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梁山位于和县县城南36公里处,海拔88.1米,由大陀山和小陀山组成。它俯瞰长江,与东梁山夹江对峙,合称“天门山”,又有“二虎山”“峨眉山”等别称。
自然景观
• 天门八景:包括“天门夜月”“博望朝霞”“陈桥唤渡”“万庵观澜”“龙宫熏雪”“云阁疏钟”“荻州幕雨”“柳岸春莺”,每一处景色都独具特色,给人以美的享受。
• 临江悬崖怪石:山水相依间,临江悬崖怪石嶙峋,层层叠叠,形成如“万庵观澜”这般震撼景致,吸引着众多游客前来观赏。
历史文化
• 历史事件:西梁山是兵家必争之地,春秋时期的“吴楚长岸之战”在此发生。六朝建都金陵时,在此屯兵据守。唐武德年间,杜伏威副将辅公祏由梁山至博望用铁索连接锁断江道。1949年,渡江战役第一枪在此打响,第三野战军九十师与国民党军展开激烈战斗。
• 摩崖石刻:大陀山临江悬崖峭壁上,有东晋永和三年(347年)书法家王羲之摩崖刻石“振衣濯足”四字,“羲之”署名清晰可辨。明代天启年间和州州守池显京摩崖刻“天门”二字,笔法遒劲。此外,还有明代万历三十六年及清朝道光年间所书“洪水至此”的石刻七处,是珍贵的水文研究史料。
人文景观
• 烈士陵园:小陀山被改建为烈士陵园,山顶建有“烈士塔”,反林彪战士石仁祥烈士墓地也在此。1952年,在陀山顶建立“人民英雄纪念碑”,是安徽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 西梁山战斗事迹陈列馆:普光庵遗址曾改建成“西梁山战斗事迹陈列馆”,后又改为普光庵,馆内运用多种艺术形式和现代科技手段,生动再现当年革命斗争场景。
http://www.dxsbao.com/shijian/723703.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