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之翼,智慧交响
2025年2月12日,南雅中学K2402班以一场别开生面的“送法到万家”普法宣传活动。活动聚焦《消费者权益保护法》,通过“讲解+问答”双轨模式,将法律知识转化为生动实践,如同为普法宣传插上了“法律之翼”,奏响了校园法治教育的“智慧交响曲”。
“网购商品是假冒伪劣产品,如何维权?”“遇到‘三无’食品该怎样取证?”——讲解员以贴近生活的案例为切入点,将晦涩的法律条款转化为鲜活的故事,从消费者的基本权利到常见的消费陷阱,从维权途径到法律援助,每一个知识点都被讲解得清晰透彻。通过剖析“七天无理由退货”“欺诈消费三倍赔偿”等条款,学生们不仅理解了消费者的九项基本权利,更掌握了维权路径的实操要点。
图为宣讲员为学生讲解如何维权 潘帅颖供图
“同学们,在购买商品时,如果发现商品存在质量问题,应该如何维权?请抢答!”随着讲解员抛出问题,全场瞬间沸腾,知识问答环节正式开启。学生们热情高涨,纷纷举手抢答。活动设置阶梯式题库,从基础概念到复杂案例层层递进,涵盖了消费者的基本权利、常见消费陷阱的识别以及维权途径等多个方面。例如,“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时享有哪些基本权利?”“遇到假冒伪劣商品该如何处理?”这些问题既贴近学生们的日常生活,又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安全权、知情权、自主选择权、公平交易权……”一位同学在回答消费者权利时脱口而出,引得现场一片掌声。而在被问及如何识别假冒伪劣商品时,另一位同学详细地列举了查看商标、质量标识、销售渠道等方法,展现出学生们对法律知识的深刻理解和掌握。
图为学生积极回答问题参与活动 潘帅颖供图
这种“讲解+问答”的创新形式,让活动的互动性和趣味性大大增强。讲解员的讲解为学生们提供了系统的法律知识,而知识问答则让学生们在实践中巩固所学,检验学习成果。这种“双引擎”模式,不仅激发了学生们的学习兴趣,还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加深了对法律知识的理解。
“今天的活动形式很新颖,讲解员的讲解让我对法律有了更系统的认识,而知识问答又让我有机会检验自己的学习成果。”一位参与活动的同学表示,“这种形式让我对法律知识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也让我更有信心去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图为学生参与知识问答活动 潘帅颖供图
活动的组织者表示,选择这种创新的普法形式,是为了让学生们在轻松的氛围中学习法律知识,增强他们的参与感和获得感。“我们希望通过讲解员的讲解和知识问答的互动,让法律知识真正走进学生们的内心,让他们在未来的生活中能够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
此次“送法到万家”活动不仅是一次普法宣传,更是一次法治教育的创新实践。它以知识问答与讲解员讲解相结合的形式,将法律知识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紧密结合,让学生们在互动中学习,在学习中成长。这种创新的普法形式,不仅构建了校园法治教育的新范式,更让青少年深刻体会到:法律既是捍卫权益的盾牌,亦是丈量文明的标尺。当法治信仰扎根青春土壤,公平正义的乐章必将奏响在每一个角落。
图为宣讲员与学生合影留念 潘帅颖供图
随着活动的圆满结束,学生们带着满满的收获和对法律的敬畏之心离开。相信在未来的生活中,他们能够运用所学的法律知识,勇敢地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成为法治社会的积极参与者和推动者。
(通讯员 晏梓婷 贺梓妮)
http://www.dxsbao.com/shijian/723617.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