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赴火场前线,铸安全防线

来源:曲阜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作者:墨里

赴火场前线,铸安全防线

在万家灯火、岁月静好的背后,总有一群逆行者以生命守护生命。2025年2月11日,曲阜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和煦风送暖,‘青’力奉社区”实践队走进临沂市兰山区义堂镇消防救援中心,开展“致敬火焰蓝”主题社会实践活动。实践队员们通过实地参观、深度访谈、共度新春三大环节,近距离感受消防员的日常,体悟责任与奉献的真谛,为平安社会的建设注入青春温度。

入站探职责:烈火中的钢铁长城

当实践队员们踏入消防站的大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排列整齐的消防车,它们犹如等待出征的战士,随时准备奔赴救援一线。车身在阳光的照耀下闪烁着金属的光泽,车上各类消防设备一应俱全,从高压水枪、水带,到各种破拆工具、急救设备,每一件都彰显着消防工作的专业性和复杂性。队员们围绕着消防车,仔细观察着这些“钢铁巨兽”,惊叹于它们强大的救援能力。在消防员的带领下,队员们走进了消防车库。消防员详细介绍了不同类型消防车的功能和适用场景,比如城市主战消防车,主要用于扑救各类火灾,它配备了大容量的水罐和先进的灭火系统;登高平台消防车则是高楼火灾救援的“利器”,能够伸展至数十米高空,为被困人员开辟生命通道。队员们认真聆听,不时提出问题,对消防车的构造和操作原理有了更深入的了解。随后,队员们来到了消防器材展示区。这里陈列着各种各样的消防装备,有灭火防护服、空气呼吸器、防火隔热服等。消防员拿起一件灭火防护服向队员们展示,详细介绍了它的防护性能和穿戴方法。

图为消防队员展示部分物品使用方法。刘文茹 供图

这件看似普通的防护服,实际上具有防火、隔热、防水等多种功能,能够在高温、危险的火灾现场为消防员提供有效的保护。队员们亲自试穿了灭火防护服,仅仅几分钟,就感受到了它的厚重和闷热。“穿着这么重、这么热的衣服去救火,消防员们太不容易了!”一位实践队员感慨道。除了消防车辆和器材,实践队员们还参观了消防员的生活区域。整洁的宿舍里,被子叠得方方正正,如同一块块绿色的豆腐块,生活用品摆放得井井有条。在荣誉室里,挂满了消防站获得的各种荣誉证书和锦旗,这些都是消防员们英勇奋战、无私奉献的见证。队员们看着这些荣誉,心中对消防员们的敬意油然而生。

图为消防员训练成果。刘文茹 供图

对话消防员:平凡英雄的无悔选择

参观结束后,实践队员们与消防员们围坐在一起,进行了一场深入的交流采访。队员们提出了许多心中的疑问,从消防员的日常训练,到他们在救援现场的经历和感受。一位有着多年消防经验的老消防员分享道:“我们的日常训练非常严格,每天都要进行体能训练、技能训练和实战演练。体能训练包括长跑、俯卧撑、仰卧起坐等,目的是保持良好的身体素质,只有这样,在救援现场才能有足够的体力应对各种困难。技能训练则涵盖了消防器材的操作、火灾扑救技巧、抢险救援方法等方面,每一项技能都需要反复练习,做到熟练掌握。实战演练更是模拟各种真实的火灾和救援场景,让我们在实践中积累经验,提高应对突发情况的能力。”

