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加深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了解,曲阜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青史践履,睦邻同行”社会实践队队员于2月10日前往蓬莱阁开展文化研学活动。作为中国古代四大名楼之一,蓬莱阁以其独特的“仙境”文化、丰富的历史底蕴和壮丽的自然景观,成为大学生感悟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窗口。此次研学活动以“寻梦仙境,对话历史”为主题,旨在通过实地探访与深度体验,挖掘蓬莱阁的文化内涵与时代价值。
探访仙境:从神话到历史的跨越
蓬莱阁坐落于蓬莱北部丹崖山巅,依山傍海,气势恢宏,由蓬莱阁、天后宫、龙王宫、吕祖殿、三清殿、弥陀寺等6个单体和附属建筑共组成规模宏大的古建筑群,面积1万8千5百平方米。实践队员首先参观了位于景区入口附近的“八仙过海”主题展厅,这里通过壁画、雕塑和多媒体技术,生动再现了八仙各显神通、踏浪而行的神话场景。作为中国古代神话的重要载体,“八仙过海”不仅体现了古人对自由与超越的向往,也折射出中华文化中“和而不同”的哲学思想。
来到蓬莱阁主楼,实践队员仔细观摩了建筑的精巧结构与装饰细节。飞檐翘角、雕梁画栋的设计风格,展现了古代工匠的高超技艺,也传递出中华建筑文化的独特魅力。作为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蓬莱阁不仅是文人墨客的吟咏之地,更是中外文化交流的历史见证。
文化传承:历史与现实的对话
登上蓬莱阁顶层,黄渤海分界线的壮丽景色尽收眼底。海天一色、烟波浩渺的景象,让实践队员深刻体会到“人间仙境”的意境。作为古代中国航海的重要地标,蓬莱阁不仅承载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见证了中华民族探索海洋、联通世界的勇气与智慧。
研学期间,实践队员还参观了位于蓬莱阁主体背面的避风亭,这里保存着苏轼、董其昌等历代文人留下的碑刻。一片片碑刻嵌在墙中,用玻璃隔离,来往的游客无不驻足细细观看研读,间或发出惊叹声。这些碑文不仅是书法艺术的瑰宝,更是历史文化的鲜活见证。通过研读碑文,实践队员看到了历代古人登上蓬莱阁抒发心情的畅快与得意,也听到今人通过碑刻对古人的颂文给予了时隔千年的回想。研学所见使实践队员充分意识到文化传承的重要性。
在“仙境文化节”活动中,实践队员还协助工作人员布置展台、引导游客上台同戏曲表演者互动、为民间秧歌队进行拍摄,亲身参与到文化传播的过程中。她深刻体会到,文化传承不仅仅是讲述历史,更是让每个人都能感受到文化的魅力,并将其融入日常生活。
研学意义:仙境文化的当代启示
此次蓬莱阁研学活动,不仅让实践队员领略了自然景观的壮丽与历史文化的深厚,更让她对“仙境”文化有了全新的理解。蓬莱阁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符号,不仅承载着古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也蕴含着探索未知、勇于创新的精神。
通过实地探访,实践队员能够直观感受蓬莱阁所承载的“仙境”文化、神话传说与历史记忆,从而更深刻地领悟中华文化中“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与“海纳百川”的开放精神。这种沉浸式体验不仅帮助大学生将书本知识与现实场景相结合,增强文化自信,还促使他们思考传统文化在当代社会的价值与意义。同时,蓬莱阁作为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也启发大学生以历史为镜,在全球化背景下探索文化交流与创新的新路径。对于当代大学生而言,探访蓬莱阁不仅是一次文化寻根之旅,更是一次精神洗礼。它提醒我们,在快速发展的现代社会中,应珍视并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同时以开放包容的心态,探索未知领域,创造属于新时代的“仙境”故事。
http://www.dxsbao.com/shijian/723684.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