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瞻琪鱼灯,传承非遗,点亮未来——安徽工业大学寒假社会实践纪实】

来源:安徽工业大学 作者:陈俊豪

在冬日的寒风中,安徽工业大学的学生们怀揣着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与探索的热情,踏上了“瞻琪鱼灯,传承非遗,点亮未来”的寒假社会实践之旅。这不仅是一次简单的旅行,更是一场心灵的洗礼,一次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深度理解与传承的尝试。以下是本次社会实践活动的详细记录,希望能为更多人打开一扇通往传统文化之美的窗。

一、初识瞻琪鱼灯:传统文化的璀璨明珠

瞻琪鱼灯,源自安徽省芜湖市繁昌县,是一项有着悠久历史和深厚文化底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鱼灯的制作工艺复杂精细,从选材到制作,每一步都凝聚着匠人的智慧与匠心。鱼灯不仅造型美观,色彩鲜艳,更蕴含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是当地人民智慧和创造力的结晶。

在出发前,我们通过查阅资料、观看视频等方式,对瞻琪鱼灯有了初步的了解。然而,真正当我们踏入繁昌县,亲眼目睹那些栩栩如生的鱼灯时,还是被深深地震撼了。鱼灯上的每一笔、每一划都透露着匠人的用心与专注,它们仿佛在水中游动,带着我们穿越时空,回到了那个充满神秘与希望的古老时代。

二、深入探访:非遗背后的故事

为了更深入地了解瞻琪鱼灯,我们决定深入探访其背后的故事。我们拜访了当地的鱼灯制作艺人,听他们讲述鱼灯的历史、制作工艺以及传承的艰辛与不易。

1. 鱼灯的历史渊源

据艺人们介绍,瞻琪鱼灯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数百年前。在那个物质匮乏的时代,人们通过制作鱼灯来寄托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鱼灯不仅是节日庆典中的重要道具,更是人们心中希望的象征。每当夜幕降临,鱼灯便在水中摇曳生姿,照亮了人们的梦想与希望。

2. 制作工艺的精湛

瞻琪鱼灯的制作工艺十分复杂,需要经过选材、设计、雕刻、彩绘、组装等多个环节。每一步都需要匠人的精心雕琢和耐心打磨。在选材上,艺人们会选用质地坚韧、不易变形的竹篾作为鱼灯的骨架;在设计上,他们会根据鱼类的形态特点进行创意构思;在雕刻和彩绘上,他们更是倾注了大量的心血与热情,使得每一盏鱼灯都栩栩如生、光彩夺目。

3. 传承的艰辛与不易

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现代化进程的加速,瞻琪鱼灯的传承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一方面,年轻人对传统文化的兴趣逐渐减弱,愿意学习鱼灯制作技艺的人越来越少;另一方面,鱼灯制作成本高、市场需求有限,使得很多艺人难以维持生计。面对这些困境,艺人们依然坚守着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与执着,他们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让瞻琪鱼灯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得以延续。

三、亲身体验:感受非遗的魅力

在了解了瞻琪鱼灯的历史与制作工艺后,我们迫不及待地想要亲身体验一下鱼灯的制作过程。于是,在艺人们的指导下,我们开始动手制作属于自己的鱼灯。

1. 选材与设计

首先,我们需要从一堆竹篾中挑选出质地坚韧、粗细均匀的竹条作为鱼灯的骨架。然后,根据自己的喜好和创意,设计出一个独特的鱼形。在设计过程中,我们充分发挥了自己的想象力,有的设计了活泼可爱的金鱼形象,有的则选择了威武雄壮的鲨鱼形象。

2. 雕刻与彩绘

设计完成后,我们开始了雕刻和彩绘的工作。雕刻时,我们需要小心翼翼地用刻刀在竹条上刻出鱼鳞、鱼鳍等细节部分;彩绘时,我们则要用各种颜色的颜料为鱼灯披上美丽的外衣。虽然过程中遇到了不少困难,但在艺人们的耐心指导和鼓励下,我们最终还是完成了自己的作品。

3. 组装与点亮

最后一步是将各个部分组装起来并点亮鱼灯。在艺人们的帮助下,我们成功地将鱼灯的骨架、鱼鳍、尾巴等部分组装在一起,并安装上了灯泡和电池。当夜幕降临,我们满怀期待地按下了开关,只见一盏盏鱼灯在水中摇曳生姿,发出璀璨的光芒。那一刻,我们仿佛置身于一个梦幻般的世界,感受到了非遗文化的独特魅力。

四、宣传推广:让非遗走进更多人的生活

为了让更多人了解瞻琪鱼灯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我们决定利用社交媒体平台对其进行宣传推广。我们拍摄了一系列关于瞻琪鱼灯的视频和照片,并配以详细的文字介绍和背景故事,然后在微博、抖音等平台上发布。这些作品很快便引起了广大网友的关注和热议,他们纷纷留言表示对瞻琪鱼灯的喜爱和对传统文化的尊重。