图为实践队员体验消防员日常训练的照片。刘文茹 供图

共度新春:蓝焰下的团圆年

临近春节,本是阖家团圆的日子,但对于消防员们来说,却是他们坚守岗位的关键时刻。虽然不能回家过年,但消防站的集体过年也热闹非凡。走进消防站的食堂,队员们看到桌上摆满了丰盛的菜肴,有红烧肉、糖醋排骨、清蒸鱼等,都是大家爱吃的家常菜。消防员们和队员们一起动手包饺子,大家分工合作,有的负责擀面皮,有的负责调馅料,有的负责包饺子,现场气氛十分热闹。在包饺子的过程中,消防员们讲述着他们在春节期间坚守岗位的故事。“春节期间,火灾隐患增多,我们必须时刻保持警惕,不能有丝毫懈怠。虽然不能和家人团聚,但能守护大家的平安,我们觉得很值得。”一位消防员说道。吃完年夜饭,大家一起观看春节联欢晚会。电视里播放着精彩的节目,消防站里充满了欢声笑语。在这个特殊的夜晚,消防员们和队员们一起度过了一个温馨、难忘的春节。

图为消防员与实践队员一同包的饺子。刘文茹 供图

火光中跃动的蓝色身影,诠释着最炽热的忠诚;训练场上滴落的汗水,浇筑成最坚固的平安。本次实践中,青年学子以眼观、以耳闻、以心悟,见证了消防员“逆险而行,向死而生”的担当。当新年的钟声响起,愿每一盏团圆的灯火都能照亮英雄的归途,愿每一次警铃的呼啸都能换来大地的安宁。实践队员们将以此次消防站之行为起点,做消防知识的传播者、平安社会的建设者,让“火焰蓝”的精神薪火相传,在新时代续写更多守护生命的壮丽篇章。实践队员们深刻认识到,消防员是和平年代最可爱的人,他们用自己的生命诠释着责任与担当。在未来的日子里,队员们将以此次实践为契机,积极传播消防安全知识,提高公众的消防安全意识,为减少火灾事故的发生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同时,队员们也将这份对消防员的敬意转化为实际行动,在各自的学习和生活中,勇于担当,积极奉献,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通讯员刘文茹)

http://www.dxsbao.com/shijian/723819.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传承传统文化,弘扬渔村文化

渔村文化是指在渔村环境中形成和发展的,涵盖了生产生活、民俗风情、建筑风格、艺术传承等多个方面的独特文化形态。独特的渔村文化景观,助力当地旅游业的发展。渔村文化以其海洋特色,…… 张可可 曲阜师范大学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翰墨千秋韵书法万里情

文化是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区别于其他国家的重要标志。书法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它是中华民族特有的艺术形式,世界各地的华人通过书法来维系对祖国文化的情感纽带。…… 张可可 曲阜师范大学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悟特色文化,承传统文化

渔村文化是指在渔村环境中形成和发展的,涵盖了生产生活、民俗风情、建筑风格、艺术传承等多个方面的独特文化形态。独特的渔村文化景观,为当地旅游业发展助力。渔村文化以其海洋特色,…… 张可可 曲阜师范大学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守护文化瑰宝,传承华夏基因

文物是无声的史书,承载着古人的思想观念和社会信息,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情况,使后人能够跨越时空了解几千年前的社会形态和文化风俗。文物作为文化瑰宝,也是中华传统文…… 张可可 曲阜师范大学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承文化薪火,挺民族脊梁

在华夏上下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底蕴深厚。它承载着先辈们的智慧结晶,将过去、现在与未来紧密相连,是中华民族发展历程中不可或缺的精神支柱。立足当下,新时代…… 张可可 曲阜师范大学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赓续文化薪火,绽放时代华光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也是民族与国家的瑰宝。在新时代,传承与弘扬这一瑰宝,是每一位华夏儿女义不容辞的责任。为了加深对于…… 张可可 曲阜师范大学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探文化之根,扬传承之帆

文化,宛如一条奔腾不息的长河,贯穿了人类历史的始终,滋养着我们的心灵,塑造着我们的灵魂,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璀璨瑰宝。泱泱中华五千年文明,仿若浩渺银河,璀璨绚烂。先辈们…… 张可可 曲阜师范大学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传传统文化,厚文明底蕴

为了让更多人有机会领略到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实践团成员充分借助互联网力量,制作了一系列有关传统文化知识的短视频。在介绍博物馆展品时,实践团成员巧妙地将馆内深入研究的资料与自…… 张可可 曲阜师范大学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传承传统文化,弘扬渔村文化

