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励志故事点亮福利院儿童梦想,爱心传递温暖寒冬

来源:安徽工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作者:应天乐

2025年1月22日,一场充满温情与希望的励志名人故事普及活动在临泉县社会儿童福利中心温馨上演。此次活动由安徽工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赴阜阳“移动科普,智慧启新”移动科普实践团队精心组织策划,旨在通过讲述励志名人故事,为福利院的孩子们带去知识与力量,激励他们勇敢追逐梦想,在新的一年里积极向上、茁壮成长。活动现场气氛热烈,孩子们的欢声笑语与专注神情,让这个寒冷的冬日充满了温暖与希望。

活动当日,团队成员早早来到福利院,精心布置活动场地。五彩斑斓的气球、摆放整齐的书籍,处处洋溢着欢快的氛围。当福利院的孩子们满怀期待地走进活动教室,瞬间被眼前的景象所吸引,兴奋之情溢于言表。

活动伊始,队长应天乐走上讲台,用亲切温和的声音开启了这场励志之旅。第一个故事的主人公是美国著名作家海伦·凯勒。海伦·凯勒在一岁多时,因一场重病失去了视力和听力,从此生活在无声、无光的世界里。但她在老师安妮·莎莉文的帮助下,凭借着惊人的毅力学习盲语,最终成为了著名的作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志愿者详细描述了海伦·凯勒如何通过触摸老师的嘴唇、感受水流等方式学习知识,如何努力克服沟通障碍,学会说话。孩子们被海伦·凯勒的坚韧和对知识的渴望所感染,纷纷表示要珍惜现在的学习机会,努力克服困难。

接着,队员韩陶文又讲述了中国著名作家史铁生的故事。史铁生在青春正好的21岁,于延安插队时突患重病,双腿瘫痪,余生只能与轮椅相伴。这场巨变沉重打击了他,他曾一度陷入痛苦与迷茫,甚至对生活丧失希望。但史铁生并未被命运打倒。他开始思考生与死、残缺与爱情、苦难与信仰等深刻命题,在写作中寻找救赎。他每日摇着轮椅去地坛,一待就是一整天,观察园中的一草一木、形形色色的人,在静谧中沉淀内心,将感悟化为文字。尽管饱受疾病折磨,史铁生始终笔耕不辍,用文字传递力量。他的经历告诉我们,无论生活多艰难,只要心怀希望、坚守信念,就能在困境中找到生命的意义,书写属于自己的精彩人生 。

在故事讲述过程中,志愿者还穿插了互动环节。孩子们积极举手发言,分享自己听完故事后的感受。有的孩子说:“史铁生爷爷太厉害了,他的身体不方便,但还是做了这么多了不起的事情,我以后也要像他一样,遇到困难不放弃。”还有的孩子说:“海伦·凯勒虽然看不见、听不见,但她还是学会了那么多东西,我要向她学习,更加努力地学习知识。”队员们认真倾听孩子们的发言,并给予鼓励和肯定,现场气氛十分活跃。

除了讲述故事,队员们还向孩子们分享了一些学习方法和经验,鼓励孩子们要像上述名人们一样艰苦奋斗、不惧困难、勇往直前、考上理想学府,拥抱美好明天,实现人生价值。

福利中心负责人表示:“这次励志名人故事普及活动对孩子们来说意义非凡。这些名人的故事就像一盏盏明灯,照亮了孩子们前行的道路,让他们明白无论遇到多大的困难,只要有梦想、有毅力,就一定能够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非常感谢你们的辛勤付出,为孩子们带来了这样一场充满正能量的活动。”

此次在福利院开展的励志名人故事普及活动,不仅为孩子们带来了欢乐和知识,更在他们的心中种下了梦想和希望的种子。相信在社会各界的关爱与帮助下,这些孩子们一定能够茁壮成长,勇敢地追逐自己的梦想,创造属于自己的美好未来。

http://www.dxsbao.com/shijian/724004.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寻绿色转型长路,聚创新发展伟力

1月下旬,“为此青绿”调研团来到了山东原山艰苦创业教育基地,开启一场绿色实践之旅。山东原山艰苦创业教育基地自2016年7月正式投入使用,秉承“做大做强红色产业,打造新时代原山精神”…… 宁权 山东大学(威海)查看全文 >>

走进森林“大厦”,探寻一位森林老人的故事

为学习英雄模范事迹精神,探索原山林场从负债累累到如今成为全国“两山论”示范基地的辉煌转变以及新时代原山林场改革创新的发展动力,山东大学(威海)“为此青绿”调研团于1月下旬前往…… 宁权 山东大学(威海)查看全文 >>

“涓滴之绿,会千顷澄碧”——山东大学(威海)“为此青绿”调研团参观焦

为深入理解焦裕禄精神,探寻博山地区红色基因,1月13日,山东大学(威海)“为此青绿”调研团成员来到山东省淄博市博山区焦裕禄纪念馆开展社会实践调研活动。焦裕禄纪念馆坐落于博山区源…… 宁权 山东大学(威海)查看全文 >>

访森林“大厦”,探绿色源脉——山东大学(威海)为此青绿调研团探访原山

“我是自豪的原山人,为了一个崇高的目标,我们走到一起来了。我是骄傲的原山人,为了一个坚定的信念,我们走到一起来了。我是光荣的原山人,为了一个光荣的梦想,我们走到一起来了。”…… 宁权 山东大学(威海)查看全文 >>

