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全民普法和守法作为依法治国的长期基础性工作。党的十九大报告更是提出 “加大全民普法力度,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树立宪法法律至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法治理念”,为普法工作指明方向。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积极参与普法活动,为社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2025年1月8日至21日,我作为曲阜师范大学管理学院法辉耀社“缘”实践队的一员,有幸参与了寒假社区普法活动,不仅让我将所学的法律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更深刻体会到了普法工作的重要性和意义。
在活动准备阶段,法辉耀社“缘”实践队各成员分工明确,收集整理了大量与居民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法律法规资料,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关于婚姻家庭、财产继承、邻里纠纷等方面的条款,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等。同时,为了让普法内容更通俗易懂,精心制作了宣传手册和生动有趣的 PPT。在准备过程中,队员们深切感受到法律知识的浩瀚如烟海,要想准确地向居民传达关键信息,必须对每一个知识点都进行深入地理解和研究。
活动当天,我们来到社区活动中心,现场布置了宣传展板,摆放了宣传资料。居民们陆陆续续地前来,一开始,大家还有些拘谨,但随着我们热情地打招呼和讲解,现场气氛逐渐活跃起来。一位大爷前来咨询关于子女赡养的问题,他说自己的几个子女在赡养费用上互相推诿,让他十分苦恼。我和小组成员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关于赡养义务的规定,耐心地向大爷解释子女对父母有法定的赡养义务,包括提供经济上的供养、生活上的照料和精神上的慰藉,并且详细说明了如果协商不成,可以通过调解、诉讼等方式解决。大爷听后,紧锁的眉头渐渐舒展开来,连连对我们表示感谢。那一刻,我内心充满了成就感,真切地感受到法律知识能够实实在在地帮助到他人。
还有一位年轻的妈妈,她关心的是孩子在学校受到意外伤害时,学校和家长的责任划分问题。我们结合相关案例,向她讲解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关于教育机构责任的规定,分析了不同年龄段孩子在学校发生意外时,学校应承担的不同责任情形。看到她从满脸疑惑到频频点头,我意识到我们的普法工作是多么有价值。
通过这次社区普法活动,我收获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和深刻的感悟。在与居民交流的过程中,那些原本在书本上较为抽象的法律条文变得鲜活起来,我对法律的理解不再局限于理论,而是真正明白了如何将其运用到解决实际问题中。面对不同年龄、不同背景的居民,也需要运用不同的表达方式和沟通技巧,将复杂的法律知识转化为通俗易懂的语言,让他们能够理解和接受。这不仅提高了我的语言表达能力,还让我学会了如何倾听他人的需求,站在对方的角度思考问题。
在现代社会,法律宛如坚固的基石,支撑着社会秩序的大厦。它以公正的条款,为人们的行为划定界限,守护着公民的生命、财产安全,确保交易往来的稳定有序,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实现。无论是保障个体权益,还是促进国家长治久安,法律都发挥着无可替代的关键作用。
回顾这次社区普法活动,虽然过程中也遇到了一些挑战,比如部分居民对法律知识的接受程度较低,讲解起来比较困难,但看到居民们在我们的帮助下对法律知识有了更多的了解,能够运用法治思维去思考问题,我觉得一切付出都是值得的。未来,我希望能够参与更多这样的普法活动,将法律知识传递给更多的人,为构建法治社会贡献自己的一份绵薄之力。
http://www.dxsbao.com/shijian/723421.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