迩。旬邑剪纸以库淑兰的作品最为著名,她的剪纸作品纹式多样、造型犷丽,融合了旬邑的民俗生活题材和个人幻想题材,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库淑兰的剪纸作品不仅在国内享有盛誉,还远销海外,成为了旬邑民间艺术的瑰宝。如今,旬邑剪纸已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得到了更好的保护和传承。
图四:文庙。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郑博涛 供图
旬邑文庙位于旬邑县城内,是一座供奉孔子及儒家先贤的庙宇。文庙始建于明代,历经多次修缮,至今保存完好。文庙内有大成殿、东西庑、泮池等建筑,布局严谨,气势恢宏。大成殿内供奉着孔子及四配、十二哲的牌位,是旬邑人民缅怀先贤、传承儒家文化的重要场所。每年农历八月二十七日,旬邑人民都会在这里举行盛大的祭孔活动,表达对孔子的崇敬之情。
图五:缅怀先祖:公刘像。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郑博涛 供图
公刘是旬邑历史上的重要人物,他是周朝先祖之一,为周族的繁荣和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为了纪念公刘的丰功伟绩,旬邑人民在县城内树立了公刘像。这座雕像高达数米,形象逼真,栩栩如生。公刘像不仅是旬邑人民缅怀历史先贤的象征,更是激励后人奋发向前的精神力量。
图六:翠屏山。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郑博涛 供图
翠屏山位于旬邑县城北部,是一座 风景秀丽的自然名山。山上林木葱郁,鸟语花香,景色宜人。翠屏山不仅以其秀美的景色吸引着众多游客前来观光游览,更以其丰富的生态资源成为了旬邑人民休闲娱乐的好去处。在这里,游客可以尽情享受大自然的恩赐,感受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除了上述景点外,旬邑还拥有众多保存完好的古村落。这些古村落以其独特的建筑风格、丰富的民俗文化和淳朴的民风而闻名遐迩。在这些古村落中,游客可以深入了解旬邑的传统农耕文化,感受当地人民的热情好客和淳朴生活。此外,旬邑还举办了一系列的文化旅游活动,如民俗文化节、采摘节等,令人回味无穷。
http://www.dxsbao.com/shijian/723264.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