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张家台调研之行,乡村振兴探索之路

来源:曲阜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 作者:邢红伟

在乡村振兴战略深入推进的当下,乡村发展模式与空间结构优化备受关注。近日,曲阜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渔隅勘行”社会实践队聚焦日照市东港区张家台村,围绕其基于旅游业发展的空间结构展开调研,旨在为乡村发展提供新思路。

筹备先行,有序启航

实践活动前期,队员们通过互联网、学术数据库等渠道,广泛收集张家台村的历史文化、地理环境、经济发展及旅游业相关资料,对村庄有了初步认知。随后,根据成员专业特长与兴趣,将队伍细分为资料分析、实地调查、访谈、宣传等小组,明确各小组职责,制定涵盖实践时间、行程安排、调查方法与访谈提纲的详细计划,确保实践活动有序推进。

为使实践顺利开展,队员们积极与张家台村村委会沟通,详细介绍活动目的、内容与意义,赢得村委会大力支持。村委会不仅提供必要信息,还协助安排实地考察与访谈等事宜。

深度调研,全面洞察

1月10日上午,实践队抵达张家台村,开展扫楼式实地考察。发现村庄布局呈内外有别特点,外围及宽阔马路分布着众多民宿和渔家餐馆,巷子里、小路上的民宿则通过马路指示牌引导。目前村里民宿建设正火热进行,部分村民选择外包房屋发展民宿产业,这种布局兼顾游客接待与村民生活私密性。

考察中,队员们也留意到村庄存在的问题。村内道路状况不一,主干道为水泥路,其他小路、小巷多为泥土沙子路,出行不便;建筑垃圾较多,渔网随意堆放,影响村庄整体环境。不过,村庄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也有亮点,每天有多趟垃圾车清运垃圾,广场等设施使用频繁,电力稳定,网络覆盖良好,充电设施齐全,老年食堂为75周岁以上老人提供免费餐饮,为村民和游客生活提供便利。

张家台村邻里关系和谐,在民宿经营、渔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村民互帮互助。民宿经营上,邻里分享客源与经验;渔业生产时,村民分工合作;日常生活里,婚丧嫁娶、生病住院等情况,邻里都会主动帮忙。对于村里公共事务,村委会事务公开,优先为村民提供公益岗位,村民积极参与村庄建设。

实践队与村委会干部深入交流,了解到全村约1700人,民宿占比30% ,主要产业为渔业和旅游业。村委会在乡村发展中发挥核心引领作用,采取多项措施助力旅游业发展,如为民宿排边、修缮灯光、定期检查民宿安全等,致力于完善基础设施。文旅局也积极参与,今年过年张家台将举办“欢欢喜喜过大年”活动,吸引游客。村委会还通过与日照广播电视台合作、政府公众号发布信息等方式,拓展宣传渠道,提升村庄知名度。但村庄仍存在街道狭窄等历史遗留问题,基础设施建设有待加强。

在渔业与旅游业调查中,队员们了解到,张家台村渔业受海域划分和禁渔期影响。当前从事渔业劳作多为中年人,一年出海约五十次,夏季旅游旺季与渔业劳作时间错开。村内多为小型渔船,出海人员一般三四人,捕鱼距离在近海100公里左右,主要渔具为渔船和渔网,渔船代代相传,渔网自行购买修缮。捕捞的海鲜多在码头出售,部分通过快递运输,渔民年收入约九到十万。

旅游业方面,张家台村旅游旺季为5月至9月,弥补了禁渔期村民收入空缺,年收入一般为10万 - 20万。随着旅游业发展,民宿从通铺式升级为标间,配备独立卫浴,年轻经营者居多,他们借助互联网平台招揽游客。过年期间也有游客,村委会会筹备相关活动,通过政府公众号、日照电视台等平台宣传,并举办开海节、渔民节等节日活动吸引游客。

经验沉淀,展望未来

在文化与环境调查中,队员们发现张家台村保留了丰富的渔家文化和传统习俗,如渔家号子、祭海仪式等,游客喜爱的出海捕捞体验活动也为村民带来丰厚收入。但年轻一代对传统渔业文化兴趣不足,传统习俗和技艺面临传承危机。在环境保护上,村庄采取垃圾分类、雨污分离等措施,但因民宿建设较多,部分区域仍存在垃圾堆放杂乱、卫生状况不佳等问题。

此次实践,“渔隅勘行”社会实践队全面深入了解了张家台村基于旅游业发展的空间结构。未来,张家台村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拓宽道路;加大环境整治力度,规范垃圾管理;注重文化传承与创新,结合传统渔业文化开发特色旅游项目。同时,继续发挥村委会引领作用,加强与外部合作,推动张家台村可持续发展,助力乡村振兴。

图为采访渔民的具体情况

图为实践队队员在便民旅游服务中心的合影

图为社会实践队队员合影

http://www.dxsbao.com/shijian/723468.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文化之旅:点亮乡村文化之光

文化之旅:点亮乡村文化之光2025年1月假期期间,来自江苏科技大学的徐文斌、李章铭、柏小龙、吴晨阳、章皓奕等九位大学生,自发组建文化宣传实践团队,分别回到河南漯河市临颍县南街村、甘…… 肖凡星 江苏科技大学海洋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寒招 | 快看岭师人心尖上的宝藏!

