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马鞍山稳步发展,扎扎实实向前进

来源:安徽工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作者:张雨阳

中国青年网马鞍山市2025年1月25日电—— 近日,来自全国多所高校的百余名大学生组成实践团,走进安徽省马鞍山市,开展为期一周的社会实践活动。通过实地调研、企业参观、文化体验等形式,大学生们深入了解了这座创新之城的发展脉络,感受了其生态宜居的独特魅力,也见证了马鞍山在高质量发展中的生动实践。

探访产业高地:感受创新驱动的蓬勃活力

实践团的第一站来到了马鞍山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作为国家级高新区,这里汇聚了众多高科技企业,是马鞍山创新驱动发展的核心引擎。在工作人员的带领下,大学生们参观了园区内的智能制造车间和研发中心,近距离感受了科技创新的魅力。

马鞍山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照片,中国青年网通讯员张雨阳供图

“没想到马鞍山的产业转型如此成功!”通讯员张昊感慨道。他注意到,园区内的企业不仅注重技术创新,还积极践行绿色发展理念。例如,某新能源企业利用自主研发的技术,将工业废料转化为可再生资源,实现了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双赢。

在宝武马钢集团,大学生们深入了解了这家传统钢铁企业的智能化转型之路。通过VR技术,他们“走进”了智慧工厂,亲眼目睹了机器人如何高效完成高精度作业。“传统产业与数字技术的融合,让我对未来的职业发展有了新的思考。”通讯员郑博涛说道。

宝武马钢集团照片,中国青年网通讯员张雨阳供图

走进生态之城:体验绿色发展的生动实践

马鞍山不仅是一座创新之城,更是一座生态宜居之城。实践团的第二站来到了采石矶风景区和滨江湿地公园。这里江水清澈,绿树成荫,与城市的工业景观形成了鲜明对比。

采石矶照片,中国青年网通讯员张昊供图

通讯员张爽不禁说“很难想象,这座以钢铁闻名的城市,生态环境竟然如此优美。”他了解到,近年来马鞍山市大力推进长江岸线生态修复工程,关停了多家污染企业,并投入大量资金用于植树造林和水质治理。如今,滨江湿地公园已成为市民休闲娱乐的热门打卡地,也是长江经济带生态保护的典范。

在当涂县,大学生们还参观了当地的现代农业产业园。通过“农业+旅游”的模式,当地农民不仅实现了增收,还保护了乡村的生态环境。这里的乡村振兴实践让我深受启发,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完全可以相辅相成。

农业园图片,中国青年网通讯员张雨阳供图

品味文化底蕴:探寻诗城的历史与现代交融

马鞍山素有“诗城”之称,这里不仅是唐代大诗人李白的终老之地,也是中华诗词文化的重要发源地之一。实践团的第三站来到了李白文化园和采石矶景区,大学生们在这里领略了诗城的文化魅力。

在李白文化园,大学生们通过文物展览和互动体验,深入了解了李白的一生及其诗歌创作。李白的诗歌充满了对自由和自然的向往,这与马鞍山如今的生态发展理念不谋而合。

此外,实践团还参观了凌家滩遗址,这是距今约5300年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通过考古专家的讲解,大学生们了解了凌家滩文化的独特价值,也感受到了马鞍山深厚的历史底蕴。马鞍山不仅是一座现代化的工业城市,更是一座文化名城。

凌家滩遗址图片,中国青年网张爽供图

对话城市未来:青年力量助力高质量发展

在实践活动的最后一天,大学生们与马鞍山市相关部门负责人举行了座谈会,围绕“青年力量与城市发展”主题展开了热烈讨论。马鞍山市发改委主任在座谈会上表示:“青年是城市的未来,我们欢迎更多年轻人来到马鞍山,为这座城市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大学生们也纷纷建言献策。来自上海交通大学的学生建议,马鞍山可以进一步加强与高校的合作,搭建产学研一体化平台,吸引更多青年人才参与城市建设。来自四川大学的学生则提出,马鞍山可以利用其独特的文化和生态资源,打造更具吸引力的文旅品牌。

结语:一次实践,一生难忘

为期一周的社会实践活动让大学生们收获满满。他们不仅深入了解了马鞍山的产业发展、生态保护和文化传承,还通过与当地居民的交流,感受到了这座城市的温度与活力。

“这次实践让我对马鞍山有了全新的认识,它不仅是一座充满机遇的城市,更是一座宜居宜业的幸福之城。”通讯员李晓燕表示,未来有机会一定会再来马鞍山,甚至考虑在这里就业或创业。

马鞍山,这座创新与生态并重的城市,正以开放的姿态迎接更多青年人才的到来。而这次实践活动,也为大学生们打开了一扇了解社会、思考未来的窗口。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会有更多年轻人在这片热土上书写属于自己的精彩篇章。

http://www.dxsbao.com/shijian/723272.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村委会的小保洁

