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工大学生测控文化实践调研活动
为了深入了解历史文化,增强历史文化认知,并探索其在现代社会中的传承与发展,电气学院电亮青春实践队队员于2月10日参观了位于安徽省马鞍山市的马鞍山市文化博物馆,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文化调研与实践之旅。
入馆后映入眼帘的是戏曲服饰。左侧是一件绣有龙纹的黄色蟒袍,右侧是一件红色戏服,前方还有戏曲头饰等。蟒袍是戏曲中帝王将相的常服,龙纹等刺绣彰显其身份地位;红色戏服可能用于一些喜庆或重要角色;戏曲头饰则是演员扮相的重要组成部分,种类繁多且装饰精美。这些服饰体现了中国传统戏曲文化中独特的美学和服饰规制。
介绍了马鞍山历史悠久,文化璀璨,提到了凌家滩文化等重要考古发现,以及李白等众多文人与马鞍山的渊源等内容。
图中的陶器造型多样,有罐、碗等不同形制。它们多为土黄色或棕红色,表面较为质朴,有的带有简单的纹理或装饰,展现出古朴的质感。这些陶器是古代生活的实用器具,反映了当时人们的饮食等生活场景,也体现了古代的制陶工艺水平,虽然历经岁月,仍能从中窥见古人的生活风貌与智慧。
图中呈现的是博物馆内“六朝京畿”主题展陈场景。中心位置是两匹青铜材质的马雕塑,它们身躯矫健,昂首嘶鸣,前腿高高跃起,姿态极具动感与张力,仿佛下一秒就要奔腾而出。雕塑后方是一面石壁造型的背景,上面刻有“六朝京畿”的文字,增添了古朴厚重的历史感。
前方展台上摆放着一块展牌,详细阐述了这一时期相关的历史文化背景。整个场景的布置庄重而典雅,两侧的墙壁上似乎还配有浮雕等装饰,与中心雕塑相互映衬,生动地展现出六朝时期的风貌,让人仿佛穿越时空,感受到那个时代的繁华与沧桑。
当涂民歌是流行于皖东长江两岸的各类民歌的统称,是安徽省马鞍山市地方传统音乐,也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当涂民歌历史悠久,早在六朝时期就有记载,北宋词人李之仪的部分吟唱、清代黄钺的《于湖竹枝词》都与当涂民歌相关。其曲调丰富,山歌曲调多高亢、嘹亮、自由;劳动号子欢快固定;田歌、秧歌节奏舒缓;爱情题材婉转,赞歌类比较激昂。歌词常使用象声词、感叹词做衬垫,关键名词、形容词有意重叠强化情感,结构大多较为完整。
这件青铜器整体呈方形,造型规整。器身布满繁复的纹饰,以兽面纹等为主,线条细腻流畅,富有层次感,彰显出神秘庄重之感。其边角处铸造工艺精湛,历经岁月,表面泛着古朴的青绿色泽,散发着浓厚的历史气息,静静陈列在透明展示装置上,仿佛在诉说着古代的灿烂文明。
参观马鞍山市博物馆,深入领略其历史文化。从远古凌家滩文化的玉器石器,见证先民智慧;到六朝京畿相关文物,感受当时繁华沧桑。当涂民歌曲调优美、充满生活气息,戏曲服饰精美华丽,展现独特文化魅力。此次参观丰富了我对马鞍山历史文化认知,增强了我对当地文化的敬畏与热爱,我意识到历史文化是城市灵魂根基,应重视传承。
http://www.dxsbao.com/shijian/723521.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