此外,我们还与当地的文化部门合作,举办了一场瞻琪鱼灯文化展览。展览中展示了各种精美的鱼灯作品和制作过程的图片和视频资料,吸引了大量市民前来参观。通过现场讲解和互动体验活动,市民们对瞻琪鱼灯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纷纷表示愿意为保护和传承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贡献自己的力量。

五、展望未来:让非遗文化焕发新的生机

通过这次社会实践活动,我们深刻认识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性和价值。瞻琪鱼灯不仅是一项传统的手工艺技艺,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和精神的象征。它承载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也凝聚着匠人们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与执着。

然而,面对现代化进程的加速和年轻一代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减弱等挑战,瞻琪鱼灯的传承和发展依然任重道远。因此,我们需要采取更加积极有效的措施来保护和传承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

首先,我们需要加强对瞻琪鱼灯的宣传和推广力度,让更多人了解并喜爱这一传统文化。可以通过举办展览、演出等活动来扩大其知名度和影响力;同时也可以通过制作宣传册、拍摄纪录片等方式来记录和传承其历史和文化价值。

其次,我们需要加强对瞻琪鱼灯制作技艺的传承和培训力度。可以邀请经验丰富的艺人对年轻人进行培训和指导;同时也可以通过建立传承人制度等方式来激励和保障传承人的权益和利益。

最后,我们还需要探索瞻琪鱼灯与现代生活的结合点和创新点。可以尝试将其与旅游、教育等行业相结合,开发出具有市场竞争力的文化创意产品;同时也可以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对其进行数字化保护和传承。

总之,瞻琪鱼灯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和支持。让我们携手共进,为让非遗文化焕发新的生机和活力而努力奋斗!

通过这次社会实践活动,我们不仅深刻认识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性和价值,也收获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和感悟。我们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瞻琪鱼灯这一传统文化瑰宝一定会在我们的共同努力下焕发出更加璀璨的光芒!

http://www.dxsbao.com/shijian/723281.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江苏科技大学理学院开展“海燕湖映中华韵,元旦情牵传统心”社会实践活动

理学院开展“海燕湖映中华韵,元旦情牵传统心”社会实践活动2025年1月1日下午,理学院学生会实践团前往镇江市海燕湖休闲文化园,开展了一场传统技艺体验志愿服务活动。此次活动不仅吸引了…… 理学院学生会 江苏科技大学查看全文 >>

江苏科技大学理学院开展“保护古籍历史,照亮文化未来”社会实践

理学院开展“保护古籍历史,照亮文化未来”社会实践1月8日,理学院2422105012团支部在西苑食堂开展“保护古籍历史,照亮文化未来”社会实践。用实际行动宣传爱护古典书籍,宣传汉语文化。图…… 戴家渊 江苏科技大学查看全文 >>

江苏科技大学理学院开展“缅怀革命先烈,铭记崇高事迹”社会实践

理学院开展“缅怀革命先烈,铭记崇高事迹”社会实践2025年2月9日,理学院2322105051团支部怀着崇敬与庄严之情,奔赴镇江市烈士陵园,开展“缅怀革命先烈,铭记崇高事迹”社会实践活动。此次活…… justcosylc 江苏科技大学查看全文 >>

江苏科技大学理学院开展“温情递天使,玉音暖寒冬”社会实践

理学院开展“温情递天使,玉音暖寒冬”社会实践2025年2月7日,理学院团委宣传部的志愿者们在麦田志愿服务的协同下,怀揣着对特殊儿童的关爱,走进了镇江市特殊教育中心,在那里开展了“温…… justcosylc 江苏科技大学查看全文 >>

江苏科技大学理学院开展“消防零距离,安全伴我行”社会实践

2025年1月8日,理学院朝阳志愿者协会联合丹徒区消防救援大队开展了以“消防零距离,安全伴我行”为主题的志愿服务活动。一场别开生面的消防安全活动在长山村展开,志愿者们深入学习消防知…… justcosylc 江苏科技大学查看全文 >>

江苏科技大学理学院开展“垃圾分类宣传进乡村”暑期社会实践

近日,江苏科技大学理学院“青春绿行实践团”赴镇江市丹徒区长山村开展暑期社会实践。实践团成员们满怀着对环保事业的深厚热爱和对绿色生活的美好憧憬,化身为环保使者,开展了一场别开…… 江苏科技大学理学 江苏科技大学理学院查看全文 >>

江苏科技大学理学院开展“探索科学奥秘,从小实验看大世界”暑假社会实践

为了培养小学生们对科学的探索与创新精神,并提高同学们的动手实践能力,江苏科技大学理学院实践团于2024年7月9日上午10:30举办了一场以“探索科学奥秘,从小实验看大世界”为主题的暑假社会…… 江苏科技大学理学 江苏科技大学理学院查看全文 >>

