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法历程艰,齐心创和谐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全面依法治国是国家治理的一场深刻革命”,强调“必须更好发挥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保障作用,在法治轨道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同时,二十大报告还对推进法治社会建设等作出了重要部署,为乡村法治建设指明了方向。“十四五”规划也提出要加强和改进乡村治理,建设文明和谐乡村,而法治乡村建设正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基石。1月8日至14日,曲阜师范大学管理学院法辉耀社“缘”实践队在山东、贵州、甘肃等多地开展了以“普法进社践于行,崇法善治助发展——深度剖析基层普法治理的现状和实践途径”为主题的社会实践活动,本次实践活动侧重于探讨社区居民对于法律知识的了解程度以及了解途径。
活动期间,队员们在村庄主要路口、集市等人流量较大的地方设立宣传点,向过往村民发放法律宣传单页和知识手册,并进行简要讲解。一位路过的大爷接过宣传单页后,指着上面关于土地流转的内容询问:“我们村最近在搞土地流转,这上面说的这些规定,俺们咋能保证自己的权益不受损呢?”队员们耐心地为大爷解释相关条款,并结合村里的实际情况,给出了具体的建议。
在实践活动前期的准备工作中,实践团队进行了大量的资料搜集以及整理,掌握了当前普法的情况以及群众对于普法活动的态度。在此基础上,实践团队赴各就近社区进行考察,与社区管理人员携手举办了“理论宣讲+法律服务”的志愿活动,依托多个平台为弱势群体提供服务与普法,深入帮扶社区普及法律援助知识等。同时,团队成员与社区的工作人员,社区内部的法律行业从事者以及普通居民分别进行了访谈,了解了他们对于法律知识的接受程度以及了解途径。最后进行整理分析,运用统计学方法与法律在居民内部的运用以及了解途径进行了量化研究,为制定解决方案提供了数据支撑。
在实践活动中,我们碰到了许多此类情况的群众,有一位年近五十的叔叔一直叹气,给我们叹息着说:“早些年没文化,钱全被骗光了,要是那时候有你们,也不会苦了我半辈子。”大家听了也只能默默心酸着。面对面讲解结束后,实践团队成员便开展了志愿服务,为居民解决了他们所困惑的法律问题,居民们激烈地讨论着,氛围浓厚。为了让更多人受益于法律,社会,教育机构,社区应联起手来,例如举办法律讲座,邀请专业律师为居民讲解日常生活中的法律问题。学校开展法律知识竞赛、模拟法庭等活动,激发学生学习法律的兴趣。政府部门可以利用新媒体,制作生动有趣的法律宣传视频,让广大群众都了解法律的内涵。
此次曲阜师范大学管理学院法辉耀社“缘”实践队在乡村和社区的普法实践活动,是对二十大精神和“十四五”规划要求的积极践行。通过多种形式的活动,居民们对法律知识的知晓度明显提高,法律意识得到了有效增强,有助于推动北柴屯村形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纠纷靠法的法治氛围,为实现乡村振兴和建设文明和谐乡村奠定了坚实的法治基础。未来,期待有更多类似的普法活动深入农村,让法律的阳光照亮每一个角落,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在社区当中,法律是支撑居民保护自己的砝码,通过实地调研可以得知,法律问题贯穿于人们的生活,因此提高居民法律素养,提升法律学习意识是社区当务之急要落实的。同时实践团队也意识到了法律普及需要一定的创新性与实用性,因此,实践团队建议政府,教育机构,社区管理以及个人共同努力,扩大普及途径,线上线下两手抓,加强法律教育,促进法律意识的形成。同时,呼吁广大群众积极学习法律知识,提升法律素养,为建设法治社会提供坚实的基础。
http://www.dxsbao.com/shijian/723712.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