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月8日,东南大学社会实践跨域和鸣团在四川省成都市华阳街道安公社区学习了少数民族文化,对包括但不限于手工艺品进行了了解,并在幼儿园带领小朋友们了解了民族特色艺术,并教小朋友们捏身着民族服饰的泥人。同一天,在党委书记张彪的带领下了解了安公社区的发展状况,学习了“五线工作法”。并跟随张彪书记到安公社区的四川天府新区民族之家居民文化中心,参观了诸多少数民族工艺品。刚进门,“安公社区,民族团结一家亲“几个大字让人感触颇深,进入文化中心,以灰色与棕色为主色调的大厅里有一排排书架,书架上陈列着各式各样的书籍,跨域和鸣团注意到,有居民正坐在大厅里安静的看书学习。往里走是许多展柜,展柜里是不同民族的手工艺品,有羌绣“云云鞋“,藏式老烟袋,羌绣壁画,藏香等。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安公社区有自己的慈善文创,琳琅满目的身着少数民族服饰的小泥人,刺绣等让人应接不暇。同时,文化中心内部陈设了一些照片,是安公社区对口援助了甘孜阿坝等少数民族地区。文化中心以及社区环境的布置真真实实的展现了民族一家亲的理念。参观学习后,同学们对党委书记张彪进行了采访。
1月12日,跨域和鸣团来到安公社区参加以“蛇舞新春,情暖家园”为主题的迎新年活动,各族人民都用自己的方式一起迎接新的一年。在主持人报幕后,音乐响起,新疆舞表演的正式开始,瞬间点燃现场气氛,对新疆舞有深入了解的老师和她的各族学员们随之翩翩起舞,身体各部位协调配合,从头、肩、腰、臂到脚趾,每一处都仿佛有了生命,尽情地展现着舞蹈的韵律。新疆舞的手势丰富多样,“托帽”手势显示着尊敬,“绕花”手势洋溢着喜悦,跳新疆舞老师的双手如灵动的蝴蝶,在空中翩翩起舞。膝部连续性的微颤,使动作更加柔美,衔接自然。表演结束后,跨域和鸣团对展示新疆舞的阿姨也即社区新疆舞老师进行了采访。老师是一位来自新疆的少数民族,来到四川后教授新疆舞,传播少数民族文化。老师坐在板凳上,身着新疆服饰,微笑着接受跨域和鸣团的采访。采访中,在问到老师是什么时候来安公社区时,她说:“我是退休后到这儿来的,我是地地道道新疆人,我往上祖宗三代都是新疆人。”跨域和鸣团又好奇起来,老师新疆舞跳的如此生动有节奏与活力,跳了多久的新疆舞呢?“我生在新疆长在新疆,按理讲我是吃新疆的粮食,喝新疆的水长大,自然也是骨子里会一点, 上班时候也偶尔参加单位搞宣传啊跳一点,真正跳是2018年。 “在问到小区里的新疆人会跳新疆舞的多吗,老师说”新疆人,就像刚才和我跳的这个老头一样,都会,会散跳,也就是广场舞那样的,新疆舞里叫散跳。没有肢体接触,但必须要找到对方“。优美的新疆舞在安公社区传承着,它确实生动活泼。据了解,社区的新疆舞社团受到了当地居民的热烈欢迎,不少居民都前来学习。共融共通的社区文化,使社区氛围十分和谐。
1月13日,在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张老师的带领下,跨域和鸣团在安公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了解学习了“五线工作法“。五线指的是:强化党员线,健全自治线,发动志愿线,壮大社团线,延伸服务线。党员线是要强化党建领导,自治线是要突出居民主体作用,志愿线则聚焦供需对接,社团线侧重推动多元参与。讲到党员线时,张老师咱们社区专门有少数民族党员队伍,他们为社区治理做出了不少贡献。又讲到自治线时,张老师提到在疫情期间,有一位维吾尔族大叔曾为社区捐赠了四千个馕,民族团结精神在此刻具象化。在讲到社团线时,张老师提到社区有八十多个社团,其中有新疆舞,羌绣等少数民族社团,多姿多彩的民族文化汇聚于各式各样的社团当中。而在讲到服务线时,张老师手指着服务线的展栏对跨域和鸣团的成员说“咱们社区有红石榴权益维护中心,也会定期举办各式各样的民族座谈会 “这再一次验证了,该社区党建引领下的少数民族团结建设卓有成效。
经过这几天的时间,跨域和鸣团的成员们收获颇多。他们不仅对少数民族文化有了更深入的认识,还在与社区居民的互动中感受到了浓厚的人文关怀,他们学习了社区为了促进民族团结所出台的相关举措并立志将其推广。这些经历让跨域和鸣团的成员们深刻认识到,不同民族文化的交融碰撞能产生如此绚烂的火花。安公社区就像一个温暖的大家庭,将各民族紧紧凝聚在一起。在这里,他们看到了民族团结的力量,也看到了文化传承的意义。
http://www.dxsbao.com/shijian/724218.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