渔村文化是指在渔村环境中形成和发展的,涵盖了生产生活、民俗风情、建筑风格、艺术传承等多个方面的独特文化形态。独特的渔…

翰墨千秋韵书法万里情

文化是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区别于其他国家的重要标志。书法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它是中华民族特有的艺术…

悟特色文化,承传统文化

渔村文化是指在渔村环境中形成和发展的,涵盖了生产生活、民俗风情、建筑风格、艺术传承等多个方面的独特文化形态。独特的渔…

守护文化瑰宝,传承华夏基因

文物是无声的史书,承载着古人的思想观念和社会信息,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情况,使后人能够跨越时空了解几千年…

承文化薪火,挺民族脊梁

在华夏上下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底蕴深厚。它承载着先辈们的智慧结晶,将过去、现在与未来紧密相连,…

最新发布

回访母校:点燃热情,搭建桥梁
2025年1月20日,我满怀激动的心情,再次参与了回访母校的活动。这已经是我第三次参与此类活动,但每一次都让我收获满满。此次回访,我的目标依旧明确:积累社会实践经验,分享我的经历和感悟,为学弟学妹们点…
垃圾分类新时尚,社区生活焕新光
为了充分落实“绿色,美丽,和谐”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精神,曲阜师范大学物理工程学院“雅韵启善,仁风拂社”实践队开展了“多元社区服务,传递温暖关怀”为主题的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致力于为社区的和谐美…
曲园学子寒假在行动:新春佳节至,情暖社区行
新春的余韵还未散去,元宵佳节便迈着步伐悄然来临。在阖家团圆、共赏明月的节日前夕,为营造温馨美好的社区氛围,各社区相继开展了垃圾分类、清理杂物等环保活动工作。与此同时,街道办工作人员投入元宵节的…
安工大学子返家乡,助建走向理想的桥梁
2025年1月16日,安徽工业大学安徽临泉团的实践队员们满怀热忱,踏上归乡之路,回到母校开展返家乡实践活动。此次活动意义非凡,旨在全方位展示安徽工业大学的多彩校园,帮助师弟师妹们深入了解这所高等学府,…
安工大校友归校畅言,助力学弟学妹梦想起航
导语:2025年1月15日,在教育竞争日趋白热化的当下,为了进一步提升学校的知名度与影响力,吸引更多优质生源,安徽工业大学精心策划并组织了大学生假期返回母校宣传活动。在这场意义非凡的活动中,该校校友张…
曲园学子三下乡:探寻水浒文化,传承历史脉络
“一日水浒客,一生好汉情。”为深入挖掘水浒文化内涵,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增强青年一代对本土文化的认知与热爱,恰逢曲阜师范大学70周年在即,2月11日,曲阜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和煦风送暖,青力奉社区”…
传移动科普,润时代青年
移动科普团:奔赴家乡母校,点燃科学梦想中国青年网亳州2月11日电(通讯员王世忠)为响应安徽工业大学“青春返乡·筑梦未来”社会实践号召,1月19日,团队成员返回家乡亳州市,走进风华高级中学高三,开展高校…
社区校园播乡音,实践传承燃希望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以及对语言文字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积极落实《“十四五”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规划》,曲阜师范大学管理学院“韵语织乡”实践团于1月12日前后,在山东省、山西省…
乡梓雅韵护方言,青春实践传文化
语言,作为人类交流的核心纽带,不仅是信息传递的工具,更是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方言,作为地域文化的独特标识,承载着一方水土的历史记忆、民俗风情与情感温度,它是地域文化多样性的生动体现。许多地方戏…
移动科普:点亮梦想,传递大学之光
中国青年网亳州2月11日电(通讯员夏炘炀)为积极响应安徽工业大学“返家乡”活动,和团队成员一起1月19日共同来到亳州市风华高级中学一同为高三学生进行科学知识大科普,并为高三学子的学业方面分享宝贵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