日常最幸福的事不过发呆吃饭睡觉游玩来到岭师,吃住行不愁报考岭师,享幸福四年吃住行在岭师都有哪些打开方式?下面,我们一…

文化之旅:点亮乡村文化之光

文化之旅:点亮乡村文化之光2025年1月假期期间,来自江苏科技大学的徐文斌、李章铭、柏小龙、吴晨阳、章皓奕等九位大学生,自…

红色基因传承团参观淮海战役纪念馆,感悟红色精神

2025年寒假期间,中国矿业大学计算机学院“红色基因传承团”一行人前往徐州市淮海战役纪念馆,开展了以“红色印记·文化寻根”…

寒假“返家乡” | 寒霜砺志行 梓里焕新彩——文学院2025寒假“返家乡”社会实

姓名:魏蓬勃班级:汉语国际教育2201班实践地点:甘肃省定西市通渭县平襄镇北城社区实践感悟:正月时节,社区里虽然大部分积…

从二七塔出发:破解二七精神传承密码

铭记光辉历史,传承红色基因。为大力弘扬“二七精神”,让红色血脉在新时代青年中持续赓续,2025年1月15日,郑州大学药学院二…

最新发布

安徽省黄山市歙县雄村镇朱村志愿活动
安徽省黄山市歙县雄村镇朱村志愿活动:用行动绘就乡村新貌近日,在安徽省黄山市歙县雄村镇朱村,一场温暖而有力量的志愿活动正如火如荼地开展。志愿者们以实际行动践行奉献精神,为乡村环境的改善贡献力量。…
大学生基层服务实践活动侧记
大学生基层服务实践活动侧记家乡是根,服务是情。2025年1月25日至2025年2月4日,安徽工业大学学生张欣雨积极投身基层服务实践活动,为安徽省蚌埠市怀远县魏庄镇胡巷村发展注入青春活力,以实际行动书写新时代青…
南淝河旁边调查民意,维护设施
南淝河畔的实践之旅在一个阳光柔和、微风轻拂的周末,我踏上了在南淝河开展的社会实践征程。此次实践围绕调查民意和维护设施展开,旨在为家乡的母亲河贡献一份自己的力量。抵达南淝河河畔,映入眼帘的是蜿蜒…
日照张家台村:碧海蓝天映渔村,绿色发展谱新篇
近年来,张家台村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在保护海洋环境的同时,大力发展休闲渔业,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由此,曲阜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渔隅勘行”社会实践队于2025年2月7日,对张家台村…
安徽工业大学合肥科技管宣讲:科技浪潮,澎湃前行
近日,一场精彩纷呈的科普宣讲活动在合肥市科技馆热烈开展,吸引了众多科技爱好者的参与。本次科普宣讲活动由安徽工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科技宣讲团主办,旨在激发公众对科学的兴趣,提升全民科学素养。活动现…
“云实践”助力乡村振兴 携手共筑美丽乡村梦想
“云实践”助力乡村振兴携手共筑美丽乡村梦想在2025年这个充满希望与变革的新时代,江苏科技大学的一支助力乡村振兴实践团,于1月12日踏上了为期一周的网络云实践之旅。这次实践不仅是一次科技与农业的深度融…
青春跃动!安徽工业大学校园文化节开启多元活力篇章
青春跃动!安徽工业大学校园文化节开启多元活力篇章中国青年网马鞍山2024年12月1日电(通讯员李胜豪)2024年12月1日,安徽工业大学校园内洋溢着青春与活力,由安徽工业大学团委精心筹备的校园文化节盛大举行。此…
荧末微光筑新梦,化雨润芽暖春山——重庆大学学生爱心社2024年下半年纪事
2024年5月30日,学生爱心社学年2023—2024学年社团总结暨换届选举大会在重庆大学虎溪校区D1314教室举行,对一年来爱心社的工作进行了全面总结,并选举产生了冀启文、蔡海军、刘思源、王文琪等4人组成的新一届主席团…
安徽工业大学智能科普团点亮大众科学梦
安徽工业大学宣讲团走进额穆镇十里铺村科普人工智能知识2月5日,安徽工业大学宣讲团走进吉林省敦化市额穆镇十里铺村,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人工智能科普活动,为当地村民带来了前沿科技知识,助力乡村科技素…
安徽工业大学电气学子返家乡:传承红色基因,弘扬革命精神——赴沙洲县抗日民主政府纪念馆
为传承红色基因,弘扬革命精神。2025年1月24日,安徽工业大学电气学院红色初心实践队分队开展了一次以“传承红色基因,弘扬革命精神”为主题的社会实践活动,小队成员共同前往沙洲县抗日民主政府纪念馆进行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