我能改变他们吗?--爱的三角支教团成员故事分享

由于补录前往支教点,我错过了前些日的课堂。抵达支教地的首个夜晚,我怀揣着满腔的热情与已在此授课数日的同学们分享:“我想给学生们讲好多东西呢!”然而我的同学告诉我,“这可能和…… 张静 山东大学(威海)查看全文 >>

寻商丘古迹、探文化源泉--爱的三角支教团暑期“三下乡”

7月8日至7月29日,山东大学(威海)爱的三角支教团商丘分队来到河南省商丘市梁园区谢集镇第一初级中学开展为期三周的支教活动。作为一支八年传承支教团队,爱的三角从心出发,致力于为偏远…… 宁权 山东大学(威海)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承续红色血脉,探寻革命之魂”

第一站:红船团队成员静立红船之畔,湖面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眼前红船虽小,却如精神巨擘,开启伟大征程。身为团队一员,深…

温暖践于行,客运爱长守

为积极响应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引导青年学生走出校门,开展人文服务,传递社会关怀,曲阜师…

音乐美育润乡土,三十二载守初心——走进车田民族初中胡志荣老师的教育之

在广西车田民族初中的校园里,数学老师胡志荣用32年的坚守,诠释了一名基层教育者的使命与担当。2025年1月8日,百灵鸟美育筑梦…

“小百灵”唱响振兴梦——车田民族初中校长蔡玉斌的26年美育坚守

2025年1月19日,百灵鸟美育筑梦实践团走进广西资源县车田民族初中,专访该校校长蔡玉斌。在26年的教学生涯中,蔡校长扎根少数民…

红色基因永流传丨听九旬老兵耿梅讲述血色荣光

他,是沂蒙山走出的铁血男儿;他,是用身躯架起胜利通途的战地信使;他,是镌刻在共和国丰碑上的忠诚印记!【热血青春铸忠魂…

最新发布

“返家乡”之母校行
“返家乡”之安高母校行时间:2025年1月22日作者:王鑫鑫为提高河南工业大学的知名度,并为高中学生提供学习建议和志愿报考建议,鼓励他们励志高考,2025年1月22日,王鑫鑫与其三位团队成员前往安阳县高级中学开…
寒期实践 | 返家乡·武汉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归乡行者实践队赴豫鄂两地开展调研
民俗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根脉,承载着代代相传的智慧与信仰。武汉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归乡行者实践队的队员们分别前往河南辉县百泉湖与湖北黄梅五祖寺,开展民俗文化保护与传承主题调研活动。通过聆听传说、参…
法理明德,德明理法
法理明德,德明理法法律是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基石,它在维护社会秩序、保障公民权利、促进经济发展和推动社会文明进步等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国家治理和社会发展的重要保障。为了让法律更好地深入基…
走进孔子博物馆,探寻传统文化魅力
大学生网报本网讯(通讯员王奥冉)走进了位于曲阜的孔子博物馆,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社会实践活动。此次活动旨在让实践队员们近距离接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感受儒家思想的博大精深,增强文化自信。在寒假期…
安徽学子三下乡:湖州的文化传承
湖州的文化传承:历史积淀与创新实践的交响在这个寒假中,安徽工业大学文化传承实践队踏上了一场意义非凡的文化探索之旅,一一整个寒假为时间探索湖州,这座坐落在太湖之滨的江南古城,不仅是“两山”理念的…
法不阿贵,绳不绕曲
法不阿贵,绳不绕曲十四五”规划明确指出,要全面推进法治社会建设,加强全民法治意识。这是时代的召唤,也是法治进程中的重要一环。2025年1月8日-20日期间,曲阜师范大学管理学院“法辉耀社‘缘’实践队”积极…
【安徽学子三下乡】缅怀先烈志,青春启新程:太湖县烈士陵园迎来大学生返乡祭扫
【安徽学子三下乡】缅怀先烈志,青春启新程:太湖县烈士陵园迎来大学生返乡祭扫2025年2月6日,安徽工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传承红色文化,继承红色基因”实践队怀怀着对先烈的敬仰与追思,走进了太湖县烈士陵园…
归巢筑梦:探寻文化根脉,传承乡土记忆
归巢筑梦:探寻文化根脉,传承乡土记忆导语:故乡的一草一木,都承载着深深的眷恋;家乡的文化瑰宝,更需要代代相传。1月22到2月4日,安徽工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张玛莉、秦慧娜、朱佳琪分别回到自己的家乡福建…
从文物中读懂文明,跨千年与历史对话
从文物中读懂文明,跨千年与历史对话在1月27日这天,安徽工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通讯员罗雅琪走进博物馆,开启了一段穿越时空的奇妙之旅,近距离领略了众多珍贵文物的独特魅力。(图为博物馆中陶羊艺术品,通讯…
文创点亮文化,挑战磨砺前行
基于“博物馆热”的社会现象,山东大学威海校区破译者调研团代表于2025年1月6日,前往上海市上海自然博物馆进行实地调研。此外调研团成员还与博物馆文创部部长包女士进行了深入的访谈交流,对博物馆文创市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