新春净乡记:村委会寒假卫生实践之旅寒假回到家乡,我报名参加了村委会组织的寒假社会实践活动,此次实践聚焦于村庄卫生清洁,期望以干净整洁的环境迎接新春。我的家乡是个宁静的小村落…… 陈允豪 安徽工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河南工业大学星火传承队寒期社会实践:关爱老人,传递温暖

2025年2月6日上午,河南工业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星火传承”社会实践团队走进郑州市仁爱养老院,开展以“关爱老人,传递温…

村委会的小保洁

新春净乡记:村委会寒假卫生实践之旅寒假回到家乡,我报名参加了村委会组织的寒假社会实践活动,此次实践聚焦于村庄卫生清洁…

器物有声,历史无界——庄浪县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实践

器物有声·历史无界——庄浪县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实践黄铜国徽:见证庄浪五十载风雨历程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全国政协第一…

寒假“返家乡” | 殷殷桑梓情 青春返乡行——新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寒假返家

姓名:吴百迎班级:新能源科学与工程2301班实践地点:甘肃省兰州市安宁区图书馆实践感悟:2025年寒假,我有幸参与了返家乡实践…

传承华罗庚精神,感悟科学巨匠风范——走进常州金坛华罗庚纪念馆

传承华罗庚精神,感悟科学巨匠风范——走进常州金坛华罗庚纪念馆2025年2月13日,“重走红色足迹,延续红色血脉”实践队一行走…

最新发布

电气学子返家乡:守红色初心,续革命薪火;
电气学子返家乡:守红色初心,续革命薪火为传承先辈热血,学先辈精神,铸造时代担当。1月17日至1月20日,安徽工业大学电气学院“文化传承小队”实践小队成员分别前往泗县烈士陵园、宣城市新四军烈士纪念碑、南…
村庄扫雪行动暖人心 志愿服务彰显邻里情
2月3日,一场大雪给济宁市梁山县周庄村披上银装,带来美景的同时,也给村民的出行和生活带来不便。为确保村民安全出行,“科技慧聚,社创未来”实践队队员在村委会的组织下,一场热火朝天的扫雪行动在村庄内…
车站多措并举 ,全力助力春运
为了确保旅客能够安全、便捷、温馨地踏上归乡之路,各地车站积极行动,采取多种措施助力春运,为这场一年一度的人口大迁徙保驾护航,2025年1月26日,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科技慧聚,社创未来”实践队在滨…
梦想接力:安工大学子重返武穴中学,共绘青春蓝图
2025年1月21日,安徽工业大学湖北黄冈团的优秀学子重返母校湖北省武穴中学,举办了一场主题为“大学梦想分享会”的交流活动。这场充满温情的返校之旅,不仅为即将面临高考的学弟学妹们带来了生动的大学生活体…
电气学子返家乡:守红色初心,续革命薪火
电气学子返家乡:守红色初心,续革命薪火为传承先辈热血,学先辈精神,铸造时代担当。1月17日至1月20日,安徽工业大学电气学院“文化传承小队”实践小队成员分别前往泗县烈士陵园、宣城市新四军烈士纪念碑、南…
安徽工大学子返家乡:守红色初心,续革命薪火
电气学子返家乡:守红色初心,续革命薪火为传承先辈热血,学先辈精神,铸造时代担当。1月17日至1月20日,安徽工业大学电气学院“文化传承小队”实践小队成员分别前往泗县烈士陵园、宣城市新四军烈士纪念碑、南…
安工大电气学子返家乡:探索乡土瑰宝,传承文化之魂
在这个快速发展的时代,每一片土地都蕴藏着丰富的文化遗产与独特的地域风情,它们如同散落于民间的璀璨明珠,等待着被发现、被传承。为了深入挖掘并弘扬这些宝贵的家乡文化,安徽工业大学成立了一支“文化传…
守护社区环境,共建美好家园
守护社区环境,共建美好家园社区是我们共同的家园,维护社区卫生环境是每一位居民的责任。为了提升社区居民的环保意识,营造干净整洁的生活环境,“环境途巷美,社区着锦章”实践队于2月10日前往社区,开展了…
探秘固镇博物馆,穿越历史长河,邂逅千年古韵
中国青年网固镇1月15日电(通讯员严子安)(导语)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助力乡村振兴与文化传承,2025年1月15日,安徽工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文化底蕴,你我相传”社会实践团队走进安徽省蚌埠市固镇县博…
“薯”能生巧,“力”拓新途 | 食品学院寒假实践活动开启
在国家大力倡导大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的号召下,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的学子们热情响应,于寒假期间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薯”能生巧,“力”拓新途实践活动。他们走进青岛市城阳区白沙上苑社区二楼会议室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