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浸式娱乐产业日益发展、剧本杀游戏已成为新的娱乐方式的新情势,为积极响应党中央提出的“两创”方针和新质生产力助推文化产业发展要求,紧密贴合当代青年人的现实旨趣,研究以数字化创新推动儒家文化与非遗技艺融合创新发展的新模式,以进一步传播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曲阜师范大学“儒风新韵”社会实践队员于2025年2月5日至2月7日期间以数字化赋能非遗创新传承活化模式为切入点,展开“数”里拾遗,寻游“六艺”——数字化赋能非遗创新传承活化模式”的实践活动。我有幸作为一名实践队员积极参与到非遗创新传承的实践中,感受非遗文化,创新非遗传承路径。
用心聆听,深入了解
我们积极与非遗泥塑传承人王奶奶取得联系,了解到王奶奶年轻的时候开始接触并学习泥塑,对其有了十分浓厚的兴趣,于是刻苦钻研精进自己的技术,一心一意只为将泥塑学好、继承好,直到现在,她的泥塑工艺已经十分精湛,在很短的时间之内就可以完成一个栩栩如生的角色。根据我们跟王奶奶的谈话,我们了解到她不仅自己做泥塑,而且也会收徒教他们做泥塑,王奶奶说她收的徒弟现在已经遍布全国各地了,她觉得十分自豪。
制作过程,繁中有简
王奶奶还跟我们详细的谈了谈泥塑的制作过程:其实制作的过程倒也好说,关键是原材料的制作比较费神。泥塑的原材料使用一种特殊的黏土,这种黏土光制作就要很长的时间,王奶奶说她年轻的时候没有染料,所以她直到现在用的染料都是自己加工制作的,所以也要花很长的时间。所有的原料制作完成后,还要用密封性很好的容器进行保存,防止泥塑变干。最后也就是制作工艺了。虽然王奶奶已经对做泥塑很熟悉了,但是当她真正给我们做出一个很完整的作品的时候,我们才意识到做一个泥塑是这么的费时又费力。仔细听完王奶奶的描述之后,我们才真正体会到了泥塑这种非遗技艺的重要与珍贵。据了解,因为这种技艺的原料制作起来比较麻烦,在学习泥塑的时候要具备足够的耐心和精力,所以对于现代快节奏人们来说是很难的,他们可能不愿意或者没有时间来进行认真的学习,所以泥塑的传承面临着很大的困境。王奶奶认为,泥塑只有通过人们一代又一代的传承,这种技艺才可以永远的流传下去。我们实践队员提议将这种技艺于剧本杀进行充分的结合,王奶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http://www.dxsbao.com/shijian/723552.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