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韵承萃实践队探寻谢馥春非遗脂粉技艺,续写东方美妆传奇
在当今全球化的浪潮下,古老的非遗技艺正面临着被遗忘的危机,而它们承载着的,是中华民族数千年的文化记忆。为了深入了解非遗技艺的传承现状,挖掘其背后的文化价值,古韵承萃社会实践队于近日走进了烟台市芝罘区朝阳街,对拥有百年历史的谢馥春非遗脂粉制作技艺展开了一场深度探访。此次调研不仅让队员们近距离感受到了传统脂粉制作的魅力,更引发了他们对非遗传承与创新发展的深刻思考。
谢馥春,作为中国美妆行业的先驱,创立于清道光十年(1830年),是中国第一家化妆品企业,也是中国化妆品业唯一的中国驰名商标和中华老字号。其“香、粉、油”三绝闻名遐迩,自清朝便被钦定为“贡粉”,深受皇室贵族的喜爱。如今,谢馥春的脂粉制作技艺已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 烟台市芝罘区朝阳街,这条充满历史韵味的老街,承载着烟台的百年记忆。谢馥春在此开设的店铺,不仅是一个销售美妆产品的场所,更是一座展示非遗技艺的文化窗口。古韵承萃社会实践队的队员们怀揣着对传统文化的敬仰之情,踏入了这家散发着古朴气息的店铺。
队员们一进入店铺,便被陈列架上琳琅满目的脂粉产品所吸引。从细腻的鸭蛋粉到馥郁的桂花头油,每一件产品都散发着独特的魅力,仿佛在诉说着那段辉煌的历史。在店铺负责人的热情接待下,队员们有幸邀请到了谢馥春非遗脂粉制作技艺的传承人,为大家详细讲解脂粉制作的工艺流程。 谢馥春的脂粉制作技艺工序繁杂,从选料、炮制到研磨、调制,每一个环节都需要匠人们的精心把控。以其招牌产品鸭蛋粉为例,选用的是上等的滑石粉,经过多道筛选和研磨工序,使其质地细腻如尘。在炮制过程中,加入了珍珠粉、冰片等天然药材,不仅增加了粉的功效,还使其具有独特的香气。而在调制环节,匠人们凭借着多年的经验,精确控制各种原料的比例,以确保每一盒鸭蛋粉都能达到色泽均匀、香气宜人的标准。
在与传承人和店铺负责人的交流中,队员们了解到,尽管谢馥春拥有着深厚的历史底蕴和精湛的制作技艺,但在现代工业化和全球化的冲击下,非遗脂粉制作技艺的传承也面临着诸多困境。 首先,传统制作技艺的学习周期长、难度大,需要学徒们具备极大的耐心和毅力。在快节奏的现代社会,很少有年轻人愿意花费大量时间去学习一门传统手艺,导致传承人才出现断层。其次,现代消费者的消费观念和审美观念发生了很大变化,对传统脂粉的认知度和接受度相对较低。如何在保留传统技艺精髓的基础上,开发出符合现代消费者需求的产品,成为了谢馥春面临的一大挑战。
此外,市场竞争的激烈也给谢馥春带来了巨大的压力。随着国际美妆品牌的涌入和国内新兴美妆品牌的崛起,谢馥春需要在众多竞争对手中脱颖而出,这对其品牌推广和市场拓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面对这些困境,谢馥春也在积极探索破局之路。一方面,加强与高校、科研机构的合作,培养专业的非遗传承人才。通过开设相关课程和实践基地,吸引更多年轻人了解和学习传统脂粉制作技艺。另一方面,注重产品创新和品牌升级。在保留传统工艺的基础上,融入现代科技和时尚元素,开发出一系列适合现代消费者的美妆产品。同时,利用互联网平台进行品牌推广和销售,拓宽市场渠道。
此次对谢馥春非遗脂粉制作技艺的探访,让古韵承萃社会实践队的队员们收获颇丰。队员们深刻认识到,非遗技艺不仅是一种文化遗产,更是一种民族精神的象征。它们承载着先辈们的智慧和创造力,是中华民族文化自信的重要源泉。
此次古韵承萃社会实践队对谢馥春非遗脂粉制作技艺的探访,不仅是一次对传统文化的深度挖掘,更是一次对非遗传承与创新发展的积极探索。相信在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像谢馥春这样的非遗技艺一定能够在新时代续写东方美妆的传奇,让古老的中华文化在世界舞台上绽放出更加耀眼的光芒。
http://www.dxsbao.com/shijian/723629.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