江苏科技大学理学院开展“守护生命伙伴,共绘生态画卷”暑期社会实践

2024年7月6日至15日,由江苏科技大学理学院16名同学组成的“动物LOVERS”守护团分别在南京红山动物园、贵州省遵义动物园、广西博物馆、镇江芦苇之家义工服务社、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巴音郭楞蒙古…… 郝一飞 江苏科技大学理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河海大学学子回中山市第一中学进行寒假宣讲

1月23日,一群充满热情的大学生回到他们曾经奋斗过的母校——中山市第一中学,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寒假返校宣讲活动。此次活…

江苏科技大学理学院开展“海燕湖映中华韵,元旦情牵传统心”社会实践活动

理学院开展“海燕湖映中华韵,元旦情牵传统心”社会实践活动2025年1月1日下午,理学院学生会实践团前往镇江市海燕湖休闲文化园…

江苏科技大学理学院开展“保护古籍历史,照亮文化未来”社会实践

理学院开展“保护古籍历史,照亮文化未来”社会实践1月8日,理学院2422105012团支部在西苑食堂开展“保护古籍历史,照亮文化未来…

劳动铸就美好,实践引领成长

劳动铸就美好,实践引领成长在这个寒假期间,为了深化劳动教育,培养青少年的劳动意识和实践能力,我们社区精心策划了一系列…

跨越四城追寻精神火种:陶行知家风家训与红色教育传承之路

自2025年1月至2月,安徽财经大学行真知爱队怀揣着对陶行知先生教育理念的崇高敬意与对红色教育资源的深切探索欲,踏上了一场心…

最新发布

学子重归六安中学,传承希望之光
一群曾经在六安中学挥洒青春汗水的学子,怀着对往昔的深情与对未来的期许,重返了他们心中永远的精神家园——高中母校。清晨的阳光洒在校园的每一个角落,熟悉的校园景色瞬间将学子们的思绪拉回到那段激情燃…
实践采访 | 邱月:扎根景德镇,串起传统与创新的手艺人
在景德镇这片艺术沃土上,陶瓷艺术无处不在,深植于每一条街道、每一个角落。而在这片艺术的海洋里,邱月以其独特的手串制作技艺,诠释着景德镇人的匠心独运。2025年1月16日,大连理工大学“情萦桑梓·赣水情长…
大学生寒假返家乡社会实践:青春力量助力科学普及
中国大学生网安徽六安2025年2月10日电(通讯员张蝶)大学生寒假返家乡社会实践:青春力量助力科学普及2025年2月10日,安徽工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寒假之行,科普之翼”移动科普团走进安徽六安市某中学,面向青少…
山东大学文学院“追寻红色足迹”赴鲁豫等地红色文化传承调研活动顺利开展
2025年1月11日至2月11日,山东大学文学院红色文化走访队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社会实践活动,队员们深入潍坊、保定、枣庄、西安、南昌等地,通过实地走访和访谈当地居民、大学生,追寻红色记忆,传承红色基因。…
家族文化:传统与现代的碰撞
家族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承载着家族的历史、价值观、传统习俗和社会关系等方面的丰富内涵。山东作为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拥有众多源远流长的家族文化。为了深入了解山东家族文化…
孔庙之行:探寻儒家文化之旅
为亲身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增强文化自信与民族自豪感。,深入探寻儒家文化的深厚底蕴,在历史与现实的交融中汲取智慧与力量。2025年2月6日曲阜师范大学“科技慧聚,社创未来”实践队,走进济宁市曲阜孔庙…
反诈宣传在行动,共筑社会安全网
在城市的喧嚣与乡村的宁静之外,还有一块我们不容忽视的领域——网络安全。随着科技的发展,电信网络诈骗案件频发,严重威胁着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为了提升公众的防骗意识,近日,“科技慧聚,社创未来…
电气学子返家乡:守红色初心,续革命薪火;
电气学子返家乡:守红色初心,续革命薪火为传承先辈热血,学先辈精神,铸造时代担当。1月17日至1月20日,安徽工业大学电气学院“文化传承小队”实践小队成员分别前往泗县烈士陵园、宣城市新四军烈士纪念碑、南…
村庄扫雪行动暖人心 志愿服务彰显邻里情
2月3日,一场大雪给济宁市梁山县周庄村披上银装,带来美景的同时,也给村民的出行和生活带来不便。为确保村民安全出行,“科技慧聚,社创未来”实践队队员在村委会的组织下,一场热火朝天的扫雪行动在村庄内…
车站多措并举 ,全力助力春运
为了确保旅客能够安全、便捷、温馨地踏上归乡之路,各地车站积极行动,采取多种措施助力春运,为这场一年一度的人口大迁徙保驾护航,2025年1月26日,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科技慧聚,社创未来”实践队在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