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学子返母校 传统文化绽新光
近日,阳光洒满安徽省马鞍山市红星中学的校园,来自安徽工业大学的一群大一学子怀着感恩与热忱之心重返母校,开展了一场意义非凡的文化传承宣讲活动。此次活动旨在搭建起大学与高中的文化桥梁,将大学中的文化魅力、学术精神与价值理念传递给学弟学妹们,助力他们在学业和文化追求的道路上奋勇前行。
活动当日,校园里洋溢着浓厚的文化气息。在高三2班,宣讲正式开始。首先登场的是安徽工业大学机械系的小刘同学。他以 “诗词里的家国情怀” 为主题,从先秦时期的《诗经》《楚辞》讲起,娓娓道来。他提到,《诗经》中的许多篇章反映了当时人们的生活百态与质朴情感,如《无衣》展现出的同仇敌忾的爱国精神,跨越千年仍能触动人心。而屈原在《离骚》中抒发的对祖国的眷恋和对理想的执着追求,更是成为后世文人的精神典范。小杨还现场吟诵了李白的《将进酒》和杜甫的《春望》,其抑扬顿挫的声调,将诗词中的豪情与忧思展现得淋漓尽致,引得台下掌声连连。
随后,来自能科专业的小甘同学走上讲台,带来了 “古代历史遗迹中的文化密码” 的分享。他通过精美的图片和详实的资料,介绍了大学组织的多次历史遗迹考察活动。在考察敦煌莫高窟时,他被那精美的壁画和彩塑所震撼。那些历经千年的艺术珍品,不仅是绘画、雕塑艺术的瑰宝,更蕴含着丰富的佛教文化、丝绸之路的商贸文化等多元信息。小陈还讲述了团队在考察过程中,如何通过对遗迹的研究和分析,解开一个个历史谜团,让同学们感受到历史研究的魅力和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紧接着,小张同学展示了她的手工成果 —— 精美的剪纸和刺绣作品。她一边展示,一边讲解传统手工艺的制作流程和文化寓意。剪纸中的 “福禄寿喜” 图案,寄托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刺绣中的龙凤呈祥纹样,则彰显着中华民族的祥瑞文化。小周现场演示了简单的剪纸技巧,邀请学弟学妹们上台体验。同学们纷纷踊跃参与,在亲手实践中感受传统手工艺的独特魅力。
在互动环节,现场气氛热烈非凡。有同学提问:“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如何更好地传承传统文化?” 小甘同学回答道:“可以从日常生活入手,比如每天花一点时间阅读经典诗词,了解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同时,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如社交媒体、短视频平台等,让传统文化以更生动的形式传播开来。” 还有同学对传统文化与现代设计的结合很感兴趣,小刘同学分享了自己在大学参与的一些将传统手工艺与现代设计融合的项目,鼓励同学们发挥创新思维,为传统文化的传承注入新活力。一位同学激动地说:“听了分享,我对大学生活充满了向往,也更加明确了自己的努力方向。原来文化不仅仅是书本上的知识,更是一种生活方式和精神追求。我要向学长学姐们学习,努力提升自己的文化素养,为未来的发展做好准备。
安徽省马鞍山红星中心的语文组组长强老师感慨地说:“这次活动非常有意义,学长学姐们用自己的所学和经历,为同学们打开了一扇了解传统文化的新窗口,激发了同学们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传承的责任感。”
此次活动是安徽工业大学与马鞍山市红星中学长期开展的校际文化交流项目之一。未来,两校计划在传统文化课程共建、社团交流等方面进一步深化合作,共同探索传统文化传承的新路径。
这场宣讲活动,不仅是大一学子对高中母校的感恩回馈,更是传统文化传承的一次生动实践。它在学弟学妹们心中种下了传统文化的种子,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这些种子将生根发芽,绽放出绚烂的文化之花,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一代又一代青年的传承与创新中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通讯员 刘俊康 甘依晨)
http://www.dxsbao.com/shijian/724181.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