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3日,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的边疆行知实践队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崇左市凭祥市、宁明县、龙州县开展了为期7天的寒假社会实践活动。本次活动以“推普背景下少数民族边境地区方言保护策略探索”为主题,旨在探索在国家推广普通话政策背景下,如何有效保护和传承地方方言。
调研期间,实践队成员深入当地社区,与居民进行了面对面的交流。他们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方式,收集了大量关于当地方言使用现状的第一手资料。实践队成员还特别关注了方言在家庭传承、教育体系中的地位,以及多媒体宣传对方言保护的影响。
在凭祥市,实践队成员与当地儿童进行了互动,了解他们对方言的认知和使用情况。在宁明县和龙州县,实践队成员则更多地与成年人交流,探讨方言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及其面临的挑战。通过这些交流,实践队成员深刻感受到了方言文化的独特魅力和保护方言的迫切性。
图为实践队员采访凭祥市居民
图为实践队员采访龙州县居民
此外,实践队还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尝试建立方言数据库,以实现方言资源的数字化保存与便捷访问。这一创新举措不仅有助于方言的长期保存,也为未来的研究和教育提供了宝贵的资源。
本次社会实践活动得到了当地居民的积极响应和支持。居民们表示,通过与实践队的交流,他们对方言保护有了更深的认识,并愿意在日常生活中更加积极地使用和传承方言。
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边疆行知实践队通过本次活动,不仅为推普背景下少数民族边境地区地方方言可持续发展构建了多层次、全方位的保护体系,也为其他地区的方言保护工作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启示。实践队成员表示,将继续关注方言保护问题,并在未来的学习和研究中,为方言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文:罗美婷 图:陈思思)
http://www.dxsbao.com/shijian/724239.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