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化的浪潮下,方言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普通话的广泛推广、城市化的快速推进以及互联网的深度普及,使得方言的使用场景日益减少,许多方言甚至濒临消亡。然而,方言是地方文化的基石,是历史的见证、风土人情的载体以及民俗文化的瑰宝。保护方言,就是守护文化的根基,维护语言的多样性。为此,曲阜师范大学“语韵寻根”实践团开展了相关实践活动,致力于深入了解各地方言的现状,探寻其保护与发展的有效路径,为方言的传承贡献一份力量。
深入调研,探寻根源
经过充分的前期准备,实践团于1月10日奔赴泰安,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发放调查问卷,收集了大量关于泰安方言使用情况的数据。问卷内容广泛,涉及方言的使用频率、使用者的年龄结构、方言在家庭和社交场合中的应用等多个维度。基于调查结果,实践团成员进行了合理分工,确保每个人都能在实地调研中充分发挥自身优势,高效完成各项调研任务。
实践团成员分赴泰安的多个村落和社区,开展深入的实地调研。调研中发现,泰安方言与当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紧密相连。例如,在泰安的传统戏曲表演中,方言的运用不仅凸显了表演的地域特色,还让观众产生了更强的代入感。此外,方言中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和风土人情,许多方言词汇和表达方式都能反映出当地独特的生活方式和文化传统。
http://www.dxsbao.com/shijian/723428.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