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月21日,“护遗之手”社会实践团队奔赴济南,围绕济南油旋这一传统特色美食展开深入调研,致力于挖掘其深厚文化底蕴,探寻传承发展之路,为这一非遗美食注入新活力。
●老店探秘:解锁油旋制作“密码”
团队首站来到济南市区的几家油旋老店。走进有着数十年历史的“油旋张”,店内弥漫着浓郁的面香与葱香,仿佛在诉说着油旋的岁月故事。
第五代传承人张师傅热情迎接团队,并分享油旋制作的关键工艺。他介绍,选面是第一步,要用优质的中筋面粉,这样做出的油旋口感才劲道。调制油酥也大有学问,需将面粉、猪油、葱、盐等按精准比例调配,才能保证油酥的独特风味。
制作时,张师傅展示了精湛的擀面技巧,将面团擀成薄饼,均匀涂抹油酥后,迅速卷成面卷,再盘成螺旋状,每一个动作都一气呵成。放入特制的烤炉中,掌握好火候与时间,烤出的油旋外皮酥脆,层层叠叠,内瓤柔嫩,葱香四溢。团队成员们仔细观察、记录,深深折服于传统技艺的魅力。这些老店,坚守着油旋的传统味道,是传承非遗文化的中流砥柱。
●街头巷尾:倾听市民的油旋情怀
离开老店,团队穿梭于济南的街头巷尾,随机采访市民,了解他们与油旋的故事。在大明湖附近,一位年近八旬的李大爷回忆道:“以前,早上来一碗甜沫,再配上两个油旋,那就是一天的好开始。现在生活变好了,但油旋的味道一直是心中的最爱,它承载着我们老济南人的记忆。”
团队还开展了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多数济南市民对油旋感情深厚,但部分年轻市民表示,由于现代快节奏生活,传统油旋店铺位置较为分散,购买不便,导致品尝次数减少。这表明,在传承油旋文化时,需要拓展销售渠道,吸引年轻群体。
●亲身体验:感受油旋制作的匠心独运
为深入了解油旋制作,团队在张师傅的指导下参与制作过程。成员们学着和面、调制油酥,擀面、卷饼时却状况百出,不是面饼擀不匀,就是卷得不够紧实。在张师傅的耐心纠正下,大家逐渐掌握技巧。当亲手制作的油旋出炉,品尝着自己的劳动成果,团队成员深刻体会到制作师傅们的匠心。
此次调研,“护遗之手”团队全面了解了济南油旋的制作工艺、市民情感与市场现状。团队表示,将依据调研结果制定传承方案,通过线上线下宣传推广、创新销售模式等方式,让济南油旋在新时代焕发光彩,让更多人品尝到这份独特的济南味道。
作者:司羽
队伍:“护遗之手”社会实践队
指导老师:袁辉
http://www.dxsbao.com/shijian/723306.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