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冬日的寒风逐渐凛冽,大地披上了银装,中国的传统节日——春节,也悄然临近。春节,又称为农历新年,是中华民族最为隆重的传统节日之一,承载着团圆、希望与新生的寓意。为了更深入地了解和体验这一民俗文化的精髓,“寻杏坛校史韵,传阙里万古光”实践队参与了一次关于民俗过年的社会实践,走访了多个地区,亲身体验了从筹备到庆祝的全过程。
一、筹备阶段的热闹与忙碌
1.年货的采购
腊月二十三,俗称“小年”,标志着春节筹备工作的正式开始。在城乡结合部的一个小镇上,实践队队员们见证了年货市场的繁华。市场上,红灯笼、春联、窗花、福字等装饰品琳琅满目,商贩们的叫卖声此起彼伏。家家户户都忙着挑选年货,从鸡鸭鱼肉到瓜果蔬菜,从烟酒糖茶到各式各样的零食,无一不体现出人们对新年的期待与热情。
2.家家户户的清扫
“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按照传统,这一天家家户户都要进行大扫除,意在扫除一年的晦气,迎接新年的到来。队员们跟随一户人家,看着人家仔细擦拭门窗、清洁家具、整理庭院,每一个细节都不放过。主妇们一边忙碌,一边聊着家常,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图为“寻杏坛校史韵,传阙里万古光”实践队队员打扫卫生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付亚茹 供图
3.美食的制作
春节期间,美食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队员们走进了一个擅长制作传统年菜的家庭厨房,见证了从准备食材到烹饪完成的全过程。炸春卷、包饺子、炖肉、蒸年糕……每一道菜都蕴含着丰富的寓意,如饺子象征更岁交子,年糕寓意年年高升。厨房里弥漫着诱人的香气,让人垂涎欲滴。
二、庆祝活动的多彩与温馨
1.除夕夜的团圆
除夕夜,是春节庆祝活动的重头戏。家家户户张灯结彩,灯火通明。在一家三代同堂的家中,队员们感受到了浓厚的家庭氛围。全家人围坐在一起,享用着丰盛的年夜饭,电视里播放着春节联欢晚会,欢声笑语不断。饭后,长辈们给晚辈发红包,寄托着对下一代的美好祝愿。
2.守岁与放鞭炮
守岁,是除夕夜的传统习俗之一,意味着辞旧迎新,祈求来年平安吉祥。在这家人中,年轻人和孩子们兴奋地等待着午夜时分的到来,而长辈们则讲述着过去一年的点点滴滴,以及对未来的憧憬。午夜钟声敲响时,整个小镇被鞭炮声、烟花声所笼罩,五彩斑斓的烟花在夜空中绽放,照亮了每个人的脸庞。
3.拜年与祭祖
大年初一,人们早早起床,穿上新衣,开始走亲访友,互致新年祝福。我跟随这家人的脚步,走访了几户亲戚,每到一处都受到热情的接待,品尝着各家准备的美味佳肴。此外,大家还带队员们参加了祭祖仪式,表达对祖先的敬仰和怀念之情。在庄严的氛围中,实践队队员深刻感受到了中华民族尊老爱幼、不忘根本的传统美德。
三、传统与现代的融合与创新
在走访过程中,实践队队员还发现了一些传统与现代相融合的新现象。比如,一些年轻人利用网络平台向远方的亲友发送电子红包,既保留了传统习俗,又符合现代生活的节奏;一些社区组织了线上线下的春节联欢活动,丰富了节日的文化内涵;还有一些商家推出了具有地方特色的创意年货,如手工制作的灯笼、环保材料的春联等,既传承了传统文化,又体现了创新精神。
图为“寻杏坛校史韵,传阙里万古光”实践队队员合照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付亚茹供图
四、结语
通过这次关于民俗过年的社会实践,实践队队员深刻感受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和生命力。春节不仅仅是一个节日,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和情感的纽带。它让大家在忙碌的生活中找到了归属感,让大家在团圆的时刻体会到了亲情的温暖。同时,也队员们看到了传统与现代在相互碰撞中擦出的火花,这种融合与创新为传统文化的传承注入了新的活力。大家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春节这一民俗节日将继续焕发出更加璀璨的光芒。
http://www.dxsbao.com/shijian/723322.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