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探寻全椒的历史文化底蕴,尤其是挖掘与吴敬梓及其不朽名著《儒林外史》紧密相连的文化元素,深切缅怀这位伟大的先贤,切实传承优秀文化,大力弘扬其作品中蕴含的批判精神与社会责任感,我们精心组织开展了以“寻访儒林外史,传承敬梓精神”为主题的社会实践活动。1月20日,安徽工业大学电气学院文化传承团踏上行程,前往安徽省滁州市全椒县,实地参观吴敬梓纪念馆,以庄重的方式纪念吴敬梓先生。
实践团队首先来到吴敬梓纪念馆,馆内陈列着吴敬梓的生平介绍、著作手稿、书画作品以及与《儒林外史》相关的场景复原和人物雕塑。通过讲解员的详细介绍,我们了解到吴敬梓的坎坷人生经历,他出身名门望族,但因家道中落,历经生活的磨难,这些经历都成为他创作《儒林外史》的灵感源泉。在参观过程中,我们还注意到馆内运用了多媒体展示手段,通过视频、动画等形式生动地展现了《儒林外史》中的故事情节,让观众能够更加直观地感受这部作品的魅力。
图为吴敬梓雕塑。张明亮供图。
图为《儒林外史》文化概况。汤仁超供图。
随后步入展示《范进中举》的区域,首先闯入视野的,便是那栩栩如生的人物雕塑。范进中举后的癫狂之态被雕琢得入木三分,只见他披头散发,衣衫凌乱,脸上洋溢着一种近乎痴傻的狂喜,手中死死地攥着那封改写他命运轨迹的中举喜报。周围的人物亦是神态各异,有满脸惊讶的乡邻,有满脸谄媚的胡屠户,他们的每一个表情、每一个动作,都在无声地诉说着这个故事背后错综复杂的社会关系。
图为《范进中举》演示视频截取图片。汤仁超供图。
步入吴敬梓纪念馆的“文学成就”展区,仿佛踏入了一个被岁月尘封的文学殿堂,而《儒林外史》无疑是这里最为耀眼的明珠。馆内,工作人员精心布局,着重展示了这部鸿篇巨制的创作过程与主要内容。在展示架上,一本本《儒林外史》依序排列,从纸张泛黄、散发着古朴气息的古代刻本,到装帧精美、标注着现代注释译文的译注本,它们宛如一部部时光的记录者,见证着这部经典在不同时代的传承与发展。每一本刻本的纹理间,似乎都藏着古代工匠雕刻时的专注神情;而现代译注本则以通俗易懂的方式,为新时代的读者打开了通向这部经典的大门。
图为不同版本的《儒林外史》。张明亮供图。
图为吴敬梓石碑。周宏乐健供图。
通过此次“寻访儒林外史,传承敬梓景深”社会实践活动,我们得以深度探寻全椒的历史文化底蕴,领略吴敬梓卓越的文学成就。在实践进程中,我们切实锻炼了自身能力,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愈发深厚,传承意识也更为强烈。我们期望借助这份实践报告,让更多人知悉全椒的历史文化风采以及吴敬梓的文学魅力,进而携手并肩,为传承与弘扬优秀传统文化贡献一己之力 。
http://www.dxsbao.com/shijian/723786.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