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追寻红色记忆,传承奋斗精神——南航学子走进八大处

来源: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学院 作者:和汝敏

为深入学习革命先辈的英勇事迹,感悟红色精神的时代价值,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红色故事青年说团队于2月4日至5日前往北京八大处,开展了一场生动的红色实践活动。同学们以实地探访与讲解宣讲相结合的方式,追寻革命足迹,缅怀英雄人物,在历史遗迹中汲取奋进力量。

探访红色遗迹,重温革命岁月

八大处作为中国革命通信事业的重要见证地,承载着波澜壮阔的红色记忆。实践团队成员沿着革命先辈的足迹,参观了革命旧址,聆听关于红色电波的历史故事,感受那段峥嵘岁月中的通信精神。在这片土地上,一道道红色电波曾穿越战火硝烟,为革命斗争提供了强有力的通信保障,见证了新中国诞生的重要时刻。

致敬通信先锋,传承奋斗精神

本次实践活动特别聚焦于通信领域的革命先辈——王子纲同志。他20岁加入中国共产党,30岁随红军踏上长征之路,凭借坚定信念和卓越才能,成为我党我军通信事业的奠基者。他始终秉持“通信就是生命线”的信念,在长征、抗战、解放战争乃至新中国建设时期,始终坚守在通信战线,为党和军队的通信畅通贡献一生。

在长征途中,他带领团队克服重重困难,确保红军指挥体系的稳定运行;抗战时期,他迅速组建通信团队,为根据地建立起高效的通信网络;解放战争期间,他率先进驻八大处,筹划通信部署,使“红色电波”传遍全国,助力新中国的胜利诞生。新中国成立后,他继续投身通信事业,推动通信技术发展,直至生命最后一刻,依然为国家通信事业奉献全部心血。

探寻红色足迹,聆听电波回响

清晨,微风轻拂,阳光透过树影洒落在蜿蜒的山路上。我们团队的成员肩并肩踏上前往八大处的旅程,背包里装着笔记本、相机,还有一颗对红色历史充满敬仰的心。

沿着青石台阶拾级而上,八大处的静谧与庄重让人油然而生敬意。推开一扇斑驳的木门,团队成员们正式步入了这片承载着无数革命记忆的红色热土。映入眼帘的是一座座灰色砖墙的旧式建筑,院内几棵古树伫立,见证着岁月的流转。

走进展厅,一张张珍贵的历史照片、一封封泛黄的电报原件,仿佛将成员们拉回到了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墙上,一张老旧的地图标注着重要的通信线路,旁边的展示柜里,整齐摆放着红军时期的电台设备和密文电报。两位成员不禁凑近仔细端详,轻声交流着:“这些设备比想象中还要庞大复杂,真难以想象当时的通信员是如何在敌人的封锁和干扰下完成任务的。”

在主展厅,摆放着一台保存完好的老式无线电发报机。它静静地陈列在玻璃柜中,仿佛仍然承载着当年传递信息的使命。讲解员介绍道:“这台发报机曾在解放战争时期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不仅传递了党中央的重要指令,还在关键战役中保障了作战指挥的顺利进行。”

周围的人听得入神,目光追随讲解员的指尖,看着屏幕上播放的历史影像:昏暗的灯光下,通信员埋头伏案,手指在发报机上飞快敲击,发出“嘀嘀嗒嗒”的声音。这不仅仅是电波的跳跃,更是革命者在生死之间传递希望的光芒。

展馆的最后一部分是一间还原当年通信员工作场景的房间。低矮的木桌上摆放着老式电台设备,墙上挂着作战地图,窗户的光线透过陈旧的窗帘投下斑驳的影子。两位成员走到书桌前,看着复刻的电报文件:“这些密码,真的太复杂了。”她们低声感叹,想象着当年的通信员如何在艰难环境下解密、加密,并在枪林弹雨中保护这些情报。

参观的最后,团队成员来到展馆外的纪念碑前肃立片刻,静静感受这里的红色记忆。山风拂过,仿佛带来了过去的回音,一位成员轻声说道:“通信是革命的生命线,而我们今天的所见所闻,就是这条生命线的历史见证。”

走出八大处,阳光映照在青砖灰瓦上,历史虽已远去,但那些曾经跃动的红色电波,仍在今天的青年心中激荡不息。

感悟红色电波,坚定理想信念

此次实践活动不仅是一次对历史的追溯,更是一次精神的洗礼。团队成员纷纷表示,通过走进八大处,聆听革命故事,亲身感受红色电波的伟大力量,更加深刻地理解了“通信就是生命线”这一信仰背后的责任与担当。

红色电波承载着信仰,穿越时空,连接过去与未来。新时代青年将赓续红色血脉,以革命先辈为榜样,勇担时代使命,在新时代的征程中不断奋斗,让革命精神薪火相传,生生不息。

电波不熄,精神永传!

http://www.dxsbao.com/shijian/723842.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从‘空心村’到‘黄金村’:闲置农房的振兴之路

为响应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号召,探寻农村闲置农房盘活的有效途径,河南工业大学实践团队于2025年2月7日前往河南省南阳市、周口市、平顶山市以及河北省廊坊市等地开展了实地调研活动。团队走…… 许永乐 河南工业大学经济贸易学院查看全文 >>

