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曲阜师范大学“初锌燃梦”实践队队员背着装满教学资料和文具的行囊,满怀热忱地踏上了前往辛集村的路途。经过数小时的颠簸,他们终于抵达目的地,顾不上休息便立刻投入到了从2025年1月22日到1月24日为期3天的爱心教育志愿服务活动中。此次活动旨在为乡村地区的孩子们提供优质的教育资源,拓宽他们的视野,助力乡村教育事业与文化传承发展。
图为初锌燃梦实践队队长在进行社区辅导教育活动前的指导。 于庆华 供图
活动期间,志愿者们充分发挥自身专业优势,为当地的孩子们带来了丰富多彩的课程。语文课堂上,志愿者小王精心准备了《小红帽》的故事,以角色扮演的形式引导孩子们参与其中。小王绘声绘色地模仿大灰狼的声音,孩子们瞬间被吸引,眼睛紧紧盯着,生怕错过任何细节。轮到孩子们扮演时,有的害羞低头,有的勇敢上前,用稚嫩的声音演绎角色。除童话之外,小王还选取《咏鹅》《静夜思》等古诗词,逐字逐句讲解含义与意境。讲解《咏鹅》时,播放大白鹅在水中嬉戏的视频,孩子们兴奋拍手,跟着念诗句,真切感受古典文学魅力。
图为孩子们在讨论志愿者讲解的文学故事。 于庆华 供图
英语课堂上,志愿者小于借助多媒体教孩子们唱英文儿歌、观看动画短片,还设计英语情景对话环节,模拟超市购物、学校打招呼等场景。为让孩子们掌握发音,小于逐个耐心纠正。她蹲在小男孩身边,轻握其手鼓励发音。小男孩紧张,声音颤抖,赵老师微笑点头,再次清晰重复,眼神满是鼓励。小男孩受鼓舞,鼓起勇气又说一次,发音准确许多,小于立刻竖起大拇指表扬。
特色课程也同样精彩。手工课上,志愿者手把手教孩子们折纸、剪纸、做纸花,鼓励发挥创意。教室里欢声笑语,孩子们专注又兴奋。有的小心翼翼用剪刀裁剪彩纸,有的开心向小伙伴展示刚折好的纸飞机。科技课上,“火山喷发”“会跳舞的盐”等实验让孩子们欢呼雀跃。“火山喷发”实验中,用小苏打和柠檬酸模拟化学反应,当“火山”喷发,孩子们兴奋得忍不住伸手触摸“岩浆”,眼神满是对科学的好奇。
志愿者们不仅关注学习,更关心孩子们的身心健康。志愿者小李发现小辉性格内向,便多次耐心沟通。小李鼓励小辉参与课堂互动,小辉回答问题声音小,小李走到身边,轻拍肩膀温柔说:“小辉,你说得很好,大声一点,让全班同学都能听到你的精彩回答。”小辉深吸一口气,大声重复答案,赢得同学们的掌声,自信心大大提升。
这次活动不仅在知识传授上成果显著,还深入到乡村文化传播层面。志愿者们了解到当地有着独特的民间戏剧——一勾勾,但因缺乏传承,知晓的孩子寥寥无几。于是,志愿者们邀请当地老艺人走进课堂,为孩子们展示和传授这门技艺。孩子们被老艺人精湛的手艺深深吸引,纷纷动手尝试。在志愿者和老艺人的指导下,孩子们创作出一件件充满童趣又融入传统元素的作品。这不仅让孩子们对本土文化有了更深的认识和热爱,也为古老的民间艺术注入了新的活力。
图为志愿者指导孩子们学习传统戏剧文化。 于庆华 供图
此次社区辅导教育活动得到了社区的高度认可。社区书记表示:“非常感谢曲阜师范大学的志愿者们,他们的到来为孩子们的教育注入了新的活力,而且孩子们在这几天的学习中收获颇丰,不仅学到了知识,还开阔了视野,变得更加自信和开朗。”一位孩子家长激动地说:“以前孩子对学习不太感兴趣,自从参加了这次活动,回家后总是主动和我们分享在学校学到的新知识,学习的积极性明显提高了。”
活动步入尾声,在最后一天,志愿者与孩子们携手举办了一场意义非凡的文艺汇演。为了这场汇演,孩子们早早便开始精心筹备,利用课余时间刻苦排练。汇演当日,舞台上的他们眼神坚定,动作虽稍显稚嫩,却满含热情,尽情展现着童真与活力。志愿者们同样全力以赴,将自己的才艺毫无保留地展示出来,歌声婉转悠扬,舞蹈灵动飘逸。台下,欢声笑语此起彼伏,掌声雷动。整个现场洋溢着温暖与欢乐,那是知识传递的余韵,更是爱与希望交织的美好画面 。
据悉,曲阜师范大学“初锌燃梦”实践队将继续关注乡村教育与文化发展,计划定期开展类似的志愿服务活动,不断探索创新服务模式,为乡村孩子们带来更多的帮助和关爱,为乡村教育振兴与文化传承贡献自己的力量。相信在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乡村的明天将更加美好!
通讯员 于庆华
http://www.dxsbao.com/shijian/724066.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