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0日,曲阜师范大学“青史践履,睦邻同行”实践队前往山东省临沂市王羲之故居,开展了一场以“探寻书法文化,传承历史文脉”为主题的研学实践活动。通过实地考察书圣故里遗存,深入了解书法艺术的起源与发展,感受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进一步增强青年学子的文化自信,在墨香古韵中探寻书法文脉传承的时代价值。
品鉴祠堂古韵,感悟家训传承
实践队一行首先来到了王羲之故居内洗砚池畔的王右军祠。祠堂正厅内,檀香缭绕。阳光透过雕花木窗斜斜洒在展柜玻璃上,古朴典雅,庄严肃穆,仿佛在诉说着王羲之的传奇一生。队员们在讲解员的带领下,仔细参观了祠堂内的陈列展品,了解了王氏家族的辉煌历史以及王羲之的书法成就。王氏家训“敦睦家风,忠孝仁义”等字样赫然在目,队员们深刻体会到家训对王氏家族世代传承书法艺术的重要影响。家训不仅是家族的规矩,更是王羲之书法精神的内核,这种精神在岁月的长河中得以延续,激励着后人不断追求卓越。实践队员们纷纷表示,要将这种家训精神融入到自己的学习和生活中,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探秘晋墓博物馆,聆听文物故事
正午时分,实践队穿过一片青石铺就的回廊。廊边苔痕斑驳的假山石间,几株老梅横斜,残留的花瓣随风飘落在队员们的笔记本上。转入地下一层的洗砚池晋墓博物馆时,温度骤然降低,青铜器的冷光与暖黄的射灯在玻璃展柜上交相辉映。
博物馆内陈列着大量珍贵的文物,每一件都承载着厚重的历史记忆。队员们在参观过程中,认真聆听讲解员对文物背后故事的讲述,仿佛穿越时空,回到了那个书法艺术蓬勃发展的晋代。从墓葬出土的笔墨纸砚到与书法相关的文化遗迹,队员们感受到了书法艺术在当时社会生活中的重要地位。这些文物不仅是历史的见证,更是书法文化传承的载体。实践队员们通过近距离接触这些文物,对书法艺术的起源和发展有了更为直观的认识,也更加深刻地理解了书法文化的深厚底蕴。
在编号M1的墓葬复原展区,一件残缺的青瓷砚台令众人驻足。讲解员打开展柜侧面的补光灯,釉面顿时浮现出细密的冰裂纹。“这方砚台出土时盛有干涸的墨块,”讲解员指着砚池边缘的凹陷,“考古人员在此检测到长期研磨形成的石英晶体,说明墓主人生前必是日日笔耕不辍。”
漫步书法长廊,领略文化魅力
午后阳光正好,实践队来到露天的书法碑廊。二百余米的长廊蜿蜒如游龙,两侧镶嵌着众多近代书法家的佳作,风格各异,或雄浑豪放,或清新秀丽,展现了书法艺术的博大精深。队员们在长廊中驻足欣赏,仔细品味每一幅作品的笔法、结构和意境,感受着书法艺术的独特魅力。书法长廊不仅是一次视觉的盛宴,更是一场心灵的洗礼。队员们在欣赏书法作品的过程中,体会到了书法艺术所蕴含的精神内涵和文化价值,进一步激发了他们对书法艺术的热爱和对传统文化的敬意。
通过此次研学实践活动曲阜师范大学“青史践履,睦邻同行”实践队的队员们对书法文化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和认识。他们纷纷表示,要将此次实践所学带回校园,通过举办书法展览、书法讲座等形式,让更多的人了解书法文化,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此次实践活动不仅丰富了同学们的课余生活,更增强了他们的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为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图为实践队员参观《兰亭序》。马菲菲 供图
图为实践队员参观王氏家训。马菲菲 供图
图为实践队员参观书法长廊。马菲菲 供图
http://www.dxsbao.com/shijian/723681.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