聚焦闲置农房盘活,振兴传统乡村发展

为积极响应国家乡村振兴战略,探索盘活农村闲置农房的有效路径,近日,河南工业大学实践团队奔赴河南省南阳市、周口市、平顶山市以及河北省廊坊市等地开展实地调研活动。团队成员深入基…… 许永乐 王小彤· 河南工业大学经济贸易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田间故事纸上绘,农民情思画中藏

中国青年网日照2月13日电(通讯员丁明辉)农民画作为农民们自发记录生活的方式,在农闲时用简单工具创作。它不仅是农民抒发情…

从‘空心村’到‘黄金村’:闲置农房的振兴之路

为响应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号召,探寻农村闲置农房盘活的有效途径,河南工业大学实践团队于2025年2月7日前往河南省南阳市、周口市…

安徽工业大学电气学子返家乡:巡河保河志愿行 守护碧水蓝天情

安徽工业大学电气学子返家乡:巡河护河志愿行,守护碧水蓝天情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凝聚生态文明建设共识…

安徽工业大学电气学子返家乡:巡河护河志愿行 守护碧水蓝天情

安徽工业大学电气学子返家乡:巡河护河志愿行,守护碧水蓝天情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凝聚生态文明建设共识…

陕派风味传千年,华夏非遗韵今朝

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人类文明的瑰宝,承载着丰富的历史与文化内涵。2024年12月4日,“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

最新发布

投身志愿行动,守护空港洁净
2月8日,曲阜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寻迹红脉践真知,铸魂社区启新程”社会实践队赴江西省赣州市大余县飞机场进行清洁打扫,旨在维护环境卫生,守护空港洁净。在辞旧迎新的热闹氛围中,江西省赣州市大余县新…
大学生寒假探访铜陵文化,寻根乡愁守护传统
寒假期间,一群来自安徽铜陵的大学生回到家乡,开展了一场以“追忆家乡文化”为主题的社会实践活动。他们深入铜陵的古街巷、乡村和手工作坊,通过走访、记录和体验,挖掘家乡的文化故事,用实际行动守护传统…
返乡实践行,青春绽风华|新乡工程学院文法学院2025年寒假大学生“返家乡”社会实践风采展示(
寒假期间,我院学子满怀对家乡的热爱,回到家乡积极投身社会实践。他们有的深入调研家乡特色产业,为产业升级出谋划策;有的投身公益活动,传递温暖与爱心。他们结合专业知识,寻找家乡发展需求的契合点,努…
安徽工业大学电气学子返家乡:寻梦徽州一场跨越时空的文化之旅
安徽工业大学电气学子返家乡:寻梦徽州,一场跨越时空的文化之旅为感受徽州古城文化,增强对加强文化的理解.2025年1月23日,安徽工业大学家乡文化传承团组织了一次“寻梦徽州,一场跨越时空的文化之旅”为主题的…
三维视角下的数字化转型:数智国商团队与浙江律师谈国际商事纠纷的未来发展
为了深入了解浙江涉外纠纷解决机制的现状与未来发展方向,数智国商实践团队成员对北京盈科(慈溪)律师事务所的两位律师——许昊栋律师(非涉外律师)和徐郝锦律师(涉外律师)进行了采访。通过与他们的交流…
安徽工业大学学生利用寒假时间回母校宣传
近日,就读于安徽工业大学的董鸣晖,利用寒假时间满怀热忱地返回母校舒城中学,为紧张备考的高三学子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且意义非凡的招生宣传活动,助力他们提前规划大学生涯,在逐梦路上点亮一盏明灯。活动…
净滩携手同行,共筑绿色屏障
2025年1月26日,荆竹铺镇团委积极响应环保号召,组织返家乡大学生志愿者们开展了一场净滩行动。此次活动聚焦于清理河道垃圾与宣传环保理念,以实际行动践行生态文明思想,为新春佳节增添了一抹清新的绿色。活…
安徽工业大学电气学院红色初心实践队赴南京渡江胜利纪念馆实践活动
为了解中国共产党的光辉历程,增强党性教育,2025年1月12日,阳光明媚,我们一行满怀敬仰之情,来到了庄严的南京渡江胜利纪念馆。一踏入纪念馆,一股庄重而肃穆的氛围便扑面而来,仿佛瞬间将我们带回了那段烽…
安徽工业大学走进蒙城一中:123点燃青春梦想,共绘未来蓝图
安徽工业大学走进蒙城一中:点燃青春梦想,共绘未来蓝图2025年1月20日,安徽工业大学宣讲团走进安徽省重点中学——蒙城一中,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高校宣讲活动。本次活动旨在向蒙城一中的学子们全面展示安徽…
曲园学子社会实践——情暖社区:关爱孤寡老人的爱心之旅
曲园学子社会实践——情暖社区:关爱孤寡老人的爱心之旅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老龄化问题日益凸显,孤寡老人的生活状况备受关注。为响应国家关于关爱老年人的号召,曲阜师范大学“新卷旧情,智绘故园”实践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