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归巢,智造未来
——安徽工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学子严劲闯、陈欣怡“返家乡”社会实践
时间:2025年1月14日
一、缘起:以机械之名,践行青春使命
2024年寒假,安徽工业大学积极响应团中央“返家乡”社会实践号召,组织全校4600余名学子深入基层开展实践。机械工程学院作为学校“工程报国”育人品牌的先锋,派出98支实践队奔赴全国各地。其中,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的严劲闯与机械电子工程专业的陈欣怡,带着“智造强国”的理想与对母校的牵挂,回到固镇县毛钽厂实验中学,开展了一场融合专业特色与感恩传承的实践行动。
作为毛钽厂实验中学的优秀毕业生,两人此行肩负双重使命:一是探望母校恩师,感恩成长路上的引路人;二是以安徽工业大学“宣传大使”的身份,向学弟学妹们展现高等教育平台的广阔天地,激励他们勇攀学业高峰。
二、故地重逢:从座位到讲台
固镇县毛钽厂实验中学,这所由县政府投资建设的“高考名校”,以严苛的管理与卓越的升学率闻名皖北。自2017年首届高考以来,该校本科达线人数连续六年攀升,2022年高考中本科达线人数突破1700人,大批学子进入清华、复旦等顶尖学府。校园坐落在浍河之滨,樱花环绕,现代化的教学楼与严谨的学风相得益彰。
1月14日上午,严劲闯与陈欣怡踏入母校大门。曾经的班主任陈晓秀老师,早已在办公室等候。见到昔日学生,陈老师感慨万千:“当年你们在教室埋头苦读的身影还历历在目,如今已是朝气蓬勃的大学生了!”三人回忆起高中时光——清晨五点半的晨读、晚自习后的挑灯夜战,以及高考前夕的相互鼓励。
“母校教会我们的不仅是知识,更是永不言弃的拼搏精神。”陈欣怡说。严劲闯则向陈老师递上精心准备的礼物:一只钢笔,以及一条温暖整个冬天的围巾。
三、实践行动:让机械之美照进青春梦想
1. 科技讲堂:打开智能制造新视界
在高三(3)班,严劲闯以“从齿轮到AI:机械工程的星辰大海”为主题,结合机械工程学院“智能工厂虚拟仿真实验室”的案例,生动演绎工业4.0技术。当屏幕上的六轴机械臂精准抓取虚拟工件时,教室里响起阵阵惊叹。
“学长,造机器人需要学哪些知识?”面对提问,严劲闯搬出机械工程学院“金字塔式”培养体系:从大一金工实习的锤头制作,到大四参与校企合作的智能产线设计项目,引发学生阵阵向往。
2. 大学宣讲:硬核科技背后的软实力
陈欣怡在高教室开展“硬核安工大”主题宣讲。她通过视频展示机械工程学院三大王牌:荣获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一等奖的“自适应爬楼轮椅”、与马钢共建的冶金装备中试基地、以及让学生“秒变工程师”的智能制造实训中心。“我们在安工大等敢想敢拼的你!”
四、回声:齿轮咬合般的育人传承**
活动引发持续热议。高三学生林浩在实践总结中写道:“严学长让我明白,机械工程不是‘打铁’,而是用数学和物理创造新世界!”物理教师李媛评价:“这种‘项目式’科普比教材更直观,有学生当场说要考安工大机械专业。”
五、结语:以青春齿轮,传动时代梦想
离校前,严劲闯在母校留言墙上写下:“教育是薪火相传的旅程,愿我们都能成为点亮他人的光。”陈欣怡则与学弟妹们约定:“明年此时,我在安工大等你!”
这场跨越大学与中学的对话,不仅是个人成长的见证,更折射出新时代青年“知感恩、敢担当、勇作为”的精神风貌。正如安徽工业大学社会实践的宗旨所言——在生动的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严劲闯与陈欣怡用行动证明:青春的价值,永远在服务他人与社会的路上熠熠生辉。这场跨越中学与大学的机械之约,不仅展现了当代工科生“既精技艺、更有情怀”的青春风采,更诠释了安徽工业大学“以实践淬炼工匠之魂”的育人理念。正如严劲闯在宣讲时所言:“最好的感恩,就是把母校教给我们的求知精神,变成照亮他人的火炬。”
http://www.dxsbao.com/shijian/723963.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